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道德教育转向研究

作 者: 谭敏
导 师: 邹顺康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伦理学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马克思人学 主体性 道德教育转向
分类号: D6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道德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道德教育本质上是发展人、提升人、建设人的教育活动,“人”是道德教育的最终归属。纵观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以奴化为目的的古代教育,以教育者施教为主的近现代教育,到当前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作为主体的人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然地位不断获得突破和彰显。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道德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人的主体性失落”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片面强调社会发展而忽视作为主体的人的发展,强化施加式的道德灌输,使人被边缘化、工具化,人的主体性价值被遮蔽。因此,道德教育亟需转向真正以人为中心的崭新模式。马克思人学从“现实的人”出发,深刻回答了“人是什么”、“人应当怎样做”等重大问题,为当下道德教育模式的转向提供了理论的参照和实践的指引,有利于祛除道德教育中的“人学空场”现象,提高现代道德教育的实效。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道德教育的含义及其本质特征。首先,界定了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并从时间维度分析了道德教育核心理念从“施加论”向“建构论”的转变,以期更为准确地把握道德教育的含义。然后,分析了现代道德教育应有的超越性、建构性和实践性特征,明确了现代道德教育在模式转向时应当把握和体现的基本属性。第二部分,当下道德教育的人学观察。一方面,从理论角度陈述了当下对道德教育影响至深的几个语境,揭示了道德权威论、社会本位论以及科学主义思潮对道德教育中人的主体性的蒙蔽;另一方面,阐释了当下道德教育实践对生命本体的漠视,与现实生活的脱节,以及交互主体性的缺失等现象,揭示了道德教育实践中面临的“人学空场”。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考察,显示了当下道德教育漠视亟需从人学视域中寻找恰当的转向。第三部分,道德教育转向的马克思人学基础。集中论述了马克思人学的基本思想,阐述了马克思对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做了的系统深入的研究,深刻回答了“人是什么”、“人应当怎样做”等人学重大问题,从而为道德教育模式的转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石。第四部分,马克思人学视域下道德教育的转向。主要分析了在马克思人学指导下,道德教育应当从思想理念和实践模式上强化对主体本位的关照,重新审视道德教育的价值追求和终极目的,探寻以主体性获得为指向的道德教育主体、内容、方式的转变,建构起真正关照人、发展人、以人为本的现代道德教育体系。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9
文献综述  9-13
绪论  13-15
一、道德教育的含义及其本质特征  15-27
  (一) 道德教育的含义  15-20
    1、道德教育的外延与内涵  15-16
    2、道德教育含义的演进  16-20
  (二) 现代道德教育的本质特征  20-27
    1、超越性  21-23
    2、建构性  23-24
    3、实践性  24-27
二、当下道德教育的人学观察  27-39
  (一) 道德教育理论中的主体性失落  27-31
    1、社会本位论  27-29
    2、权威道德论  29-30
    3、科学主义思潮  30-31
  (二) 道德教育实践遭遇"人学空场"  31-39
    1、生命本体的漠视  32-33
    2、现实生活的脱节  33-35
    3、交互主体性的缺失  35-39
三、道德教育转向的马克思人学基础  39-49
  (一) 人的存在  39-42
    1、现实的个人  40-41
    2、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  41-42
  (二) 人的本质  42-45
  (三)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5-49
    1、人的自由解放  45-46
    2、人的全面发展  46-49
四、马克思人学视域下道德教育的转向  49-63
  (一) 道德教育价值的追索  49-51
    1、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49-50
    2、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  50
    3、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  50-51
  (二) 道德教育目的的厘清  51-53
    1、提升人性  51-52
    2、孕育人格  52
    3、塑造自我  52-53
    4、终极关怀  53
  (三) 道德教育主体的定位  53-56
  (四) 道德教育内容的切入  56-59
    1、关注生命本体  56-57
    2、回归现实生活  57-59
  (五) 道德教育方式的转变  59-63
    1、引导为主  59-60
    2、交往对话  60
    3、情感共融  60-61
    4、体验生活  61-63
结论  63-65
参考文献  65-69
致谢  69-71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71

相似论文

  1. 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G711
  2. 党员主体性视域下的党内民主建设研究,D262.11
  3. 江泽民职业道德思想与医药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G711
  4. 常家道德教育的方法及其当代启示,D648
  5. 即时通讯时代人的主体性反思,N02
  6. 农民主体性问题探微,D420
  7. 新时期我国工人主体性发展研究,D663.1
  8.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G641
  9. 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人的主体性,B038
  10. 90后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研究,G641
  11. 发展大学生主体性与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研究,G647.38
  12. 学校规训话语的批判人种志研究,G521
  13.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G633.3
  14.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探究,G633.2
  15. 主体性教育的文化比较与现实选择,G40-01
  16.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G633.3
  17. 艺术留白在高中语文课堂建构中的实践探索,G633.3
  18. 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G711
  19.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G641
  20. 李泽厚历史本体论批判研究,B83
  21. 杨宪益的译者主体性研究,H315.9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 道德教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