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爱”与“心”的启示:克里希那穆提“人格自性”说的美学观照

作 者: 林龙飞
导 师: 崔茂新
学 校: 曲阜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人格自性 “爱·心”说 文化人格美学 我—你关系 恐惧
分类号: B83-0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20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之一,基督·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一生的言行都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他的核心思想包括主张“真理是无路之国度”,人既不能通过模式化教条化的规范发现真理,也不能真正掌握真理,但人可以与真理相逢,并且可以无时无刻不与真理相逢在当下。这需要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的主人,自己的光”,开放心灵,“点亮自性之光”,带着自己的经验教训去接触真理,不借助任何中介,不轻信不盲从,去观察现实生活的种种情境,从中开掘自己的智慧,破除个人已知的牢笼,去除成见,从约定俗成概念的误区中解脱,发现生命的真相,实现现实人生的幸福,而唯有个人意识的转变,才能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带来根本的推动力量。他的教说指向着“如何去思考”,这也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对自我的认识,和对恐惧的超越,并继而发现和体会生活中的美,进入爱和幸福的当下。对于国内学界,克里希那穆提可以说尚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思想者,仅在教育学的角度对他的只言片语稍有涉猎,对其思想进行的美学研究严重缺席。克里希那穆提在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是不仅破除了长久以来的美学研究“我—他”的主被动关系视角,以“我—你”的互动审美关系为思想原则,而且将“我—你”关系深化发展,使这一互动同在的关系应用于人与其自身的对话,给我们带来启发:关系本体的顺利建构包括其意义的发挥,都离不开人类个体人格的“自性”或曰“自明”,“人格自性”是对关系本体论有基础性影响的美学范畴。本文即尝试以“文化人格美学”的理论视角,着眼于克里希那穆提对于“人格自性”这一范畴的阐释,对其既深刻切入人生现实又富有超越性的哲学美学思想进行探析,以期从中发掘出个体生命的自在状态追求和现实生活的美学关系。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重点分析“人格自性”的内涵;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从克里希那穆提思想中核心的两个范畴即“心”和“爱”切入,展开探讨“人格自性”的外延,分析其美学意味和在现实实践中的可能;第三部分简单探讨“人格自性”对于当下所具有的现实及理论意义与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引言  6-10
  (一) 背景与研究现状  6-7
  (二) 论题的提出和逻辑关系  7-8
  (三) 研究方法暨"文化人格美学"的视角  8-10
一、"人格自性"的内涵  10-17
  (一) 肇始:克里希那穆提对人类生存忧患的反思  10-12
  (二) 何谓自性与人格自性  12-17
    1、"自性"诸家说与"点亮自性之光"  14-15
    2、人格自性是对"自性之光"和"文化美学人格"的有机整合  15-17
二、人格自性和"爱"与"心"的关系统一  17-24
  (一) "爱"与"心"统一于美的意味  17-19
  (二) "自由心灵"和"与爱相逢"的过程就是人格自性的过程  19-24
    1、对权威的否定与对自我(开放的心灵)的认识  19-21
    2、对经验(陈旧的知识)的摒弃和对当下的观察  21-22
    3、对失序(混乱和冲突)的批判和对创新秩序的发现  22
    4、对恐惧(欲望)的辨识和对爱(慈悲)的觉察  22-24
三、人格自性的当代意义  24-27
  (一) 对于"人格自性"现实意义的省思  24-26
  (二) 与克里希那穆提相逢  26-27
结语  27-28
参考文献  28-29
参考书目  29-30
致谢  30

相似论文

  1. 基于BAP的数据压缩、操作与查询处理系统的实现,TP311.13
  2.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3. 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F815.16
  4.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5. 新中国对非洲的文化外交研究,D822
  6. 鬼臼毒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284
  7.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8.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嗜锇颗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烤烟品质的关系,S572
  9.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0. 建设工程事故致因相互影响关系研究,TU714
  11. 烤烟挥发酸、挥发碱含量分布特点及与品质指标的关系,S572
  12. 社会阶层分化视野下的党群关系研究,D252
  13. 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民主化探究,D819
  14.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在国外基础教育办学中的应用研究,G471
  15. 自主课堂构建,G424.21
  16. 初中生自我意识与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关系的研究,G632.0
  17.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研究,G647
  18. 基于契约理论视角的大学与教师的关系,G645.1
  19. 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G712.4
  20. 冻融循环和氯离子侵蚀复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分析,TU528
  21. 毛纺用化学品毒性毒理数据库的建立,TS13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美学 > 美学理论 > 美学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