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干扰方式下兴安落叶松林小气候特征研究

作 者: 弥宏卓
导 师: 张秋良
学 校: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专 业: 森林经理学
关键词: 不同干扰方式 兴安落叶松林 小气候特征
分类号: S71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利用大兴安岭生态定位站气象观测塔数据并结合手持kestrel 4500小气候仪对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兴安落叶松皆伐更新林、兴安落叶松渐伐更新林、兴安落叶松抚育间伐更新林、林外无林地等不同干扰方式下兴安落叶松林小气候因子进行观测和对比分析,结论如下:(1)大气温度:不同干扰方式下兴安落叶松林大气温度日变化规律一致,都为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高。大气温度最值依次为林外>皆伐更新林>抚育间伐更新林>渐伐更新林>原始林,通过日较差数据得出原始林、渐伐林更新林、抚育间伐更新林、皆伐更新林、林外稳定程度依次递减。同时研究发现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递减,但是在林冠层上出现了逆温现象。(2)大气相对湿度:各观测点得到的变化规律一致,都为早晚高中午低。得出平均大气相对湿度为原始林>抚育间伐更新林>渐伐更新林>皆伐更新林>林外的排列顺序,同时在梯度上的变化为随着高度的增高而逐渐下降的规律。(3)风速:得出早晚风速小,中午风速大的变化规律。在相同时间点上原始林得风速最小,渐伐更新林次之,抚育间伐更新林再次,皆伐更新林和林外风速最大。铅直方向上比较发现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也增加。(4)土壤温度:表层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大气温度变化规律一致,只是土壤温度变化较平稳滞后于大气温度,也表现出峰值小于大气温度。表层土壤温度林外>皆伐更新林>渐伐更新林>抚育渐伐更新林>原始林。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越稳定。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引言  8-9
  1.1 研究背景  8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8-9
2 国内外森林小气候研究现状及评述  9-14
  2.1 国外森林小气候研究现状  9-10
  2.2 国内森林小气候研究现状  10-11
  2.3 森林小气候主要研究因子  11-13
    2.3.1 光因子  11
    2.3.2 热因子  11-12
    2.3.3 水分因子  12
    2.3.4 风因子  12-13
  2.4 森林小气候主要研究方法  13-14
    2.4.1 常规观测方法  13
    2.4.2 梯度观测方法  13-14
3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14-19
  3.1 研究区概况  14-15
    3.1.1 地理位置  14
    3.1.2 气候状况  14
    3.1.3 地质地貌  14-15
    3.1.4 土壤  15
    3.1.5 森林植被  15
  3.2 试验方法  15-19
    3.2.1 试验观测点的选择  15-16
    3.2.2 观测点基本概况  16-19
    3.2.3 研究方法  19
4 结果与分析  19-34
  4.1 兴安落叶松原始林观测结果与分析  19-24
    4.1.1 大气温度变化规律  19-21
    4.1.2 大气相对湿度变化规律  21-23
    4.1.3 风速变化规律  23-24
    4.1.4 土壤温度变化规律  24
  4.2 兴安落叶松皆伐更新林观测结果与分析  24-28
    4.2.1 大气温度变化规律  24-26
    4.2.2 大气相对湿度变化规律  26-27
    4.2.3 风速变化规律  27-28
    4.2.4 土壤温度变化规律  28
  4.3 兴安落叶松渐伐更新林观测结果与分析  28-32
    4.3.1 大气温度变化规律  28-29
    4.3.2 大气相对湿度变化规律  29-31
    4.3.3 风速变化规律  31-32
    4.3.4 土壤温度变化规律  32
  4.4 兴安落叶松渐伐抚育间伐林和林外无林地两个观测点观测结果与分析  32-34
5 不同干扰方式下兴安落叶松林小气候要素比较  34-39
  5.1 不同干扰方式下兴安落叶松林大气温度变化规律比较  34-36
    5.1.1 大气温度日变化规律  34-35
    5.1.2 大气温度的日较差变化特征  35-36
  5.2 大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规律  36-37
  5.3 不同干扰方式下风速的变化  37-38
  5.4 土壤温度日变化规律  38-39
6 结论和讨论  39-41
  6.1 结论  39-40
    6.1.1 不同干扰方式下兴安落叶松对大气温度的影响  39
    6.1.2 不同干扰方式下兴安落叶松对大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39
    6.1.3 不同干扰方式下兴安落叶松对风速的影响  39-40
    6.1.4 不同干扰方式下兴安落叶松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40
  6.2 讨论  40-41
致谢  41-42
参考文献  42-47
作者简介  47

相似论文

  1.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与土壤酶活性初步研究,S714
  2. 兴安落叶松林下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S714
  3. 辽宁大风气候特征及风能资源分析,P425
  4. 青岛市居住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研究,TU201.5
  5. 黄海海雾形成的气候特征以及能见度分析,P714.2
  6. 基于ISCCP及TRMM观测的热带降水云与非降水云差异的研究,P426.5
  7. 辽宁省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与影响因子分析,P426.616
  8. 设施养殖小气候效应及其对水产动物影响的研究,S964
  9. 江淮地区梅雨期极端降水异常及其环流特征分析,P468.2
  10. 江淮地区棚室小气候特征及其调控效应研究,S162
  11. 近50年中国台风暴雨研究,P468.024
  12. 湖南省冰冻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P429
  13. 巴彦淖尔市冰雹预报方法应用研究,P456
  14. 近五十年紧水滩水库流域及周边小气候特征,P463.24
  15. 呼和浩特暴雨成因及诊断分析,P458.121.1
  16. 新疆于田县秋季不同下垫面小气候特征对比研究及其生态意义,P463.2
  17. 河北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气候评估技术研究,P429
  18. 黄、渤海3个海岛海雾的气候特征及统计预报,P732
  19. 南方暴雨的气候特征以及触发、维持机制,P458.121.1
  20. 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林分结构与天然更新研究,S791.2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气象学 > 森林气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