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文博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跨学科和跨文化语类研究

作 者: 刘欣
导 师: 姜亚军
学 校: 东华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体裁分析 中文博士学位论文结论 学科差异 跨文化差异
分类号: H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30年来,学术语篇的语类分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已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本领域的研究长期以来以学术论文(research article)为主要研究对象,而篇幅较长的硕、博士学位论文则鲜少有人问津。到目前为止,可供参考的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的语类模式研究,仅有Bunton(1998,2005)对从香港大学采样的博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语类结构研究。本论文参考Bunton的研究成果,对15篇科学技术类和15篇人文社科类中文博士学位论文的结论部分进行实证分析,描述了中文博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语类结构,并针对两种学科大类的论文结论分别构建了语步-步骤(move-step)模型,从中发现学科差异,再将中文论文结论的模型与Bunton的英文论文结论模型(2005)作比较,发掘其中的跨文化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除了两篇没有明显结论部分的论文,其他28篇中文博士学位论文的结论都属于Bunton定义的“以论文为导向的结论”,并体现了引言重述、巩固研究空间、应用和启示、未来研究建议四步合一的结构。2)人文社科类的结论比科学技术类篇幅长,文献引用略多,标题和小标题的名称更多样化。另外,学科差异还展现在四个语步中,两类学科的结论使用的步骤略有不同:在“巩固研究空间”语步中,科学技术类结论强调研究方法和成果,而人文社科类强调研究意义和论文不足之处;在“应用和启示”语步中,科学技术类结论强调应用,而人文社科类强调启示。3)跨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中文人文社科类结论中的第一个语步很少重述在英文结论中频繁重述的研究目的、问题及假设。在“巩固研究空间”语步中,中文结论较多地介绍背景信息,很少提及以往研究。此外,中文结论通常以“未来研究建议”语步结尾,而英文的人文社科类结论主要以“应用和启示”作为最后一个语步。通过对中文博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语类结构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的分析,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汉英语篇的对比研究,特别是对中文学术语篇的语类研究有所启示,同时对增强我国学者的跨学科和跨文化意识有所帮助,以利于他们用英文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5-6
Abstract  6-8
内容摘要  8-12
List of Tables  12-13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3-18
  1.1 Statement of the problem  13-15
  1.2 Method  15-16
  1.3 Research questions  16-17
  1.4 Outline of the thesis  17-18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18-42
  2.1 Terms and concepts  18-27
    2.1.1 Discourse community  18-19
    2.1.2 Genre  19-21
    2.1.3 Three genre traditions  21-23
    2.1.4 ESP genre analysis  23-25
    2.1.5 Genre moves and steps  25-27
  2.2 PhD dissertation as a genre  27-42
    2.2.1 PhD dissertation structures  28-29
    2.2.2 PhD dissertation Conclusions chapter  29-42
Chapter 3 Methodology  42-50
  3.1 Corpus-based approach  42-43
  3.2 Data collection  43-44
  3.3 Research procedures  44-46
  3.4 Sample analysis  46-50
Chapter 4 Findings and Discussion  50-70
  4.1 Titles of concluding chapters  50-52
  4.2 Length  52-53
  4.3 Number of references  53-54
  4.4 Section headings  54-56
  4.5 Generic structure of concluding chapters  56-59
  4.6 Moves and steps  59-70
    4.6.1 Introductory restatement move  60
    4.6.2 Consolidation of research space move  60-66
    4.6.3 Practical applications/implications move  66-67
    4.6.4 Future research move  67-70
Chapter 5 Conclusions  70-76
  5.1 Summary of findings  70-73
  5.2 Significance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73-74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74-76
References  76-84
Appendices  84-89

相似论文

  1. 汉英恭维语对比研究及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H195
  2. 从电子游戏透视美日文化差异,H319.3
  3.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学习风格与学科差异的相关性研究,H319
  4. 跨文化激励模式研究,F272.92
  5. 透过跨文化交际视角探讨非言语交际表达语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的阐释,H316
  6. 中国和新加坡景点介绍体裁的对比分析,H05
  7. 纺织学科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体裁分析,H315
  8. 工科女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现状研究,G645.5
  9.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H319.9
  10. 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H0
  11. 试论跨文化差异,H0-05
  12. 跨文化差异,G633.41
  13. 评价理论下的英汉恭维语研究,H030
  14. “拒绝”言语行为的跨文化语用研究,H030
  15.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及其意义,G122
  16. 中国南北方顾客价值层级的差异研究,F224
  17. 中韩谈判手之间文化差异,C912.3
  18. 英汉文化道歉语比较研究,H03
  19.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体裁分析,H315
  20. 消费者行为决策中的“态度启发”,F713.5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写作学与修辞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