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我国农民环境权的保护

作 者: 杨冬香
导 师: 期海明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关键词: 环境权 农民环境权 保护
分类号: D922.6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民这一主体占据了我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可以说我国农民这一主体的环境权的享有状况直接反映了全国环境保护的发展水平。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研究和探讨农民环境权的保护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界定了农民环境权以及分析目前农民环境权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民环境权的保护又进行了构建和完善,希望全社会都能清醒地意识到,在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农民环境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为将来对农民环境权保护的有关立法和实践提供些许理论基础,以期有所裨益。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的概述,包括了环境权的概念和特征的界定以及农民环境权的基本理论。农民环境权应从环境权的深入理解开始,首先通过学界对环境权的各种界定和观点的阐述从而对农民环境权的定义进行明确,同时阐明了农民环境权的特征以及其所涵盖的内容。农民环境权的理论概述是把握农民环境权的导入性理论,进而得以对农民环境权做出准确定位,是后文农民环境权保护的构建和完善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农民环境权现状的审视。从我国农民环境权现状不容乐观,而现行法律制度又难以调和矛盾入手,进一步论述我国农民成为环境弱势群体的成因和特征,分析保护农民环境权意义之所在,进而从意识层面到实践领域对农民环境权的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第三部分是对农民环境权保护中现存困境的分析。本部分从农民环境权保护立法的缺失、环保机构设置的不合理、环保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合理、环境维权存在的困难、农民生态补偿制度的缺失这五个方面对我国农民环境权保护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综合的比较分析,并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以期对我国农民环境权保护的体制设计有所启示。第四部分是对我国农民环境权保护的构建和完善。在事前我们首先要充分保障农民对环境的自治权以提高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同时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以培养农民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为了更好的防范于未然,在事前我们还需要构建和完善农民环境权保护的立法以及建立健全农村环保机构的设置和农民参与制度;并在此背景下加强农村环境行政执法以及建立多形式的监督机制;最后从环境被污染破坏后的救济方面来构建和完善对农民环境权的保护,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其二完善农民的生态补偿制度,以期能够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其三完善农村环境法律援助制度,力使全体公民不论贫富都能平等的享有法律服务。本文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界点分别构建和完善保护农民环境权的制度设计,更能多角度、全方位的保护我国农民的环境权。

全文目录


摘要  3-5Abstract  5-9引言  9-13  (一) 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9-10  (二)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创新点  10-12  (三) 研究方法  12-13    1. 法理分析的方法  12    2. 规范分析的方法  12    3. 比较研究的方法  12-13一、农民环境权的基本理论  13-22  (一) 环境权的一般界定  13-16    1. 环境权的概念  13-15    2. 环境权的特征与内容  15-16  (二) 农民环境权的一般界定  16-22    1. 农民环境权的概念  16-17    2. 农民环境权的内容  17-18    3. 农民环境权的特征  18-22二、农民环境权现状审视  22-28  (一) 农民成为环境弱势群体  22-26    1. 农民成为环境弱势群体的成因  22-23    2. 农民作为环境弱势群体的特征  23-26  (二) 农民的环境意识现状  26  (三) 农民的环境维权现状  26-28三、我国农民环境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8-33  (一) 农民环境权保护的立法缺失  28  (二) 农民环境权保护机构的设置不尽合理  28-29  (三) 农民环境权保护的相关社会资源分配不尽合理  29-30  (四) 农民环境维权存在的困难  30-31  (五) 农民生态补偿制度的缺失  31-33四、构建和完善对我国农民环境权的保护  33-44  (一) 事前保护  33-37    1. 保障农民对环境的自治权  33    2. 提高农民及相关主体的环保意识  33-34    3. 完善农民环境权保护的立法  34-35    4. 建立健全农村环保机构的设置  35-36    5. 完善农民参与制度  36-37  (二) 事中保护  37-38    1. 加强农村环境行政执法  37    2. 建立多种形式的监督机制  37-38  (三) 事后保护  38-44    1. 建立农村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38-40    2. 完善对农民的生态补偿制度  40-41    3. 完善农村环境法律援助制度  41-44结语  44-45参考文献  45-49致谢  49-50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50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2. 兴城古城保护研究,TU984.114
  3.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4. HID灯整流效应的研究,TM923.32
  5. 2D人脸模板保护算法研究,TP391.41
  6. 矢量CAD电子图纸保护系统研究,TP391.72
  7. 基于距离映射码的安全指纹认证研究,TP391.4
  8. 芦苇基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4.1
  9. 乌贼墨—黄芪合剂缓解化疗副作用研究,R285.5
  10. 论环境权的可诉性,D922.68
  11. 酵母抗冻性研究及其在冷冻面团中的应用,TS213.2
  12.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13. 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厘清与界定,D035
  14. 江苏省陆栖濒危脊椎动物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区研究,Q948.2
  15. 羊种布鲁氏菌16M优势蛋白抗原的鉴定,S852.61
  16. 栖霞山景区植物资源调查、保护与开发利用,Q948
  17. 傣族生态文化及其法律保护研究,D922.6
  18. 连续种植超级稻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S511
  19.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全菌结合类M蛋白亚单位灭活疫苗的研制,S858.28
  20.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新保护性抗原的鉴定,S855.1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 环境保护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