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比较研究

作 者: 张旋
导 师: 吕国忱
学 校: 江苏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传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关系 社会危机
分类号: X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1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越演愈烈,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召唤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苏醒和绿色运动的蓬勃发展,在这样一个时代环境下,需要一个合理的理论作指导才是当务之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应运而生有着不可置疑的必然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引导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关注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对生态学领域进行形而上的研究,巧妙的将生态学与哲学有效的结合起来,力图找寻造成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以求彻底消灭生态危机。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的认识产生了从科学技术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质的飞跃,使人们在资本主义的太平盛世的情况下不得不对资本主义制度在此反思,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赤裸裸的揭露引导人们走向对社会主义模式的思考。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过程中关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归属曾有着激烈的争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到底和传统马克思主义有着何种渊源,学者们众说纷纭。本文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念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通过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要思想的比较,论证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念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母体,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和世界观进行了继承和创新,而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法兰克福学派对生态学马克思的萌芽和发展功不可没,法兰克福的技术理性批判使得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转而走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批判。尽管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同出一宗,但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在危机理论和解决方案等方面上存在着差别,本文对两者的差别进行分析和探讨,不难发现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了理论背景是造成如此差异的根本原因。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日趋成熟,但是在理论的实现方面还存在着浪漫主义色彩,这些是造成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构想最终无法实现的原因,通过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传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念的比较可以分析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不足之处,通过其前车之鉴并结合正确的方法论加以改正,有助于我们结合中国的当下的国情,形成适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理论,一面打开眼界看世界,一面为我国所用,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绪论  8-13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目的  8-9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综述  9-13
    国外研究现状  9-11
    国内研究现状  11-13
1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  13-19
  1.1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  13-15
    1.1.1 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背景  13-14
    1.1.2 生态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产生  14-15
  1.2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  15-19
    1.2.1 生态危机的理论定义  15-16
    1.2.2 生态危机的原因分析  16-17
    1.2.3 生态危机的解决方案  17-19
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关系  19-37
  2.1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  19-27
    2.1.1 关于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两者关系的争论  19-20
    2.1.2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渊源  20-27
      2.1.2.1 马恩著作中蕴含的生态观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母体  20-24
      2.1.2.2 法兰克福学派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媒介  24-26
      2.1.2.3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现实诉求  26-27
  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差异  27-33
    2.2.1 生态学研究的目的不同  27-29
    2.2.2 社会批判的中心不同  29-30
    2.2.3 实现社会变革的途径不同  30-32
    2.2.4 对社会主义的描绘不同  32-33
  2.3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产生差异的必然性  33-37
    2.3.1 时代背景是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  33-35
    2.3.2 异化论是造成差异的直接原因  35-37
3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比较研究的意义  37-42
  3.1 确认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部分片面性  37-40
    3.1.1 过于夸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37-38
    3.1.2 过于强调了生态危机的社会作用  38
    3.1.3 过于重视了异化消费的政治作用  38-39
    3.1.4 解决方案的浪漫主义色彩  39-40
  3.2 肯定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意义  40-42
    3.2.1 实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新转向  40
    3.2.2 发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视角  40-42
结语  42-43
致谢  43-44
注释  44-46
参考书目  46-48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48

相似论文

  1. 基于BAP的数据压缩、操作与查询处理系统的实现,TP311.13
  2.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3. 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F815.16
  4.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5. 新中国对非洲的文化外交研究,D822
  6. 鬼臼毒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284
  7.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8.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嗜锇颗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烤烟品质的关系,S572
  9.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0. 建设工程事故致因相互影响关系研究,TU714
  11. 烤烟挥发酸、挥发碱含量分布特点及与品质指标的关系,S572
  12. 社会阶层分化视野下的党群关系研究,D252
  13. 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民主化探究,D819
  14.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在国外基础教育办学中的应用研究,G471
  15. 自主课堂构建,G424.21
  16. 初中生自我意识与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关系的研究,G632.0
  17.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研究,G647
  18. 基于契约理论视角的大学与教师的关系,G645.1
  19. 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G712.4
  20. 冻融循环和氯离子侵蚀复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分析,TU528
  21. 毛纺用化学品毒性毒理数据库的建立,TS13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社会与环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