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蹦床运动员队伍发展变化的特征研究

作 者: 李绪稳
导 师: 雷强
学 校: 西安体育学院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蹦床 运动员 队伍 变化特征
分类号: G83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技体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国家对其重视的程度不断加强。在当今世界上,竞技体育不仅是国家科学技术和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而国家要进步,其先决条件是应培养出大量的体育人才。因此,竞技体育队伍的培养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竞技蹦床是一项集竞技性、艺术性、观赏性与娱乐性为一体的高品位、高层次运动项目,具有“空中芭蕾”的美誉,根据田麦久项群理论的划分,蹦床与体操、跳水、技巧等项目同属于表现难美的技能类项目。而我国的体操、跳水和技巧都属于传统的优势项目,因此蹦床在我国开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巨大的潜能。20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悉尼奥运会后,我国的蹦床运动迅猛发展,竞技水平快速提高,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新的金牌增长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举夺得两枚金牌。虽然蹦床运动在我国有较好的训练基础和发展前景,但由于这项运动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还比较短,通过现有的资料发现涉及蹦床后备人才的文献很少,到目前为止,仅有许铭的《广东省蹦床后备人才现状与发展对策》等几篇文章,多数文章还只是对赛事、动作、比赛规则以及训练的分析与研究。因此,蹦床队伍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蹦床队伍培养的不足与不力,将严重制约着我国蹦床运动水平的发展,本论文将用动态的视角,以1999—2008年的一、二、三线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发、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1999—2008年的一、二、三运动员的数量变化、等级运动员的变化特征、年龄分布、优秀运动员的学历、运动员的地区分布及影响我国蹦床运动员的发展因素及对策等相关资料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探讨这一时期我国蹦床队伍发展变化的特征,从而提出了一些合理性的建议,为我国蹦床运动的发展和强盛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表明我国蹦床运动员基本人数自1999年以来一、二、三线呈阶梯式上升趋势,三线运动员人数上升的幅度最大,一线和二线运动员人数基本相同,一、二、三线所占的比例失衡。2、参与我国蹦床运动训练的青少年儿童日益增多,但是二线运动员人数偏少,三线运动员流失严重,成材率较低。3、我国蹦床运动员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存在技术训练和文化学习的冲突,只注重了技术水平的训练而忽视了对运动员文化素质的培养。4、我国蹦床运动员队伍分布不合理,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域,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和西部地区运动员人数较少,可见经济是制约我国蹦床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针对我国蹦床运动员队伍的现状,提出促进我国蹦床运动员队伍培养的对策及建议:1、扩大蹦床群众基础和人口规模。应加大蹦床运动的宣传和推广,使更多的人了解蹦床运动,改变家长的观念,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来参与蹦床运动,对于扩大蹦床的群众基础,促进蹦床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2、积极推行不同省市之间的蹦床人才交流,疏通“进”、“出”渠道,建立合理梯队,提高区域性人才配置效率,避免出现后继乏人的潜在危机。3、对我国不同省市蹦床运动员不失时机的进行新老交替,建立层层衔接的合理训练体制,逐步完善一、二、三线运动员的人员分布失衡状况。4、要在巩固东部培养基础优势的同时,要注重中、西部蹦床运动员队伍的培养,要打破人才封闭的壁垒,实行人才横向的合理有序的流动。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1 前言  9-12
  1.1 问题的提出  9-10
  1.2 文献综述  10-12
    1.2.1 竞技体育人才队伍的研究  10
    1.2.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  10-11
    1.2.3 蹦床后备人才的研究  11-12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2
  2.1 研究对象  12
  2.2 研究方法  12
    2.2.1 文献资料法  12
    2.2.2 专家访谈法  12
    2.2.3 数理统计法  12
    2.2.4 逻辑分析法  12
    2.2.6 比较分析法  12
3 结果与分析  12-30
  3.1 我国蹦床运动员数量变化特征的分析  12-21
    3.1.1 我国蹦床一线运动员人数变化特征分析  13-14
    3.1.2 我国蹦床二线运动员人数变化特征分析  14-15
    3.1.3 我国蹦床三线运动员人数的变化特征的分析  15-16
    3.1.4 我国蹦床运动员的比较分析  16-18
    3.1.5 我国蹦床等级运动员变化特征的分析  18-19
    3.1.6 我国蹦床优秀运动员年龄分布特征的分析  19-20
    3.1.7 我国蹦床优秀运动员学历变化特征的分析  20-21
  3.2 我国蹦床运动员地域分布变化特征的分析  21-26
    3.2.1 我国蹦床一线运动员队伍地域分布特征的分析  21-22
    3.2.2 我国蹦床二线运动员队伍地域分布特征的分析  22-24
    3.2.3 我国蹦床三线运动员队伍地域分布特征的分析  24
    3.2.4 我国各省蹦床运动员数量变化特征的分析  24-26
  3.3 影响我国蹦床运动员队伍发展的因素  26-27
    3.3.1 从事蹦床运动训练的后备人员不足  26
    3.3.2 我国蹦床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及成材率低  26
    3.3.3 运动员的退役后的出路  26-27
    3.3.4 我国各省经济水平的不均衡发展  27
  3.4 我国蹦床运动员队伍发展对策  27-30
    3.4.1 加大对青少年蹦床运动的宣传  27-28
    3.4.2 与高校联合建立我国蹦床队的发展模式  28
    3.4.3 给予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体育政策的倾向  28
    3.4.4 打破行政区域界线,促进蹦床人才交流  28
    3.4.5 科学训练,努力延长运动员寿命  28-30
4 结论和建议  30-31
  4.1 结论  30
  4.2 建议  30-31
致谢  31-32
参考文献  32-36
附件  36-38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8-39

相似论文

  1.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G715.1
  2. 陕西省女子足球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43
  3. 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开发与收益分配研究,G812.0
  4. 优秀轻量级举重运动员(甲组)中级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选材模型的研究,G884
  5. 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G635.1
  6. 江淮历代小麦主栽品种生产力与氮肥效率的比较研究,S512.1
  7. 中国优秀冰壶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特征研究,G862.6
  8. 哈尔滨市少年儿童游泳运动员技术犯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G861.1
  9. CUBS男子运动员特质自信心与投篮命中率相关研究,G841
  10. 云南省烟草公司营销队伍培训与开发研究,F272.92
  11. 基于自主创新下的合芜蚌人才队伍研究,C964.2
  12.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G641
  13. 中美高等教育规模与教职工队伍比较研究,G649.2
  14. 大连市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297
  15. 我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G615
  16. 太仓市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G625.1
  17. 关于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G641
  18. DP大学辅导员队伍配置问题的案例研究,G641
  19.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G711
  20. 江西省拳击运动现状调查分析与发展研究,G886.1
  21. 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G841-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操运动 > 绷床运动(弹跳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