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 者: 闫文娟
导 师: 黄晋太
学 校: 太原理工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 高校学生 全面发展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的理念自提出以来便犹如一盏明灯般为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照亮了前进的道路。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指出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依然存在着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这些环节任务紧迫。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指出,“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位。”因此,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能否做到以人为本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更好发展的关键。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方式的改进,同样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发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的本质、需要和全面发展的理论运用在其中,切实将人看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把以人为本落实到以学生为本,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和挑战。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摆正方向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正在不断落实,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表现较为明显的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容易受到忽视,教育方法依然侧重于灌输式,因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群体性差异而导致教育目标层次性不强,教育内容上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有待进一步增加。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试图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科学内涵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依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考虑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要注重层次性、注重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在内容上要增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生命安全意识的教育,在方法上要提倡疏导法、个性教育法和学生的自我教育法等新方法,真正将以人为本落到学生需要的实处。文章以期通过这些创新推动新时期下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绪论  10-18
  1.1 选题的背景  10-12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4
    1.2.1 研究目的  12
    1.2.2 研究意义  12-14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18
    1.3.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4-15
    1.3.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5-18
第二章 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  18-26
  2.1 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  18-21
    2.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  18-19
    2.1.2 西方人本主义发展中的人本思想  19-21
  2.2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21-26
    2.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内涵  21-22
    2.2.2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内涵  22-23
    2.2.3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内涵  23-26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以人为本理念的关联  26-34
  3.1 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的联系  26-30
    3.1.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和本质  26-28
    3.1.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  28-30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的联系  30-34
    3.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要求以人为本  30-31
    3.2.2 高校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要求以人为本  31-32
    3.2.3 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  32-34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薄弱的表现及原因  34-42
  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薄弱的表现  34-37
    4.1.1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层次性不强  34-35
    4.1.2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35
    4.1.3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35-36
    4.1.4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倾向于灌输式教育  36-37
  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薄弱的原因  37-42
    4.2.1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滞后性  37-38
    4.2.2 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38-39
    4.2.3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单一化  39-40
    4.2.4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有待改进  40-42
第五章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42-50
  5.1 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42-44
    5.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42-43
    5.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促进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  43
    5.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43-44
  5.2 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内容  44-47
    5.2.1 马克思主义及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  44-45
    5.2.2 道德教育  45-46
    5.2.3 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教育  46
    5.2.4 心理健康教育  46-47
    5.2.5 生命和安全教育  47
  5.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方法  47-50
    5.3.1 将单一灌输法转化为多元化的疏导法  48
    5.3.2 将简单的整体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  48-49
    5.3.3 将被动接受教育渐渐转化为学生的主动自我教育  49-50
结论  50-52
致谢  52-54
参考文献  54-58
附录: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58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3.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4.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432.62
  5.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7.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8. 一元主导下的多维和谐,D61
  9. 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G641
  10.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G647.38
  11.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叙事研究,G222
  12.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13.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267.6
  14. 税务系统反腐倡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F812.42
  15. 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267.6
  16. 交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17. 建立虚拟班级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8.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19.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G641
  20. 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研究,G647
  21. 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