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日本与印度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比较研究

作 者: 张秋实
导 师: 高峻;吴文学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旅游管理
关键词: 入境旅游者 旅游消费行为 影响因素
分类号: F5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6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各国旅游业逐步放开,出境游获得发展的大趋势中,如何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扩大本国的旅游客源市场,成为了各旅游目的地国家最为关切和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作为我国一级客源市场的亚洲各国,由于旅游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文化呈现极大的多样性,以及经济活动频繁,曾经在很长时间内担当着重要的出境游目的地。但是据世界旅游组织最近的调查及预测显示,亚洲地区已经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游客源市场。并且78%的亚洲出境游客流向亚洲内部国家。亚洲出境旅游的大发展,催生了一些新兴的旅游客源国,印度已成为来华入境游客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日本是我国的传统客源国,无论从游客人数还是人均消费上来看,都居于中国入境游客源市场的首位。本文选取日本和印度,采用游客问卷调查的方式,借助心理学、文化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理论知识,在文化影响、经济发展、人口统计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对日本与印度来华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比较。旨在揭示两国旅游者行为的不同,为我国旅游经营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市场拓展对策。通过对日、印来华旅游者的分别访问及问卷调查基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日本游客相对印度游客年龄偏老龄化。两国来华的男性游客人数明显多于女性,印度更甚。日本职业分布比较平均,商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稍多。而印度多为商务游客。日本、印度游客均多来自于大家庭和核心家庭,出游方式多为团队出游。日本游客计划停留时间偏短,以少于一周的为主导。印度游客停留时间稍长。日本来华游客普遍会选择购买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商品,对中国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内涵深厚的文物古迹、壮美的山水风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尤感兴趣。印度游客的购物花费比较多,喜欢山岳型旅游地。文章的最后分别针对两国旅游者提出了相应的市场拓展对策,主要包括:针对日本市场:营销工具的多元化细节化发展,保持与进一步开发老年游客市场,重视日本女性旅华市场及青少年市场的开发,注重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融入,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针对印度市场:主打人文旅游产品拉近距离,联合营销一环线产品一优势互补,营销强调安全,营销方式多元化发展,以价格夺取竞争优势,树立品牌意识,舒适的酒店服务,人性化服务。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1章 绪论  10-20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0-13
    1.1.1 研究对象的选取依据  11-12
    1.1.2 日本客源市场对我国入境游的意义  12-13
    1.1.3 印度客源市场对我国入境游的意义  13
  1.2 研究现状  13-17
    1.2.1 国外旅游者行为研究述评  14-15
    1.2.2 国内旅游者行为研究述评  15-17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7-20
    1.3.1 研究思路  17
    1.3.2 问卷设计  17-18
    1.3.3 调研的开展  18
    1.3.4 技术路线  18-20
第2章 入境旅游者消费行为相关理论  20-30
  2.1 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概念辨析  20-21
  2.2 边际效用理论  21
  2.3 旅游者消费行为过程  21-23
  2.4 影响出境旅游者消费决策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23-30
    2.4.1 文化与亚文化因素  23-24
    2.4.2 社会因素  24-26
      (1) 平均收入  24-25
      (2) 参考群体  25
      (3) 家庭结构  25-26
    2.4.3 人口统计因素  26-28
    2.4.4 心理因素  28-30
      (1) 对旅游的认知度  28
      (2) 旅游动机  28
      (3) 旅游者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28-30
第3章 日本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分析  30-42
  3.1 文化影响与日本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  30-31
  3.2 经济发展与日本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  31-33
  3.3 社会因素与日本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  33-35
    3.3.1 日本家庭结构与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  33-34
    3.3.2 中日两国友好邦交  34-35
  3.4 日本来华旅游者人口统计特征  35-38
    3.4.1 年龄特征  35
    3.4.2 性别特征  35-37
    3.4.3 职业构成  37
    3.4.4 受教育程度  37-38
  3.5 日本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特征  38-42
    3.5.1 出游动机  38-39
    3.5.2 出游形式  39
    3.5.3 旅游活动类型  39-40
    3.5.4 花费情况  40
    3.5.5 停留时间  40-41
    3.5.6 购物情况  41-42
第4章 印度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分析  42-52
  4.1 文化影响与印度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  42-43
  4.2 经济发展与印度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  43-44
  4.3 社会因素与印度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  44-45
  4.4 人口统计特征  45-47
    4.4.1 年龄  45
    4.4.2 性别特征  45-46
    4.4.3 职业构成  46-47
    4.4.4 受教育程度  47
  4.5 印度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特征  47-52
    4.5.1 出游动机  47-48
    4.5.2 旅游活动类型  48
    4.5.3 停留时间  48-49
    4.5.4 来华平均花费  49-50
    4.5.5 出游形式  50-52
第5章 日本与印度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比较分析  52-56
  5.1 日本来华游客基本特征及消费行为规律  52-53
  5.2 印度来华旅游者基本特征及消费行为规律  53
  5.3 日本与印度来华旅游者消费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53-56
    5.3.1 文化差异与日、印旅华游客消费行为  53-54
    5.3.2 经济差异与日、印旅华游客消费行为  54
    5.3.3 日、印旅华游客消费行为特征对比分析  54-56
第6章 日本及印度客源市场拓展对策  56-62
  6.1 日本来华客源市场拓展对策  56-59
    6.1.1 营销工具的多元化细节化发展  56
    6.1.2 保持与进一步开发老年游客市场  56-57
    6.1.3 重视日本女性旅华市场及青少年市场的开发  57
    6.1.4 注重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融入  57-58
    6.1.5 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  58
    6.1.6 人性化服务  58-59
  6.2 印度来华客源市场拓展对策  59-62
    6.2.1 主打人文旅游产品拉近距离  59
    6.2.2 联合营销-环线产品-优势互补  59
    6.2.3 营销强调安全  59
    6.2.4 营销方式多元化发展  59-60
    6.2.5 以价格夺取竞争优势  60
    6.2.6 树立品牌意识  60
    6.2.7 舒适的酒店服务  60-62
第7章 结语  62-64
致谢  64-66
参考文献  66-70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0-72
附录 调查问卷  72-79

相似论文

  1.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2.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3.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4.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5.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6.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7. 西安地区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8. 我国足球方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3
  9. 地州级卷烟销量预测影响因素研究,F224
  10.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影响因素研究,G521
  11.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初高中衔接研究,G633.7
  12. 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G712.4
  13.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用油的认知及态度分析,F426.82
  14.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石漠化阶段土壤黏土矿物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X171
  15. 江苏省典型区域农村地表水环境现状空间分析及污染评价,S271
  16.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F426.92
  17. 江苏省水稻、小麦施肥现状的分析与评价,S511
  18. 中亚热带典型植物甲烷排放影响因素及来源探究,S718.4
  19. 中国生猪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F323.3
  20. 城市居民的公民参与;结构与测量,B849
  21. 虚拟学习社区中影响学习者知识共享的因素探究,G434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世界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