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与土壤酶活性初步研究

作 者: 李晓彤
导 师: 闫伟
学 校: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专 业: 森林培育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林 土壤微生物 种群结构 土壤酶活性
分类号: S7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研究了兴安落叶松原始林中的草类-兴安落叶松林(HLV)、柴桦-兴安落叶松林(BLV),兴安落叶松被干扰林中的皆伐-兴安落叶松林(CL)、渐伐-兴安落叶松林(SL)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种群组成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随季节的变化是7月>5、9月,微生物的垂直变化是随着土层垂直深度的增加,微生物数量呈递减趋势。从原始林与干扰林中共分离到细菌18属,优势菌属为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微球菌属(Micrococcus);放线菌8属,优势属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诺卡氏菌属(Nocardia);真菌18属,优势菌属为青霉属(Penicillium)和头孢属(Cephalosporium)。原始林中,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规律是:7月酶活性>5月、9月酶活性;在土壤剖面上,土壤酶活性均具有垂直变化规律,其变化是随着土层垂直深度的增加,酶活性逐渐降低,表现为0-10cm层>10-20cm层>20-30cm层。被干扰林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与原始林一致。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原始林中,蔗糖酶与放线菌、微生物总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细菌、真菌数量呈正相关(P>0.05);蛋白酶与细菌、真菌、微生物总数呈正相关(P>0.05);酸性磷酸酶与真菌呈正相关(P>0.05);中性磷酸酶与真菌、放线菌呈正相关(P>0.05);碱性磷酸酶与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呈正相关(P>0.05)。被干扰林中,蔗糖酶与放线菌数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蛋白酶与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酸性磷酸酶与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呈正相关;中性磷酸酶与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呈正相关(P>0.05);碱性磷酸酶与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呈极显性正相关(P<0.01)。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引言  8-17
  1.1 兴安落叶松研究进展  8
  1.2 土壤微生物  8-14
    1.2.1 土壤微生物研究概况  8-10
    1.2.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10-12
    1.2.3 国内外关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2-14
  1.3 土壤酶活性研究  14-17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
2 材料与方法  17-21
  2.1 实验地概况  17
  2.2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记录  17-18
  2.3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18
  2.4 土壤微生物鉴定  18-19
    2.4.1 真菌的鉴定  18-19
    2.4.2 细菌的鉴定  19
  2.5 土壤酶活性测定  19-21
    2.5.1 土壤样品预处理  19
    2.5.2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19-21
  2.6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测定  21
3 结果与分析  21-35
  3.1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  21-25
    3.1.1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细菌分布  21-22
    3.1.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真菌分布  22-23
    3.1.3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放线菌分布  23-24
    3.1.4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总数分布  24-25
  3.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  25-28
    3.2.1 细菌  25-26
    3.2.2 真菌  26-28
    3.2.3 放线菌  28
  3.3 兴安落叶松林不同样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28-29
  3.4 土壤酶活性分析  29-34
    3.4.1 土壤蔗糖酶  29-30
    3.4.2 土壤蛋白酶  30-31
    3.4.3 土壤磷酸酶  31-34
      3.4.3.1 碱性磷酸酶  31-32
      3.4.3.2 中性磷酸酶  32-33
      3.4.3.3 酸性磷酸酶  33-34
  3.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分析  34-35
    3.5.1 原始林  34-35
    3.5.2 被干扰林  35
4 结论  35-37
致谢  37-38
参考文献  38-42
作者简介  42

相似论文

  1.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南方典型水稻土有机碳积累的微生物学机制初探,S158
  2. 南京地区有机、特别及常规栽培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S63
  3. 改良剂对铜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研究,X53
  4. 三种水生植物生长对土壤性状和根际氮、磷耗竭的影响,S154.4
  5. 土壤有机营养添加物对土壤微生态的修复效果与机制分析,S143
  6. 土壤盐分胁迫对棉田土壤微生态的影响,S562
  7. 种养结合梨园果实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S661.2
  8. 转基因香石竹遗传稳定性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初探,S682.19
  9. 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S147.2
  10. 土壤盐分对棉田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S562
  11.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氮素矿化与微生物作用机理研究,S812
  12. 南繁条件下转基因棉花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及棉田虫害影响的初步研究,S435.622
  13. 松嫩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模拟增温及氮沉降的响应,S812.2
  14. 干旱对海河流域典型森林土壤生态系统演变的影响研究,X820.3
  15. PAHs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根际效应及机制,X53
  16. 德保苏铁回归种群生态初探,Q948.1
  17. 模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S714
  18. 植被修复对湘潭锰矿矿区废弃地土壤环境效应的影响,X144
  19. 甘蔗宿根栽培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S154.3
  20. 牡丹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的初步研究,S567.15
  21. 兰州市南北两山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及多样性研究,S154.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土壤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