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农民政治地位研究

作 者: 张晓晨
导 师: 汤唯
学 校: 烟台大学
专 业: 法学理论
关键词: 社会结构 社会分层 农民 政治地位 法律保障
分类号: D42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生了全方位的革命性变化,在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中,农村也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讨论了我国农民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第一章介绍当代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转型的背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介绍西方的社会分层的理论,主要由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提出的阶级理论和多元社会分层理论,以及功能主义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也是重要的社会结构理论。这些理论对我们认识农民地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二部分介绍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以及转型中的农村社会。分析了转型对农民政治地位的提高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第二章论述我国农民的政治地位。首先介绍我国乡村政治体制的演变。其次是我国农民政治地位的内涵,包括农民的主体地位、农民的政治权利以及农民在政治决策中的地位。最后指出现阶段我国农民政治地位在这三个方面的不足,主要是主体地位落实不足,政治权利难以保障,参与决策机会少。第三章论述我国农民政治地位的法律考量。在立法保障方面,文本指出目前立法上的不足,健全对农民主体地位和政治权利的立法保障;在执法保障方面,要努力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加快农村社会组织的建立和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在司法保障方面,要完善现有诉讼制度,加大对农民诉权的实现,并建立宪法诉讼制度。第四章论述我国农民政治地位的社会化保障。要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除了法律上的保障,还需要社会全方位的支持,建立多元化利益表达机制,有效调控好社会分化,使社会结构优化有利于农民的发展,并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引言  9-10
第一章 当代社会结构及理论特征  10-22
  第一节 当代社会结构的理论依据  10-17
    一、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理论  10-13
    二、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  13-14
    三、功能主义的分层理论  14-15
    四、社会冲突理论  15-17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对农民政治地位的影响  17-22
    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  17-18
    二、社会结构转型对农民政治地位的影响  18-22
第二章 我国农民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  22-41
  第一节 乡村政治体制的演变  22-25
    一、建国前的乡绅主导体制和掠夺式的官僚体制  22-23
    二、人民公社为基础的政社合一体制  23-24
    三、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村民自治体制  24-25
  第二节 我国农民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的内涵  25-31
    一、农民的主体地位  26-28
    二、农民的政治权利  28-30
    三、农民在政治决策中的地位  30-31
  第三节 我国农民当前政治地位的现状分析  31-41
    一、农民的主体地位落实不足  31-34
    二、农民的政治权利缺失  34-38
    三、农民在政治决策中角色被动  38-41
第三章 农民政治地位的法律考量  41-54
  第一节 农民政治地位的立法保障机制  41-46
    一、农民主体地位的保障  41-43
    二、农民政治权利的保障  43-46
  第二节 农民政治地位的执法保障机制  46-50
    一、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  46-48
    二、加快农村社会组织的建立  48
    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48-50
  第三节 农民政治地位的司法保障机制  50-54
    一、完善现有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规则  50-51
    二、赋予农民为实现政治权利相应的请求权和诉权  51-52
    三、建立宪法诉讼制度  52-54
第四章 农民政治地位的社会化趋向  54-62
  第一节 维护普遍人权的社会化措施  54-56
    一、实现农民国民待遇以维护公平正义  54-55
    二、建立多元利益表达机制以维护农民权益  55-56
  第二节 实现结构优化的社会化措施  56-59
    一、积极引导分化以加快城市化进程  56-58
    二、有效调控分化以避免贫富差距  58-59
  第三节 健全配套机制的社会化措施  59-62
    一、培育成熟政治心理  59-60
    二、完善社会保障和税收等配套机制  60-62
结语  62-63
参考文献  63-65
致谢  65-66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6-67

相似论文

  1.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2. 论我国农民环境权的保护,D922.68
  3. 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研究,D412.6
  4.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5. 从国家农民到社会农民的农民人权嬗变,A811
  6. 谁来荣耀生活,G40
  7.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行使的制度保障研究,D412.6
  8.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D630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民思想教育问题研究,D422.62
  10. 中国政府惠农政策实证研究,D422.6
  11. 社会转型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422.62
  1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412.6
  13. 农民工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412.6
  14. 南京市农民工参保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412.6
  15. 面对企业需求的我国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研究,G725
  16. 山西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D422.6
  17.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权问题分析,D412.6
  18. 劳动力市场扭曲背景下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研究,D412.6
  19. 新时期劳动关系中农民工不作为问题研究,D412.6
  20. 当前我国农民工消费行为研究,D412.6
  21. 重庆市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D412.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农民运动与组织 > 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 > 党对农民运动的领导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