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与绩效研究

作 者: 胡经伟
导 师: 傅新红
学 校: 四川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治理机制 绩效 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川省
分类号: F321.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18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从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实施至今,已经过了两年多。两年多来,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农资供应、农产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各地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有很大差别。在东部发达地区,合作社的治理机制正在日趋完善;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合作社正处于起步阶段,治理机制还没有被充分重视。因此,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合作社治理机制问题,寻找影响这些地方的合作社绩效的关键因素,并建议相关单位在进行合作社指导工作处理好这些因素,对于这些地方合作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合作社治理机制与绩效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指出了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对四川省八市十三县2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的基础上,采用了描述性统计方法、案例分析法、五点量表法等方法描述了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治理机制现状和绩效现状。然后,依据经典合作社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法,选用了股权结构、决策机制、经营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环境影响等六个一级治理机制评价指标和股东持股量等十六个二级治理机制评价指标,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两个一级绩效评价指标、近两年平均产值等六个二级绩效评价指标,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机制与绩效的关系。通过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1)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在当前可促进合作社绩效的提高;(2)降低会员入社限制和适当提高退社限制可提高合作社绩效;(3)为成员提供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服务,可促进合作社绩效的提高;(4)不同成员享有的权利差别越大,合作社绩效越好;(5)竞争者制约了合作社经济绩效的提高;(6)依托组织和主管单位促进合作社提高社会绩效。主要研究结论:①合作社绩效与其治理机制密切相关;②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共同形成影响合作社发展;③合作社治理机制亟待规范。论文从合作社内部建设和政府指导合作社建设两方面提出了完善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的建议:在内部建设方面,着重设计并实施合理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并加强在产业各环节的服务能力建设,使得合作社成长成为具备竞争能力的市场主体。在政府指导合作社方面,应当提高合作社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合作社登记管理和监督管理,从源头上规范合作社,并增强对合作社的指导和支持,不断提高其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3
第1章 导论  13-25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3-14
    1.1.1 研究背景  13
    1.1.2 研究目的  13-14
    1.1.3 研究意义  14
  1.2 相关文献综述  14-22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8
    1.2.2 合作社治理机制绩效研究综述  18-22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2-23
    1.3.1 研究方法  22
    1.3.2 技术路线  22-23
  1.4 数据来源  23-24
  1.5 本文创新点  24-25
第2章 理论基础  25-29
  2.1 经典合作社理论  25-27
    2.1.1 经典合作社原则  25
    2.1.2 早期合作社学派的合作社理论  25-26
    2.1.3 交易费用理论  26-27
  2.2 公司治理理论  27-29
第3章 四川省合作社治理机制与绩效现状  29-52
  3.1 四川省合作社发展概况及整体成效  29-31
    3.1.1 四川省合作社发展概况  29
    3.1.2 四川合作社取得的整体成效  29-31
  3.2 四川省合作社治理机制现状  31-47
    3.2.1 股权结构  31-33
    3.2.2 决策机制  33-35
    3.2.3 经营管理机制  35-40
    3.2.4 利润分配机制  40-42
    3.2.5 内部监督机制  42-44
    3.2.6 合作社外部环境影响  44-47
  3.3 四川省合作社绩效现状  47-52
    3.3.1 合作社绩效指标选择与层级划分标准  47-49
    3.3.2 四川省合作社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现状  49-52
第4章 合作社治理机制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52-62
  4.1 治理机制各指标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  52-53
  4.2 模型选取  53-55
  4.3 指标设计  55-56
    4.3.1 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55
    4.3.2 治理机制变量指标设计  55-56
  4.4 模型结果描述  56-60
    4.4.1 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在当前可促进合作社绩效的提高  58
    4.4.2 降低会员入社限制和适当提高退社限制可提高合作社绩效  58-59
    4.4.3 为成员提供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服务,可促进合作社绩效的提高  59
    4.4.4 不同成员享有的权利差别越大,合作社绩效越好  59-60
    4.4.5 依托组织和主管单位促进合作社提高社会绩效  60
    4.4.6 竞争者制约了合作社经济绩效的提高  60
  4.5 对模型理论假设的总结  60-62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62-66
  5.1 结论  62-63
    5.1.1 合作社绩效与其治理机制密切相关  62
    5.1.2 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共同影响合作社发展  62
    5.1.3 合作社治理机制亟待规范  62-63
  5.2 建议  63-65
    5.2.1 规范内部机制,提高合作社绩效  63-64
    5.2.2 发挥各种外部因素的促进作用,推动合作社的规范发展  64-65
  5.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65-66
参考文献  66-69
致谢  69-70
附录  70-7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5

相似论文

  1. 肇庆供电局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研究,F272.92
  2. 广州市南沙区农村初中班主任胜任力研究,G635.1
  3. 中学教师团队心理授权、组织公民行为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G443
  4. AI学院薪酬体系设计与研究,G647.5
  5. 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基层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研究,D630.3
  6. G银行云南分行营业部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F272.92
  7. 创新资源环境与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F273.1
  8. 医药类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F275
  9.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D630.3
  10. 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研究,G637.2
  11. 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研究,G637
  1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学科团队绩效评价研究,G647
  13. 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F272
  1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精品课程网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G434
  15. 香精香料行业企业并购绩效研究,F271
  16. 延长石油工贸有限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设计,F272.92
  17.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中层绩效管理体系研究,F272.92
  18. 高校科技服务企业绩效考核评价研究,G644
  19.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模型研究,G641
  20. 地方政府城市建设绩效评估研究,D625
  21. 县政府绩效评估模式构建研究,D630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 农业合作形式 > 经济联合体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