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潜香物质糖苷、糖酯的合成和分析研究

作 者: 李珲
导 师: 苏庆德
学 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乙酰基 苯乙酸 苯甲醇 糖苷类 半乳糖 苯乙醇 葡萄糖苷 苄基 结构表征 应用研究进展
分类号: TQ28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旨在探索烟用潜香物质糖苷、糖脂的合成方法,对合成的新型烟用潜香物质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烟气转移的测定,探讨相关物质的应用前景。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对糖苷类和糖酯类物质的合成进展以及相关有机结构分析技术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为五种烟用糖苷类潜香物质和潜香物质苯乙酸半乳糖酯的合成方法和结构表征,对两种糖苷进行了烟气转移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利用改进的Koenigs-Knorr方法合成了五种新型潜香物质:苄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苯基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对甲氧基苄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对甲基苄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和2-甲基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并对五种糖苷进行了1HNMR核磁共振的测定和结构表征。选取有代表性的苄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和苯基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进行了红外光谱和电喷雾质谱(ESI-MS)研究。2.通过两种途径对潜香物质苯乙酸半乳糖酯进行了合成,并进行了1HNMR、红外光谱和ESI-MS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苯乙酸半乳糖酯结构符合预期目标。3.选取苄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和苯基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进行了烟气转移的研究。结果表明,苄基2,3, 4, 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烟气转移苯甲醇的效率是苯甲醇单体的3.25倍,苯基乙基2,3, 4, 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烟气转移苯乙醇的效率是苯乙醇单体的2.59倍。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8
第一章 烟用潜香物质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8-24
  1.1 烟用香精香料  8-11
    1.1.1 减害降焦与增香技术  8-9
    1.1.2 潜香物质  9-11
  1.2 糖苷类物质的合成  11-12
    1.2.1 Koenigs-Knorr 苷化反应  11-12
    1.2.2 氟代糖法  12
  1.3 糖酯类物质的合成  12-14
    1.3.1 糖修饰法  12-13
    1.3.2 苯基硼酸增溶法  13-14
    1.3.3 固定化法  14
  1.4 有机物的结构表征方法  14-20
    1.4.1 红外光谱  14-15
    1.4.2 核磁共振  15-16
    1.4.3 质谱  16-20
  1.5 展望与论文设计  20-21
  参考文献  21-24
第二章 两种糖苷类潜香物质的合成优化和烟气转移的测定  24-40
  2.1 引言  24-25
  2.2 实验部分  25-27
    2.2.1 仪器  25
    2.2.2 材料与试剂  25
    2.2.3 合成2,3,4,6-四-O-乙酰基-α-D-溴代吡喃葡萄糖(α-乙酰溴代葡萄糖  25-26
    2.2.4 合成苄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  26
    2.2.5 合成苯基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  26-27
    2.2.6 IR、1HNMR、EI-MS 和ESI-MS 研究  27
    2.2.7 两种四乙酰葡萄糖苷烟气转移的测定  27
  2.3 结果与讨论  27-38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7-29
    2.3.2 IR 谱图分析  29-31
    2.3.3 ~1HNMR 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31-32
    2.3.4 ESI-MS 研究  32-34
    2.3.5 EI-MS 研究  34-35
    2.3.6 两种四乙酰葡萄糖苷烟气转移的研究  35-38
  2.4 本章小结  38
  参考文献  38-40
第三章 三种新型糖苷类潜香物质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40-51
  3.1 引言  40
  3.2 实验部分  40-43
    3.2.1 仪器  40-41
    3.2.2 材料与试剂  41
    3.2.3 合成2,3,4,6-四-O-乙酰基-α-D-溴代吡喃葡萄糖  41-42
    3.2.4 合成对甲氧基苄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  42
    3.2.5 合成对甲基苄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  42
    3.2.6 合成2-甲基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  42-43
    3.2.7 IR、1HNMR、EI-MS 和ESI-MS 研究  43
  3.3 结果与讨论  43-50
    3.3.1 IR 谱图分析  43-45
    3.3.2 ~1HNMR 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45-47
    3.3.3 ESI-MS 研究  47-49
    3.3.4 EI-MS 研究  49-50
  3.4 本章小结  50
  参考文献  50-51
第四章 苯乙酸半乳糖酯的合成与表征  51-58
  4.1 引言  51
  4.2 实验部分  51-53
    4.2.1 材料  51
    4.2.2 仪器  51-52
    4.2.3 l,2,3,4-O-双异亚丙基修饰的半乳糖的合成  52
    4.2.4 l,2,3,4-O-双异亚丙基修饰的苯乙酸半乳糖酯的合成  52
    4.2.5 苯乙酸半乳糖酯的合成  52-53
    4.2.6 IR、~1HNMR 和ESI-MS 测定  53
  4.3 结果与讨论  53-57
    4.3.1 合成途径的选择  53-55
    4.3.2 IR 红外谱图解析  55
    4.3.3 ~1HNMR 核磁共振谱图解析  55-56
    4.3.4 ESI-MS 研究  56-57
  4.4 本章小结  57
  参考文献  57-58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8-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1. 益肾活血法防治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肾损伤的临床研究,R277.5
  2. N-甲基取代吡咯类香料的合成及其卷烟加香应用研究,TQ655
  3. 嗜热菌几丁质结合域及其在酶固定化中应用的研究,Q814
  4. 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小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R614
  5. 不结球白菜抗坏血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BcPMI2的功能分析,S634.3
  6. 根霉中β-葡萄糖苷酶基因克隆及表达,Q78
  7. 红曲色素的制备、分离及黄色素结构表征,TS264.4
  8. 盐生肉苁蓉苯乙醇苷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R284.2
  9. 结核分枝杆菌Rv1096的表达及功能鉴定,R378
  10. Galectin-3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HPV感染载量的关系,R737.33
  11. 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敏感的邻硝基苄基类药物释放体系研究,TQ460.1
  12. 聚己内酯的表面改性及其对细胞行为的影响,R318.08
  13. 低聚半乳糖的纯化研究,TS201.2
  14. 8-硝基苄基吡唑取代黄嘌呤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哮喘活性初步研究,R96
  15. NAT1、NAT2及ACE基因多态性与染发皮炎关系的研究,R758.2
  16. 异硫氰酸苄基酯对人舌鳞癌细胞生长的影响,R739.8
  17.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试剂盒制备及其临床应用研究,R587.1
  18. 男(雄)性雄激素缺乏与肥胖、脂类代谢基因之间关系的研究,R589.2
  19. 肾康降酸颗粒对痛风性肾病患者GAL/NAG及XOD的影响,R259
  20. 黑曲霉α-葡萄糖苷酶的基因克隆、表达与定性,Q78
  21. 济宁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S852.6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 >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生产 > 碳水化合物、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