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米饭食味特性与稻米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作 者: 周治宝
导 师: 余传元;朱昌兰
学 校: 江西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遗传育种
关键词: 水稻 食味品质 理化指标 RVA谱
分类号: S5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91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验选取了籼、粳稻品种共82份,对米饭食味特性及与其相关的稻米品质性状和RVA谱特征值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不同类型品种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常规早籼的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系数最高,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品种较少,碱消值呈现连续变化,胶稠度相对较短,垩白度较高,食味品尝值相对较差。杂交晚籼碱消值呈现连续变化,直链淀粉含量变异较大,包含了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中、低。粳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差异系数较小,碱消值较高,胶稠度较长,食味品尝值较优,米粒延伸性较好。常规晚籼具有较高的碱消值和较长的峰值时间。2、外观性状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除粒长与粒宽和垩白大小关系不显著,粒长和长宽比与粒宽和垩白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外,其余指标间均为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及碱消值呈负相关,RVA谱一级粘度参数间呈正相关,消减值和回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峰值时间与热浆粘度、冷胶粘度、回复值、消减值均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崩解值除与热浆粘度关系不显著外,与其余RVA谱特征值均为负相关。垩白性状与RVA谱一级粘度参数多为正相关,崩解值与粒形性状多为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峰值粘度和崩解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回复值、消减值、冷胶粘度、峰值时间呈正相关。胶稠度除与峰值粘度和成糊起浆温度关系不显著外,与其它RVA谱特征值均为极显著负相关。食味品尝指标与食味测定值及食味品尝值均为正相关,米粒延伸率与食味测定值、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米饭气味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碱消值、胶稠度、脂肪含量与食味品尝指标及食味品尝值均为正相关,而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品尝指标及食味品尝值均为负相关。粒长和长宽比与食味品尝指标及食味品尝值均为正相关,垩白率和垩白度与食味品尝指标及食味品尝值均为负相关。RVA谱一级粘度参数与食味品尝值及品尝指标多为负相关。3、红外线扫描仪测定稻米外观品质相关分析表明,粒长和长宽比与米粒面积和周长为极显著正相关与垩白率、垩白度、圆度均为负相关,扫描仪测定的外观指标除粒长与标准测定关系不显著外,其余扫描指标与对应的标准测定指标均为极显著正相关,扫描粒宽与标准测定粒宽的相关系数为0.921,扫描圆度与标准测定的长宽比的相关数为-0.949,食味仪测定值与食味的品尝值也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29。4、在主成分分析中以特征根>1为标准所提取的主成分对粳稻、常规早籼、晚籼的贡献率分别为:91.270%、85.483%、83.480%,能准确的反应食味品质的优劣。粳稻中各性状对稻米的食味品质的因子负荷量较为平均;在早籼品种中主要以粘度因子和外观因子为主要因子;在晚籼品种中以粘度因子和蒸煮因子为主要因子。5、对粳稻食味品尝值直接作用较大的依次为: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碱消值、回复值和峰值时间,在品尝指标的分析中,直接作用较大的是滋味值和米饭气味值;对晚籼品种的食味品尝值直接作用较大的依次为:崩解值、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胶稠度,在品尝指标的分析中,直接作用较大的是米饭外观结构、米饭滋味和米饭弹性:对常规早籼食味品尝值直接作用较大的依次为:胶稠度、起浆成糊温度、直链淀粉含量、回复值、碱消值,在品尝指标的分析中,直接作用较大的依次为:米饭弹性、米饭滋味、米饭粘性和米饭硬度。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对噻枯唑和链霉素的抗药性监测及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S435.111.4
  2. 虾池一株微藻对尿素和甲硫氨酸利用效率的研究,S968.22
  3. 水稻OsNAR2.1参与硝酸盐调控根系生长的机制,S511
  4. 转基因水稻对肉仔鸡饲用安全性研究,S831.5
  5. 基于线虫群落分析的转Bt水稻土壤生态风险评价,S154.1
  6. 水稻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S511
  7. 转基因稻米及其米制品外源重组DNA的检测,S511
  8. 粳米脂肪含量的氮素效应及其与米粉理化特性的关系研究,S511.22
  9. 水稻硝转运蛋白基因OsNRT1.1a和OsNRT1.1b的功能研究,S511
  10. 水稻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OsNRT1.2和OsNRT1.5超量表达材料的功能鉴定,S511
  11. 硅、硫对水稻砷吸收、积累的影响机制研究,S511
  12. 利用RNA瞬时干扰技术研究甘油二酯激酶基因在水稻响应激发子木聚糖酶和盐处理中的作用,S511
  13. 水稻胁迫应答基因3’UTR模体及相关miRNA的生物信息学研究,Q943.2
  14.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太湖地区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的细菌、真菌多样性研究,S154.3
  15. 太湖地区水稻土有机碳空间表征尺度效应研究,S158
  16. 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为害后水稻的光谱特征,S435.112
  17. 申嗪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活性及抗性风险评估,S435.111
  18. 氮肥及播期对低谷蛋白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S511
  19. 水稻生产力的基因型与播期效应模拟研究,S511
  20. 番茄磷转运蛋白基因LePT1和LePT2在水稻中的功能鉴定,S511
  21. 江苏省武进区机插水稻高产技术集成与推广,S5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