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稻米品质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响应的基因型差异-FACE研究

作 者: 李亚平
导 师: 王余龙;杨连新
学 校: 扬州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水稻 二氧化碳(CO2) 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 品质 RVA谱
分类号: S5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持续升高,据估计到2050年,地球大气中CO2浓度将超过550μmol mol-1。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目前关于高浓度CO2对个别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已有少量报道,但是未见高浓度CO2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的系统报道。2008-2009年依托我国唯一的稻田开放式大气CO2浓度升高(Free Air CO2 Enrichment,FACE)技术平台(32°35.5′N,119°42′E,中国江都),以常规粳稻、常规籼稻和杂交稻共12个供试品种(或组合)为供试材料,CO2浓度设正常(Ambient)和高CO2浓度(FACE,Ambient + 200μmol mol-1)2个水平,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水稻品种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营养品质和微量元素的影响,以期为未来高浓度CO2条件下我国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高浓度CO2使稻谷整精米率极显著降低(-2%),而对稻谷出糙率和精米率均无显著影响;CO2与品种的互作对稻谷整精米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而对稻谷出糙率和精米率均无显著影响;CO2与年度的互作对上述参数均无显著影响。(2)高浓度CO2使稻米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平均分别增加11%、15%和25%,均达极显著水平;CO2与品种的互作对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对稻米垩白大小无显著影响;CO2与年度的互作对上述参数均无显著影响。(3)高浓度CO2使稻米平均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均增加3%(P < 0.01和P <0.05),使稻米蛋白质含量平均降低7%(P < 0.01),而对稻米糊化温度无显著影响;CO2与品种的互作对上述参数均无显著影响;CO2与年度的互作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而对稻米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均无显著影响。(4)高浓度CO2使稻米最高粘度、崩解值和冷胶粘度平均分别增加3%、5%和1%,使稻米消减值平均降低8%,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而对稻米热浆粘度、回复值和最高粘度时间均无显著影响;CO2与品种的互作对稻米最高粘度、崩解值、消减值、回复值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而对稻米热浆粘度、冷胶粘度和最高粘度时间均无显著影响;CO2与年度的互作对上述参数均无显著影响。(5)高浓度CO2使稻米Cu含量显著降低(-5%),而对稻米Fe、Mn、Zn、K和Mg含量均无显著影响;CO2与品种的互作对稻米Mn、K和Mg含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而对稻米Cu、Fe和Zn含量均无显著影响;CO2与年度的互作对稻米Zn含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而对稻米Cu、Fe、Mn、K和Mg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前言  10-14
1 材料与方法  14-17
  1.1 供试材料  14
  1.2 材料培育  14-15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5
    1.3.1 稻米品质的测定  15
    1.3.2 稻米淀粉粘滞性谱的测定  15
  1.4 数据处理  15-17
2 结果与分析  17-47
  2.1 稻米加工品质  17-21
    2.1.1 出糙率  17-18
    2.1.2 精米率  18-19
    2.1.3 整精米率  19-21
  2.2 稻米外观品质  21-24
    2.2.1 垩白粒率  21-22
    2.2.2 垩白大小  22-23
    2.2.3 垩白度  23-24
  2.3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  24-30
    2.3.1 直链淀粉  24-26
    2.3.2 胶稠度  26-27
    2.3.3 糊化温度  27-28
    2.3.4 蛋白质  28-30
  2.4 稻米淀粉粘滞性  30-39
    2.4.1 最高粘度  30-31
    2.4.2 热浆粘度  31-32
    2.4.3 崩解值  32-34
    2.4.4 冷胶粘度  34-35
    2.4.5 消减值  35-36
    2.4.6 回复值  36-37
    2.4.7 最高粘度时间  37-39
  2.5 稻米微量元素  39-47
    2.5.1 Cu  39-40
    2.5.2 Fe  40-41
    2.5.3 Mn  41-42
    2.5.4 Zn  42-44
    2.5.5 K  44-45
    2.5.6 Mg  45-47
3 小结与讨论  47-52
  3.1 稻米加工品质  47
  3.2 稻米外观品质  47-49
  3.3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  49-50
  3.4 稻米淀粉粘滞性  50-51
  3.5 稻米微量元素  51-52
参考文献(按引用顺序排列)  52-56
致谢  56

相似论文

  1. 水稻茎叶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的筛选及分析,S511
  2. 罗非鱼片的超临界CO2干燥特性研究,TS254.4
  3. 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对噻枯唑和链霉素的抗药性监测及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S435.111.4
  4. 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与QTL定位,S565.1
  5. 赤芍商品药材调查及品质评价研究,R282.71
  6.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7. 红曲米在发酵香肠中的应用研究,TS251.65
  8. 米粉品质改良研究,TS213.3
  9. 氮肥运筹及与留叶数互作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影响,S572
  10. 临沧特色烤烟品质区划研究,S572
  11. 水稻OsNAR2.1参与硝酸盐调控根系生长的机制,S511
  12. 温度及育苗方式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S668.4
  13. 转基因水稻对肉仔鸡饲用安全性研究,S831.5
  14. 齿果酸模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特性评价,TS255.7
  15. 基于线虫群落分析的转Bt水稻土壤生态风险评价,S154.1
  16. 水稻黄单胞菌tal (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基因功能研究,S435.11
  17. 肥料用量和配比对小洋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S567.239
  18. 氮磷钾配施对茶树生理代谢和茶叶品质的影响,S571.1
  19. 水稻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S511
  20. 转基因稻米及其米制品外源重组DNA的检测,S511
  21. 粳米脂肪含量的氮素效应及其与米粉理化特性的关系研究,S511.2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