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作 者: 甘韵雯
导 师: 高长春
学 校: 东华大学
专 业: 国际贸易
关键词: 汽车产业 国际竞争力 对策
分类号: F426.4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汽车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影响力大、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力强、全球化发展的特点,是一国工业化程度的代表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加入WTO十年来,我国汽车产业逐渐走上了世界舞台,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对手,能否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取决于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随着现代化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已经跻身世界汽车大国的行列,我国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中影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汽车产业连创辉煌,在产量和质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汽车强国相比,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仍然很弱,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国产化程度低,过分依赖国外资金和技术,民族工业处于生产链低端等问题限制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能源、环保、城市交通等制约作用也日益显现。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是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汽车产业实现科学稳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本文首先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进行研究综述,然后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具体系统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中各个方面的现状、优缺点等,最后在结合总结前人成果和把握中国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汽车产业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这四个汽车强国,及与中国同样处于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阶段的巴西进行了因子分析,以衡量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差距,发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期为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一些理论研究。
|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1 绪论 12-16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13 1.1.1 研究背景 12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3 1.2 技术路线 13-14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6 1.3.1 研究方法 15 1.3.2 创新点 15-16 2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16-25 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16-17 2.2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基础 17-20 2.2.1 古典贸易理论 17-18 2.2.2 竞争优势理论 18-19 2.2.3 价值链理论 19-20 2.2.4 产业组织理论 20 2.3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0-22 2.3.1 波特的钻石模型 20-21 2.3.2 乔东逊九因素模型 21 2.3.3 金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模型 21-22 2.4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2-25 2.4.1 IMD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22-23 2.4.2 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23 2.4.3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3-24 2.4.4 国内外学者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4-25 3 基于钻石模型对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分析 25-37 3.1 我国汽车产业生产要素情况 25-27 3.1.1 人力资源 25-26 3.1.2 自然资源 26 3.1.3 资本资源 26 3.1.4 技术水平 26-27 3.2 我国汽车产业的需求条件 27-28 3.2.1 影响汽车需求的要素 27-28 3.2.2 需求潜力及发展空间 28 3.3 我国汽车产业的相关产业情况 28-30 3.3.1 零部件 28-29 3.3.2 上游企业 29-30 3.3.3 下游企业 30 3.4 我国汽车企业的战略和结构 30-33 3.4.1 汽车企业资源整合 30-31 3.4.2 汽车产业进出口 31-32 3.4.3 自主品牌的发展 32-33 3.4.4 汽车市场结构 33 3.5 发展机遇 33-35 3.5.1 后金融危机时代 33-34 3.5.2 新能源汽车 34-35 3.6 政府政策 35-37 4 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 37-51 4.1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7-38 4.1.1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内涵 37 4.1.2 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37-38 4.2 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8-40 4.2.1 国内外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综述 38-39 4.2.2 汽车竞争力评价对象 39-40 4.3 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 40-43 4.4 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方法 43-44 4.5 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4-49 4.6 结果分析 49-51 5 相关政策建议 51-56 5.1 政府对汽车产业的扶持 51-53 5.1.1 给予政策优惠、改善产业环境 51 5.1.2 培育创新土壤、开拓人力资源 51-52 5.1.3 抓住发展机遇、发展新能源汽车 52 5.1.4 发展配套产业、完善产业链 52-53 5.1.5 引导产业集群、改善组织结构 53 5.2 企业自身的改进措施 53-55 5.2.1 加大研发力度、掌握核心技术 53-54 5.2.2 提高管理能力、建立行业协会 54 5.2.3 开发市场潜力、完善配套设施 54 5.2.4 开发新能源汽车、掌握发展前沿 54-55 5.3 本章小结 55-56 参考文献 56-59 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59-60 致谢 60
|
相似论文
-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 基于网络虚拟社区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研究,F274
- 福建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807.4
-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G471
-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低碳教育的探讨,G633.55
- 中学生作文非智力因素分析,G633.3
- 高考数学压轴题背景溯源分析及其备考教学研究,G633.6
- 理工科大学美育现状与对策研究,G641
- 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改进,G647
-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 中职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712
- 桂林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895
-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中图分类: > 经济 > 工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 > 工业部门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