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学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研究

作 者: 王清
导 师: 张乐林;陶有才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学科教学
关键词: 中学语文 以读促写 教学探究
分类号: G63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09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了阅读生成写作的动态过程,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得以广泛应用,并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共识。以读促写是将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写作特点等,使学生变被动的学习态度为主动地学习吸收,获得更多的写作知识,达到促进写作的目的。本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其中绪论中提出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通过以读促写的模式使学生写作不会成为无本之木,不会成为干巴巴的技能训练,使学生真正的乐于作文、易于作文,并由写作产生对阅读的内在需求;另外通过搜集资料整理出前人以读促写模式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基础试图提出更为具体、更为便捷的实施方法以供中学语文教师参考。正文第一章提出了以读促写教育模式下的阅读和写作的概念,并揭示了两者的内在关系,另外以传统读写经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迁移理论为理论基础进行详细阐述。第二章首先指出了以读促写的教学现状,认为主要表现在学生读得不够深入,导致对文本理解的丢失,从而丧失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写得没有创意,导致学生写作热情不高,“假、大、空”的文章横行;读写之间脱节,导致学生阅读的无效和写作的空泛。接着通过对以读促写教学现状原因的分析,发现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没有行之有效的写作教材造成了写作教学无序化,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监督造成写作教学的低效化,教师教研活动中缺少作文教学研究,导致重阅读而轻写作。第三章是全文重点,从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和以读促写的方法两方面研究以读促写的内容。指出在具体的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打好写作基础;通过模仿例文的写作结构、主题立意、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来丰富写作技巧;通过情感迁移,学写读后感;通过感悟联想,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具体的练习途径主要是加强课内阅读,拓宽课外阅读,关注生活阅读。最后第四章指出在实施以上方法和途径的过程中,还应注意若干问题,如尊重学生主体性,关注学生创造性,关注教学系统性等。结语部分指出以读促写是一项长久持续的教学过程,唯有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引言  11-15
第一章 以读促写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15-21
  一、关于阅读和写作的阐述  15-18
    (一) 阅读  15-16
    (二) 写作  16
    (三) 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16-18
  二、以读促写的理论和基础  18-21
    (一) 我国传统的读写教学经验  18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8-19
    (三) 迁移理论  19-21
第二章 以读促写的教学现状和原因分析  21-27
  一、以读促写的教学现状  21-23
    (一) 读得不够深入  21-22
    (二) 写得没有创意  22
    (三) 读写之间脱节  22-23
  二、以读促写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23-27
    (一) 语文教材编写方面  23-24
    (二) 教师指导写作方面  24
    (三) 语文教研活动方面  24-27
第三章 以读促写教学的实施  27-39
  一、实施以读促写教学的途径  27-30
    (一) 课内阅读要到位  27-28
    (二) 课外阅读要拓宽  28-29
    (三) 生活阅读要注重  29-30
  二、实施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  30-39
    (一) 积累素材促写作  30-31
    (二) 模仿结构促写作  31-33
    (三) 模仿立意促写作  33
    (四) 模仿语言促写作  33-34
    (五) 模仿写作方法促写作  34-35
    (六) 情感迁移促写作  35-37
    (七) 感悟联想促写作  37-39
第四章 实施以读促写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9-43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39-40
  二、关注学生的创造性  40-41
  三、关注教学的系统性  41-43
结论  43-45
参考文献  45-47
附录A  47-49
附录B  49-51
致谢  51-52

相似论文

  1. 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研究,G633.3
  2. 中学古代写景游记散文教学研究,G633.3
  3.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4. 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研究,G633.3
  5. 接受美文学理论在职业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G633.3
  6. 中学文言文古今转换与古今对话教学方式研究,G633.3
  7. 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研究,G633.41
  8. 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G633.3
  9. 建构主义视野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G633.3
  10.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探微,G633.3
  11. 中学语文问题探究教学的研究,G633.3
  12.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问题,G633.3
  13. 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研究,G633.3
  14. “同阅一卷书 各自领其奥”,G633.33
  15.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月意象及其审美教育价值,G633.3
  16. 现象学教育学体验观下的中学语文教育人文性解读,G633.3
  17. 西宁地区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G633.3
  18. 高中作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G633.34
  19. “80后”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G633.3
  20. 论生命视角下的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G633.3
  21. 中学语文批注式教学的阅读实施策略,G633.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汉语语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