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中央企业重组模式研究

作 者: 郭子丽
导 师: 张秋生
学 校: 北京交通大学
专 业: 工商管理
关键词: 企业 重组模式
分类号: F27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8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则是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有经济中的骨干力量,中央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既是实现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自身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央企业重组动因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新的重组模式分类基准,即根据重组目标的不同,将中央企业重组模式分为三类:基于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的重组、基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组和基于不良资产处置的重组,并对每一种重组模式的主要特点、具体方式、适用范围等进行了分析,并用实例加以佐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中央企业重组应遵循的原则和推进重组的具体优化措施,最后阐明了国资委在中央企业重组中应发挥的主要作用,以有利于国资委对重组工作实施更为有效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选题背景和立论依据,介绍了中央企业的历史沿革与现状、重组进程及存在问题、选题意义和论文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中央企业重组问题分析,指出中央企业重组动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中国经济规模发展的需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必经途径和中央企业加速发展、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并着重分析了中央企业重组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委托代理问题。由此推导出中央企业重组模式的分类基准:按照重组目标的不同进行分类。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国内外有关学者对重组的定义和分类,并列举了竞争优势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交易费用理论、SCP理论及产业演进曲线对选择重组模式的意义。第四部分研究中央企业重组的三种模式:基于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的重组、基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组和基于不良资产处置的重组,并从主要特点、具体方式、适用范围等不同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明确指出上述三种模式应分别由国资委、中央企业和资产经营公司作为主导方来予以推进,且分别侧重于采用合并重组、分拆重组和托管式重组三种不同的重组方式,同时运用实证研究法,对每一模式下不同的重组方式选用实例从重组背景、成效、成功经验等角度加以研究分析。在本部分结尾简要指出了三种重组模式间的关系,即主要目标不同,且推进主体、具体方式各有侧重,但重组目标之间互有融合和交叉,推进重组的过程中还需要国资委、中央企业、资产经营公司三方的密切配合。第五部分分别以英国、日本及韩国、新加坡为例,分三类介绍了国外国有企业重组的经验和可借鉴性。第六部分提出中央企业重组应遵循的5个原则: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市场配置资源与出资人主导相结合、有进有退、突出主业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及重组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并阐明了中央企业重组的优化措施:引进战略投资者、股份制改组和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为平台推进重组。第七部分在对未来央企重组特征进行展望的基础上,提出国资委在今后中央企业重组工作中应发挥的作用。

全文目录


致谢  5-6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3
1 引言  13-16
  1.1 中央企业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13
  1.2 中央企业重组进程  13-14
  1.3 中央企业重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选题意义  14-15
  1.4 论文研究框架  15-16
2 中央企业重组问题研究  16-23
  2.1 中央企业重组动因分析  16-20
    2.1.1 中国经济规模发展的现实需要  16-17
    2.1.2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客观要求  17-19
    2.1.3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必要途径  19
    2.1.4 中央企业加速发展、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19-20
  2.2 中央企业委托代理问题分析  20-22
    2.2.1 代理关系与较高的代理费用  21
    2.2.2 代理关系选择的非市场化  21-22
    2.2.3 国有产权代表缺乏风险责任能力  22
  2.3 中央企业重组模式的分类基准  22-23
3 企业重组的理论基础  23-28
  3.1 重组的含义  23-24
  3.2 重组理论回顾  24-28
    3.2.1 竞争优势理论  24
    3.2.2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24-26
    3.2.3 交易费用理论  26-27
    3.2.4 SCP理论  27
    3.2.5 产业演进曲线  27-28
4 中央企业重组模式分析  28-47
  4.1 基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组  28-38
    4.1.1 主要特点  29-30
    4.1.2 具体方式  30-33
    4.1.3 合并类型  33-38
  4.2 基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组  38-42
    4.2.1 主要特点  38-39
    4.2.2 适用范围  39-40
    4.2.3 具体方式  40-41
    4.2.4 相关案例  41-42
  4.3 基于不良资产处置的重组  42-46
    4.3.1 主要特点  42-43
    4.3.2 具体方式  43-44
    4.3.3 托管成效  44-45
    4.3.4 存在问题  45
    4.3.5 相关案例  45-46
  4.4 三种重组模式的关系  46-47
5 国外国有企业重组的经验及可借鉴性研究  47-51
  5.1 英国  47-48
  5.2 日本、韩国  48-49
  5.3 新加坡  49-50
  5.4 对中央企业重组的启示  50-51
6 推进中央企业重组的优化机制  51-61
  6.1 中央企业重组原则  51-54
    6.1.1 坚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则  51
    6.1.2 坚持市场配置资源与出资入主导相结合的原则  51-52
    6.1.3 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  52
    6.1.4 坚持突出主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原则  52-53
    6.1.5 坚持重组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的原则  53-54
  6.2 中央企业重组的具体优化措施  54-61
    6.2.1 引进战略投资者  54-56
    6.2.2 股份制改组  56-57
    6.2.3 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为平台推进重组  57-61
7 结论及启示:国资委在中央企业重组中应发挥更大作用  61-65
  7.1 央企未来重组特征的展望  61
  7.2 国资委在推进央企重组中的作用  61-65
    7.2.1 在基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组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61-62
    7.2.2 在基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组中,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  62-63
    7.2.3 在基于不良资产处置的重组中,加快成立资产经营公司的步伐  63-65
参考文献  65-68
学位论文数据集  68

相似论文

  1. 异构环境下企业互操作技术及在物资供应链系统中的应用,TP311.52
  2.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F274
  3. 肇庆供电局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研究,F272.92
  4. XD软体家具公司经营战略研究,F272
  5.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变革的研究,F233
  6. 创新型化工企业的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F426.7
  7. SCXC公司企业文化构建研究,F270
  8. 织里童装产业集聚发展研究,F426.86
  9. 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的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动态分析和应对措施研究,F273.1
  10. 医药类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F275
  11. 服装企业营销风险指标体系研究,F426.86
  12. 上市建筑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F426.92
  13.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14. YSZY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F270
  15. 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研究,F426.92
  16. 企业思想教育与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64
  17. 房地产企业品牌培育研究,F293.3
  18. X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私募股权融资方案研究,F426.7
  19. LNGF公司硼泥综合利用项目投资机会研究,F426.72
  20. 香精香料行业企业并购绩效研究,F271
  21. 服装企业两化融合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F426.86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各种企业经济 > 国有企业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