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太原方言副词研究
作 者: 冯孝晶
导 师: 杨明义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太原方言 普通话 副词 对比分析 语义特征
分类号: H1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笔者参考《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方言大辞典》、《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等,将普通话中的副词与太原方言一一对应,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目前对副词的分类中,只有本文中所提到的几类副词方言特色浓一些,其他如处所和肯定否定类副词几乎与普通话没有多大差别。因此对这两个方面没有进行描述,只将副词的六大类提取出来进行了描写分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山西方言的研究概况,太原方言副词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方法及对象,本文的语料来源及体例说明,并且对太原方言的声韵调系统也作了简要说明。前人对太原方言副词的研究比较有限,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深入方言实际,采用描写、分析、比较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由点及面、深入细致的考察,通过语法现象的探微,找出一定的规律性,力求发掘出太原方言副词的语法特色。正文部分分程度、情状、语气、范围、时间、频度六大章,每一章选取几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副词进行描写。每一章将同一小类的副词分为A、B两组,A组与普通话相同,不作解释,B组是太原方言中特有的词,加以解释和举例,对太原方言中的各类副词的用法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并将之与普通话的副词进行对比研究,重点放在与普通话不同的词语及用法上,从而说明太原方言副词类型丰富,表义细腻的的特点。最后为结语,对太原方言副词的特点作了归纳总结,概括出了与普通话的异同之处。本文在对太原方言中的程度副词、情状副词、语气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频度副词,总共五十多个太原方言副词详尽描写的基础上,尽可能在横的方面与普通话,纵的方面与古代汉语或近代汉语中的相关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努力探求方言副词中的特殊现象及其演变规律。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绪论 10-15 0.1 山西方言研究综述 10 0.2 太原概况 10-11 0.2.1 太原市概况 10-11 0.2.2 太原方言概况 11 0.3 太原方言副词研究现状 11-12 0.4 本文研究方法及对象 12 0.5 语料来源 12-13 0.6 体例说明 13 0.7 太原方言的声韵调系统简述 13-15 0.7.1 太原方言的声母 13-14 0.7.2 太原方言的韵母 14 0.7.3 太原方言的声调 14-15 1 程度副词 15-19 1.1 表程度高 15-17 1.1.1 可(?) 15 1.1.2 尽(?) 15-16 1.1.3 怪 16 1.1.4 紧(?) 16 1.1.5 崭(?) 16-17 1.1.6 待 17 1.2 表程度低 17-19 1.2.1 将(?) 17 1.2.2 □(?) 17-19 2 情态和方式副词 19-22 2.1 表示情状 19-20 2.1.1 来不来(?) 19 2.1.2 先不先(?) 19 2.1.3 凑住/凑手/捎带 19 2.1.4 将(?) 19-20 2.2 表示方式 20-22 2.2.1 款款儿子(?) 20 2.2.2 白白儿子 20 2.2.3 专门儿/专意股儿(?) 20-21 2.2.4 (?) 21 2.2.5 一顺顺(?) 21 2.2.6 伙着 21 2.2.7 使劲 21-22 3 语气副词 22-30 3.1 陈述类语气副词 22-26 3.1.1 甚不甚(?) 22 3.1.2 贵贱(?) 22 3.1.3 正儿八经 22-24 3.1.4 才(?) 24-25 3.1.5 可(?) 25 3.1.6 倒 25-26 3.1.7 早来 26 3.2 意志类语气副词 26-27 3.3 评价类语气副词 27-28 3.4 疑问类语气副词 28 3.5 推测类语气副词 28 3.5.1 保准(?) 28 3.5.2 备不住 28 3.6 祈使类语气副词 28-29 3.6.1 不应 28 3.6.2 不敢 28-29 3.7 多用语气副词 29-30 4 范围副词 30-33 4.1 衠(?)/刬(?) 30 4.2 满共(?) 30 4.3 把外(?) 30-31 4.4 一搭儿里(?) 31 4.5 厮(?) 31-32 4.6 □(?) 32 4.7 独自家(?) 32-33 5 时间副词 33-37 5.1 表过去 33-35 5.1.1 将3(?) 33-34 5.1.2 都 34-35 5.1.3 概 35 5.2 表时间间隔之短 35-37 5.2.1 当下 35 5.2.2 说话(?) 35 5.2.3 来不来(?) 35-36 5.2.4 一下 36-37 6 频度副词 37-40 6.1 肯(?) 37-38 6.2 老 38-39 6.3 紧的(?) 39 6.4 □(?) 39 6.5 时不时(?) 39 6.6 不大(?) 39-40 结束语 40-42 参考文献 42-44 附录 44-45 致谢 45-4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6-47
|
相似论文
- “一直”和“一向”的句法语义分析,H146
- 云南高原湖泊底泥堆积区生态条件下磷、氮等污染物的转化规律,X131.2
- 汉语失语症音节加工的神经心理学研究,B842.3
- Miccoli手术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对比分析,R653
- 《摩诃僧祗律》范围副词研究,H141
- 语气副词研究综述,H146
- 高职学校学生英语写作的错误分析,H319
- 汉英报刊体育新闻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对比,H315
- 城乡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话语结构的比较研究,G633.41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时间副词教学研究,H195
- 俄汉语颜色形容词固定词组对比研究,H136
- 海南闽语与普通话常用词汇的异同比较研究,H102
- 基于语料库对TAKE用法的比较研究,H319
- 高考数学卷特点的对比分析,G633.6
- 汉语重叠式副词研究,H146
- 汉英饮食动词对比研究,H314
- 基于MMTD的模糊语义量化研究,TP18
-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唐诗《送友人》及其英译对比分析,I046
- 英汉新闻评论中元话语使用之对比分析,H136
- 中日同形词对比及其对日汉语教学,H36
- 基于语料库的中外学术语篇中立场副词对比研究,H314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方言 > 北方话(官话方言) > 西北方言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