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再狭窄的介入扩张治疗与肾盂成形术的疗效评价

作 者: 赵林海
导 师: 乔保平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泌尿外科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再狭窄 介入治疗 肾盂成形术
分类号: R69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比较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再狭窄的介入扩张治疗与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再狭窄的病人30例,均经过彩超、静脉肾盂造影等明确诊断。介入扩张治疗组10例,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42.1岁,8例是开放式肾盂成形术后再狭窄,1例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后吻合口狭窄,再行肾下盏输尿管吻合术后仍有吻合口处狭窄,1例为双肾多发结石行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及左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双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及双侧输尿管中段狭窄;再次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23.3岁,均是肾盂成形术后吻合口再狭窄。介入扩张治疗在局部麻醉或全麻下进行,首先经膀胱镜将5F导丝及5FH1导管置入输尿管内,转移至DSA手术室,取仰卧位,拔除5F导丝,沿导管造影见远端通过狭窄段,沿导管置入加强导丝,退出导管,经加强导丝引入10.2F或12F引流管,狭窄严重者沿加强导丝行球囊扩张术,扩开狭窄段再置入引流管,使引流管远端盘曲于肾盂内,下段位于膀胱内。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在全麻下进行,取健侧卧位,腰部垫高,12肋下斜形口,充分暴露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距肾实质1.5cm处环形剪裁肾盂壁,并切除狭窄段输尿管,输尿管断端成形且与肾盂残端最低位呈斜形对应,后用5-0可吸收线间断吻合肾盂输尿管并留置5-6F号双J管,使吻合口呈漏斗状。对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手术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介入扩张治疗组手术时间(66.5±16.5)min、术后住院时间(8.4±2.4)d、术中平均出血量7.5ml明显优于开放肾盂成形组的(188.0±26.1)min、(16.5±3.8)d、252.3ml(p<0.05;p<0.05;p<0.05);但是拔管时间(78.4±14.2)d与开放肾盂成形组(61.5±5.0)d相比较晚(P<0.05)。介入治疗组术后胃肠道平均恢复时间4.8h、术后镇痛药物平均应用量5.0mg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的37.4h、80.Omg,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介入治疗组与开放手术组肾积水改善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66)。介入治疗组血尿1例,膀胱刺激征1例。开放手术组切口愈合不良3例,血尿5例,尿漏4例,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并发术侧下腹钝痛者5例。两组患者术后每3月复查彩超及每6月复查静脉肾盂造影,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介入治疗组4例(40%)治愈,6例(60%)好转;开放手术组5例(25%)治愈,7例(35%)好转,8例(40%)无效。结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再狭窄的部分选择病例介入扩张治疗的手术效果可达到开放手术水平,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胃肠道恢复时间等方面优于开放手术组,但支架管拔除较晚。介入扩张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恢复快、损伤小的治疗方法,对于肾盂成形术后吻合口再狭窄的病人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9
正文部分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再狭窄的介入扩张治疗与肾盂成形术的疗效评价  9-22
  引言  9-12
  结果  12-15
  讨论  15-19
  结论  19-20
  参考文献  20-22
综述部分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疗进展  22-45
  参考文献  41-45
附录部分  45-51
  附录  45-50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50-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ACS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探讨,R541.4
  2. 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宫颈妊娠临床价值的探讨(附12例病例分析),R714.22
  3. 血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R541.4
  4. PCI对AMI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影响的斑点追踪技术评价,R542.22
  5.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疗效研究,R542.22
  6. 不同治疗方法对宁夏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影响及现况分析,R542.22
  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TNF-α与hsCRP的变化及意义,R542.22
  8. 妇科盆腔血管CT三维成像(3D-CTA)的临床意义探讨,R816.91
  9. 认知行为干预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R473.5
  10. 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R542.22
  11. 逐渐再灌注治疗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R542.22
  12. 转运PCI与立即溶栓治疗AMI的Meta分析,R542.22
  13. 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直接、择期及溶栓后)的对比研究,R542.22
  14. 先心病介入治疗患儿父母焦虑与需求的调查研究,R473.72
  15.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10例临床分析,R542.22
  16.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血清醛固酮水平与冠脉病变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542.22
  17. 急性心梗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T水平的变化及意义,R542.22
  18. 应用FloTrac/Vigileo心排量监测仪监测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R542.22
  1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PAPP-A与sCD40L的变化及意义,R542.22
  20.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151例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初步随访,R725.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 >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外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