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人文课程及其价值体系成长的理论研究

作 者: 高国俊
导 师: 王根顺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高等教育学
关键词: 大学人文课程 内容结构 价值体系 特征 影响因素 优化机制 自我批判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2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学人文课程作为使受教育者获取一定人文精神与价值诉求的内容载体,在其运行过程中对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必要的引导作用。本研究以“大学人文课程及其价值体系成长的理论研究”为题,分别就大学人文课程内容结构的变迁历程、大学人文课程价值体系在成长过程应该具有的价值功能与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大学人文课程发展的特征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并以此总结出人文课程及其价值体系在未来成长中的优化机制,尤其提出自我批判在其中的价值作用。大学人文课程在历史发展中,由于生产力的不同而表现出了强烈的时代特色,这种时代特色表现为由前人文课程为萌芽,以经验及自然哲学为主导的人文课程为序幕,又经过世俗哲学和社会伦理道德为主导的人文课程的发展,又受到理工课程的冲击之后,最终被重新重视起来而加上了新的时代特征与时代精神,反映了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下人们关于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大学人文课程内容在经过一定的变迁之后在价值体系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成熟。需要以民族文化价值作为大学人文课程价值体系成长的价值核心、以世界多元文化价值作为价值诉求、以社会权利价值作为合法性基础、以国家意志、社会力量和学校内部权利价值的权衡作为学理基础、而在不同的时代其特殊的时代精神与时代价值的有机融合是其成长的空间价值基础,从而使得人文课程内容在发展空间上具有绵延性与创新性。本研究在分析人文课程内容变迁与价值体系成长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大学人文课程在其成长过程中的特征表现,主要包括其目标生成的实践催化性、内容结构的价值追问性、价值作用的主体依赖性和功能实现的潜移默化性。除此,还分析了其成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生产力、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环境、传统文化、社会评价、社会权利的课程知识控制、大学教育理念、课程思想、课程研究、内部学术控制、方法论等。而要使人文课程内容及其价值体系得到必要的优化就必须寻找其成长的优化机制,在本研究中认为在人文课程发展过程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与正确的大学理念、立足正确的课程逻辑起点以及寻求科技因素融合的合理角度等都是实现人文课程内容及其价值体系成长的必要优化机制。尤其在最后重点讲述了自我批判对于大学人文课程的必要性,并具体讲述了对大学人文课程进行自我批判的内容范畴。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5-6
ABSTRACT  6-7
目录  7-10
大学人文课程及其价值体系成长的理论研究  10-81
  第一部分 绪论  10-16
    一、问题的提出  10-11
    二、研究意义  11
    三、文献综述  11-14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4-15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6
  第二部分 相关概念阐释  16-19
    一、人文课程的课程理论说明  16
    二、人文课程学科归属及其表达  16-17
    三、人文课程的特殊性  17
    四、人文课程逻辑范畴  17-18
    五、人文课程价值体系概述  18-19
  第三部分 大学人文课程内容结构的变迁  19-27
    一、前人文课程  19-20
    二、以经验及自然哲学为主导的人文课程  20-21
    三、以世俗哲学为主导的人文课程  21-23
    四、以社会伦理道德为主导的人文课程  23-24
    五、人文课程的再次被冲击及回归  24-27
  第四部分 大学人文课程价值体系成长的相关问题分析  27-35
    一、民族文化价值是大学人文课程价值体系成长的价值核心  27-28
    二、世界多元文化价值的汲取是大学人文课程价值体系成长的价值诉求  28-30
    三、社会权力价值体现了大学人文课程价值体系的合法性基础  30-31
    四、国家意志、社会力量和学校内部权力价值的权衡是大学人文课程价值体系成长的学理基础  31-33
    五、时代精神与时代价值的有机融合是大学人文课程价值体系成长的空间价值基础  33-35
  第五部分 大学人文课程及其价值体系成长的特征表现  35-43
    一、目标生成的实践催化性  35-37
    二、内容结构及其价值体系成长的价值追问性  37-39
    三、价值作用的主体依赖性  39-41
    四、功能实现的潜移默化性  41-43
  第六部分 影响大学人文课程及其价值体系成长的外部环境因素  43-48
    一、社会生产力因素  43-44
    二、社会制度因素  44-45
    三、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45-46
    四、传统文化因素  46-47
    五、社会评价因素  47
    六、社会权利的课程知识控制因素  47-48
  第七部分 影响大学人文课程及其价值体系成长的内部制约因素  48-54
    一、大学教育理念因素  48-49
    二、大学课程思想因素  49-50
    三、大学课程研究因素  50-52
    四、学术控制及其控制下的环境因素  52-53
    五、方法论制约因素  53-54
  第八部分 大学人文课程及其价值体系成长的优化机制  54-66
    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54-57
    二、坚持正确的大学理念  57-60
    三、立足正确的课程逻辑起点  60-63
    四、寻求科技因素融合的合理角度  63-66
  第九部分 自我批判是大学人文课程及其价值体系成长的必要实现  66-81
    一、大学人文课程实施母体环境的变异倾向要求其自我批判  66-68
    二、大学人文课程内容的完善要求其自我批判  68-70
    三、大学人文课程价值体系的成长需要要求其自我批判  70-72
    四、大学人文课程自我批判的内容范畴  72-78
    五、大学人文课程自我批判功能实现的机制  78-81
注释  81-86
参考文献  86-88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88-89
致谢  89

相似论文

  1. 基于SVM的高速公路路面浅层病害的自动检测算法研究,U418.6
  2.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3.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研究,TU242.2
  4. 钢在建筑中的技术表现力研究,TU-0
  5.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6. 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复合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TM461
  7. 民国时期北平城市粮食市场区位分布及其等级研究,K291
  8.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9. 高频雷达信号电离层污染及时频分析方法研究,TN958.93
  10. 多重ANN/HMM混合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TN912.34
  11. 空间目标ISAR成像仿真及基于ISAR像的目标识别,TN957.52
  12. 用于检索的人脸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研究,TP391.41
  13. 基于用户兴趣特征的图像检索研究与实现,TP391.41
  14. 基于三维重建的焊点质量分类方法研究,TP391.41
  15. 基于句法特征的代词消解方法研究,TP391.1
  16. 基于特征的软构件建模方法及其在VMI管理系统中的应用,TP311.52
  17. 胆囊炎和肾病综合症脉象信号的特征提取与分类研究,TP391.41
  18. Q学习在基于内容图像检索技术中的应用,TP391.41
  19. 森林防火系统中图像识别算法的研究,TP391.41
  20. 直推式支持向量机研究及其在图像检索中的应用,TP391.41
  21. 中医舌诊中舌形与齿痕的特征提取及分类研究,TP391.41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