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1,3-甘油二酯微乳液的制备及生物利用度和安全评价

作 者: 陈莹
导 师: 李铎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食品安全
关键词: 1,3-甘油二酯 微乳液 稳定性 生物利用度 安全性
分类号: R9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甘油二酯是油脂的天然成分,具有控制和治疗高甘油三脂血症、控制体重及减肥等的健康功效。微乳液是一种由一定比例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水和油自发形成的各向同性、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热力学稳定的分散体系,其液滴粒径约为5-100 nm。微乳液是食品营养物质的一个有效载体。本课题的目的是研究适用于1,3-甘油二酯的纳米级载运体系以及开发出能溶于水、稳定性好的纳米级1,3-甘油二酯微乳液,并对其生物利用度安全性进行评价。(1)1,3-甘油二酯微乳液的制备利用外界供能的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均匀实验设计和正交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先经过高速剪切和高压均质得到初乳,然后通过高压微射流分散成功制备了以1,3-甘油二酯为油相的食品级微乳液。该微乳液各成分组成为25%的1,3-甘油二酯,11%乳化剂(28.33% Q-12A、13.99% Tween80、1.84%蔗糖酯13、1.57%蔗糖酯11、19.24%酪蛋白酸钠、22.03% Span80和13%F-17C),5%山梨糖醇,59%蒸馏水。(2)1,3-甘油二酯微乳液的性质研究通过粒径、不同温度的电导率变化和在水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稀释范围及离心稳定性来评价微乳液的稳定性。该微乳体系属于O/W型;粒径为95.48nm;转相温度为80℃;具有良好的离心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水稀释范围广,不受食品中常见电解质的影响。(3)1,3-甘油二酯微乳液的生物利用度评价通过动物实验,测定给大鼠以微乳液(1,3-DAGM)和1,3-甘油二酯(1,3-DAG)灌胃后0、6和24小时大鼠血清的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1,3-DAGM组大鼠的血清脂肪酸含量在试验6h时达到最大,而1,3-DAG组在整个实验期间无明显变化,且在6h时,1,3-DAGM组大鼠的血清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1,3-DAG组;在接下来的14天代谢实验过程中,两组大鼠体重无显著性差异,但1,3-DAG组大鼠的进食量显著高于1,3-DAGM组,1,3-DAGM组大鼠的脂肪吸收率显著高于1,3-DAG组,1,3-DAGM组大鼠排出的粪便里的脂肪酸,无论是18:2n-6、18:1、18:3n-3,还是总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的n-6 PUFA,都显著低于1,3-DAG组。结果表明,1,3-DAGM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4)1,3-甘油二酯微乳液的安全性评价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和30天喂养试验,评价了1,3-DAGM的安全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1,3-DAGM对实验动物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在30天喂养试验中,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的体重变化、血液学和血液学生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而高剂量组雄鼠的肝体比以及高剂量组雌鼠的肝体比、肾体比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组织病理检查,发现雄鼠和雌鼠的高、中剂量组的肝小叶中央周围聚集有不同程度数量的脂滴,有形成脂肪肝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微乳液的生物利用度高,细胞摄取的纳米粒子数量多,在肝脏积累太多而无法有效转化代谢,具体的原因需要做进一步的毒性试验和研究来确定。

