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利多卡因缓释微球的研究

作 者: 马菊燕
导 师: 魏振平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制药工程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缓释微球 PLGA
分类号: R9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临床上,为了维持有效治疗浓度,需要小剂量频繁给药,既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又因血药浓度积累引起毒副作用。为了延长利多卡因的作用时效,减少给药次数,降低不良反应。本文采用微球技术,以提高利多卡因的缓释效果为目的,将利多卡因制成微球,进而提高利多卡因的缓释效果。首先建立利多卡因含量分析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为:利多卡因在263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且辅料PLGA在此处全无吸收,在0.01-0.45mg/ml范围内,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溶液的浓度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回归方程:A=1.684C+0.0109, R=0.9998;平均回收率(n=9)为98.86%,RSD为0.25%,稳定性实验证明溶液在2天内保持稳定,日内精密度实验(n=6)RSD为0.92%。实验以PLGA为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利多卡因微球。首先以微球外观为评价指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空白微球制备工艺:300赫兹条件下超声乳化1min,水相中吐温-80浓度为3%,有机相挥发时间为6h,离心时间为20min。干燥工艺为不加辅料真空冷冻干燥。在空白微球制备工艺基础上,以微球平均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产率、微球体外释放为质量指标,对利多卡因含药微球的处方和工艺进行单因素考察,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L9(33)筛选出最优处方。最优处方为:投药比利多卡因:PLGA= 1:5(w/w),油相中PLGA浓度为25%(g/ml),油/水相比例为1:4(v/v)。本实验对优选处方制得的利多卡因微球进行质量评价包括:外观形态、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所制得的利多卡因微球三批样品的平均粒径为2.56μm,载药量为8.89%,包封率为53.34%,产率64.56%,体外释放结果表明利多卡因微球持续释药48h时累计释药百分率为92.89%。并对微球体外释放进行释药模型拟合表明微球释药符合Higuchi释药模型。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前言  7-8
第一章 文献综述  8-19
  1.1 利多卡因  8-9
    1.1.1 利多卡因概述  8
    1.1.2 利多卡因药理作用  8-9
    1.1.3 利多卡因临床应用  9
  1.2 局部麻醉药缓释剂型  9-11
    1.2.1 局麻药缓释微球  9-10
    1.2.2 局麻药缓释微丸  10
    1.2.3 局麻药脂质体  10-11
    1.2.4 局麻药凝胶栓剂  11
    1.2.5 局麻药微晶注射剂  11
    1.2.6 局麻药注射用糊剂  11
  1.3 微球给药系统  11-14
    1.3.1 微球制备材料  11-12
    1.3.2 微球制备方法  12-14
    1.3.3 微球质量评价  14
  1.4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  14-15
  1.5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影响微球质量因素  15-17
    1.5.1 聚合物性质的影响  15-16
    1.5.2 药物性质的影响  16
    1.5.3 有机溶剂影响  16
    1.5.4 乳化剂的影响  16-17
    1.5.5 水相组成的影响  17
    1.5.6 溶剂挥发速度的影响  17
    1.5.7 乳滴分散方法  17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7-19
第二章 利多卡因含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19-24
  2.1 仪器及材料  19
    2.1.1 仪器  19
    2.1.2 试剂  19
  2.2 方法与结果  19-23
    2.2.1 吸收波长的选择及背景干扰实验  19-20
    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0-21
    2.2.3 利多卡因和载体回收率实验  21-22
    2.2.4 利多卡因标准液在自然光条件下稳定性实验  22-23
    2.2.5 利多卡因标准液日内精密度实验  23
  2.3 本章结论  23-24
第三章 利多卡因微球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24-54
  3.1 材料与仪器  24-25
    3.1.1 材料  24
    3.1.2 仪器  24-25
  3.2 方法与结果  25-51
    3.2.1 空白微球初制备  25-30
    3.2.2 利多卡因-PLGA 微球质量考察指标  30-31
    3.2.3 利多卡因-PLGA 含药微球制备单因素实验  31-43
    3.2.4 正交实验设计  43-46
    3.2.5 利多卡因微球的优选处方微球质量评价  46-49
    3.2.6 利多卡因微球体外释药模型拟合  49-51
  3.3 本章小结与讨论  51-54
    3.3.1 空白微球制备工艺的确定  51-52
    3.3.2 利多卡因微球处方工艺的确定  52-53
    3.3.3 优选处方制备利多卡因微球质量评价  53
    3.3.4 利多卡因-PLGA 微球释药模型拟合  53-54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54-55
  4.1 实验结论  54
  4.2 实验展望  54-55
参考文献  55-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贝伐单抗-PLGA缓释微球兔眼玻璃体腔注射的药代动力学及药物分布研究,R96
  2. 常用肿胀液中利多卡因及肾上腺素对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R622
  3. 玻璃体内注射用贝伐单抗PLGA缓释微球的合成及鉴定研究,R943
  4. Nav1.5抗体对宫颈癌SiHa、乳腺癌MDA-MB-231和卵巢癌Caov-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R737.9;R737.31
  5. 盐酸普萘洛尔缓释微球的制备,R94
  6. 利多卡因对LPS诱导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5表达的影响,R965
  7. 利多卡因对幼鼠小肠缺血—再灌注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R965
  8. 利多卡因对幼鼠小肠缺血—再灌注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R965
  9.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SP-A的影响,R563.8
  10. 利多卡因治疗脊髓损伤后疼痛的Meta-分析,R651.2
  11. 镁合金表面可降解聚合物涂层对镁合金耐蚀性规律的研究,TG174.4
  12. 复合BMSCs的经等离子体处理PLGA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初步研究,R318.08
  13. 利多卡因对幼鼠小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R965
  14. 壳聚糖修饰的Lysozyme-PLGA阳离子纳米药物的研究,R943
  15. 促红细胞生成素缓释微球对视神经挫伤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长效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R774.1
  16. 千层塔炮制及其活性成分HupA的可注射缓释凝胶的研究,R283
  17.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及辣椒碱软膏用于缓解火针疼痛的临床研究,R246
  18. 胸腺素β4-PLGA微球眼用制剂的研制,R944
  19. 运载乳腺癌肿瘤裂解蛋白纳米颗粒的构建及其体外抗肿瘤免疫效应的初步评估,R737.9
  20. BMSCs复合PLGA治疗Kienbock病的试验研究,R684
  21. PEG-PLGA载硫酸长春新碱纳米粒的质量评价及其体外抗肿瘤研究,R9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剂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