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汽车发电机电磁干扰测试技术研究

作 者: 蔡恒
导 师: 董小闵;何举刚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车辆工程
关键词: 汽车 交流发电机 电磁干扰 电磁兼容 测试技术
分类号: U46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汽车工业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应用于汽车之上,它们极大的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但与此同时整车电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也日益突出。而汽车发电机是汽车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车内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其电磁兼容性能对车内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汽车发电机的电磁兼容性进行研究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论文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097”项目《轿车电磁兼容关键技术研究》(NO:10111613)的资助下,对汽车发电机电磁干扰的形成机理和测试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如下:①通过对汽车电磁兼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查阅和研读,对汽车电磁兼容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的方法和目前国内外汽车电磁兼容的研究水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之上,对汽车发电机电磁兼容研究的重要性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重点论述。②对汽车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电磁干扰源进行了研究。指出汽车发电机在整流过程、电压调节和发电机抛负载时,都会形成电磁干扰。发电机整流器在换相过程中会在直流侧产生大量的干扰;而交流发电机调器采用的调节方式为瞬间断电式,因而会在磁场线圈中引起频率不等、峰值不等的自感电势;另外,发电机因电缆腐蚀、接触不良或发动机正常运转时,有意或无意的断开与蓄电池的连接,会形成发电机输出电压的瞬间上升的抛负载现象。③发电机的电磁干扰对车内敏感电器设备/系统的正常工作和整车电磁兼容法规通过性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通过对发电机整流系统电磁干扰形成机理的分析,指出整流器直流侧所形成的电磁干扰主要是由于换相过程中硅二极管的开关工作方式所引起的电压跳变所产生,并推导出了传导和辐射电磁干扰的计算公式。④考虑到发动机转速变化、电气负载变化以及车内复杂电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在整车上不易准确测试出发电机的电磁骚扰特性,而一般采用电动机对发电机进行拖动的测试台架,由于电动机在运转过程中本身要形成较强的电磁干扰,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屏蔽处理,实施起来较为困难。基于上述原因,设计出用气动马达对发电机进行拖动和调速的测试台架,对发电机的传导和辐射电磁干扰进行了测试。并对发电机抛负载过程中的瞬态电压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8
1 绪论  8-17
  1.1 论文的选题意义  8-9
  1.2 汽车电磁兼容的研究现状  9-14
    1.2.1 汽车电磁兼容的研究的内容  9-11
    1.2.2 汽车电磁兼容的研究的方法  11-13
    1.2.3 国内外的研究水平  13-14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15
  1.4 论文的章节与结构  15-17
2 汽车发电机工作原理与电磁干扰源  17-30
  2.1 交流发电机的构造  17-22
    2.1.1 交流发电机的作用  17
    2.1.2 交流发电机的结构  17-22
  2.2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与电磁干扰  22-26
    2.2.1 发电原理  22-23
    2.2.2 整流原理与电磁干扰  23-25
    2.2.3 励磁原理  25-26
  2.3 交流发电机的电压调节与电磁干扰  26-28
    2.3.1 输出特性  26-28
    2.3.2 电压调节与电磁干扰  28
  2.4 发电机抛负载与电磁干扰  28-29
  2.5 本章小结  29-30
3 发电机电磁干扰形成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  30-43
  3.1 电磁干扰形成机理  30-33
    3.1.1 整流过程  30-31
    3.1.2 电压调节过程  31-32
    3.1.3 抛负载过程  32-33
  3.2 整流过程传导干扰计算方法  33-38
    3.2.1 差模传导干扰  33-35
    3.2.2 共模传导干扰  35-38
  3.3 发电机的辐射干扰及计算模型  38-41
    3.3.1 辐射干扰模型  38-41
    3.3.2 辐射干扰计算流程  41
  3.4 本章小结  41-43
4 汽车发电机电磁干扰测试方法研究  43-54
  4.1 电磁干扰测试设备介绍  43-48
  4.2 发电机传导和辐射电磁干扰测试  48-53
    4.2.1 测试布置及设备参数设置  48-49
    4.2.2 测试结果及分析  49-53
  4.3 本章小结  53-54
5 论文总结  54-55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54
  5.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4-55
致谢  55-56
参考文献  56-59
附录  59

相似论文

  1.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动汽车电池组综合测试技术研究,U469.72
  2. 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U463.4
  3. 电动车用轴径向—轴向磁通复合结构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TM341
  4. RFID技术在汽车点火线圈生产中的应用研究,TP391.44
  5. 交联电缆生产线电控系统的研制,TP273.5
  6.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数据采集与高原适配技术探索研究,U469.7
  7. 当代中国汽车类杂志的发展路径与对策分析,G239.2
  8. 功能性汽车内饰纺织品的开发,TS106.6
  9. 汽车CO2减排技术经济评估,F426.471
  10. 基于风险的雷达软件系统测试策略研究,TP311.53
  11.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轿车平顺性分析与改进,U461.4
  12. 基于形态分析理论的汽车防太阳光热辐射产品的设计研究,U465
  13. 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力研究,F426.471
  14. 锰锌软磁废料制备抗电磁干扰用高磁导率锰锌铁氧体研究,TM277
  15. 综合通信车电磁兼容设计,TN03
  16. 数字对讲机基带模块电路及其电磁兼容设计,TN929.54
  17. 基于Java的汽车备品备件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TP311.52
  18. 车用旋片式电子真空泵的设计与试验研究,TB752
  19. 汽车生产线扭矩质量控制与应用研究,U468.2
  20.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U469.72
  21. LPG燃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网络控制技术研究,U469.72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汽车工程 > 汽车结构部件 > 电气设备及附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