全文目录


致谢  6-7
摘要  7-9
ABSTRACT  9-11
缩略词表  11-12
目录  12-15
第一章 绪论  15-27
  1 甘油二酯的研究情况  15-17
    1.1 甘油二酯的代谢特征及健康功效  15-16
    1.2 甘油二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6-17
  2 微乳化技术  17-24
    2.1 微乳液的概念  17
    2.2 微乳液的类型  17
    2.3 微乳液和乳液的区别  17-18
    2.4 微乳液的形成理论  18-19
      2.4.1 双重膜理论  18
      2.4.2 几何排列理论  18-19
      2.4.3 R比理论  19
    2.5 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  19-20
    2.6 微乳液的制备方法  20-22
      2.6.1 自微乳化法(HLB值法)  20-21
      2.6.2 外界供能的制备方法  21
      2.6.3 转相温度法  21-22
      2.6.4 盐度扫描法  22
    2.7 微乳液在食品中的应用  22-24
  3 纳米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24-26
    3.1 纳米食品的毒性  24-25
    3.2 纳米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现状  25-26
  4 课题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26-27
    4.1 课题目的及意义  26
    4.2 课题研究内容  26-27
第二章 1,3-甘油二酯微乳液的制备  27-38
  1 引言  27
  2 材料与方法  27-30
    2.1 材料和仪器  27-28
      2.1.1 实验材料  27-28
      2.1.2 实验仪器  28
    2.2 实验方法  28-30
      2.2.1 单一乳化剂的筛选  28
      2.2.2 乳化剂复配  28-29
      2.2.3 助乳化剂的筛选  29
      2.2.4 制备工艺的优化  29-30
  3 结果  30-36
    3.1 单一乳化剂的筛选  30
    3.2 乳化剂复配  30-33
    3.3 助乳化剂的筛选  33-34
    3.4 制备工艺的优化  34-36
    3.5 1,3-甘油二酯微乳液的制备工艺  36
  4 讨论  36-37
  5 本章小结  37-38
第三章 1,3-甘油二酯微乳液的性质研究  38-44
  1 引言  38
  2 材料与方法  38-40
    2.1 材料和仪器  38-39
      2.1.1 实验材料  38
      2.1.2 实验仪器  38-39
    2.2 实验方法  39-40
      2.2.1 类型测定  39
      2.2.2 粒径大小测定  39
      2.2.3 转相温度(PIT)测定  39
      2.2.4 稳定性考察  39-40
  3 结果与讨论  40-43
    3.1 微乳液类型的测定  40
    3.2 微乳液粒径大小测定  40-41
    3.3 转相温度(PIT)的测定  41-42
    3.4 稳定性考察  42-43
      3.4.1 离心稳定性及水稀释范围测定  42
      3.4.2 食品中常见电解质对微乳液的影响  42
      3.4.3 氧化稳定性测定  42-43
  4 本章小结  43-44
第四章 1,3-甘油二酯微乳液的生物利用度评价  44-56
  1 引言  44
  2 材料与方法  44-49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4-46
      2.1.1 实验材料  44-45
      2.1.2 实验仪器  45-46
    2.2 实验动物  46
    2.3 实验设计  46-47
      2.3.1 血清采集  46
      2.3.2 大鼠粪便收集  46-47
    2.4 血清脂肪的提取及脂肪酸分析  47-48
      2.4.1 脂肪提取  47
      2.4.2 酯类的分离  47
      2.4.3 甲酯化  47
      2.4.4 脂肪酸甲酯纯化  47-48
      2.4.5 气相色谱分析  48
    2.5 粪便总脂的提取和脂肪酸测定  48-49
      2.5.1 粪便总脂的提取  48
      2.5.2 粪便含油量的测定  48-49
      2.5.3 粪便脂肪酸测定  49
    2.6 统计分析  49
  3 结果  49-53
    3.1 血清的总脂肪酸含量  49-50
    3.2 进食量与体重测定  50
    3.3 粪便总脂含量测定  50-51
    3.4 粪便脂肪酸分析  51-53
  4 讨论  53-54
  5 本章小结  54-56
第五章 1,3-甘油二酯微乳液的安全性评价  56-67
  1 引言  56
  2 材料与方法  56-58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6
      2.1.1 实验材料  56
      2.1.2 实验仪器  56
    2.2 实验方法  56-57
      2.2.1 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56-57
      2.2.2 大鼠30天喂养实验  57
    2.3 统计分析  57-58
  3 结果  58-65
    3.1 急性毒性试验  58
    3.2 大鼠30天喂养试验  58-65
      3.2.1 一般观察  58
      3.2.2 微乳液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58-60
      3.2.3 微乳液对大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60-61
      3.2.4 微乳液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61-63
      3.2.5 微乳液对大鼠脏体比的影响  63-64
      3.2.6 大鼠组织病理学检查  64-65
  4 讨论  65-66
  5 本章小结  66-67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7-69
  1 总结  67-68
  2 展望  68-69
参考文献  69-77
作者简介  77
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7

相似论文

  1. 自变量分段连续型随机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收敛性及稳定性,O211.63
  2.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3. 开关磁阻发电机供电系统仿真分析,TM31
  4. 多层卫星网络稳定性设计研究,TN927.23
  5. 嵌入式可信计算机系统安全机制的设计与实现,TP309
  6. 分导飞行器多模型自适应控制,TP273.2
  7. 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TP13
  8. 离散非线性系统输入到状态稳定性研究,TP13
  9. 非诺贝特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生物利用度评价,R944
  10. 壳聚糖季铵盐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O634
  11. 氯代甲氧基脂肪酸甲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TQ414.8
  12. 高产色素红曲菌株的选育及所产色素性质的研究,TS202.3
  13. 复杂布尔网络稳定性问题的研究,O157.5
  14. 渗流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分析,TV649
  15. 辣椒碱/环糊精体系的表征及性能研究,TQ450.1
  16. 转基因水稻对肉仔鸡饲用安全性研究,S831.5
  17. 无铅玻璃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1.6
  18. 利用RNA瞬时干扰技术研究甘油二酯激酶基因在水稻响应激发子木聚糖酶和盐处理中的作用,S511
  19. 转基因食品中的伦理问题,B82-05
  20. 气—水可压缩流物质界面的R-M不稳定性研究,O359.1
  21. 鹿血酒的制备、毒理学安全性及稳定性评价,TS262.9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剂学 > 剂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