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研究

作 者: 郑雁
导 师: 陈秋华
学 校: 福建农林大学
专 业: 旅游管理
关键词: 森林旅游 度假 偏好
分类号: F5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8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森林旅游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情况已跟不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并由此影响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森林旅游正在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形式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等综合形式转变。如何准确把握旅游者在森林旅游这一转变过程中的需求偏好是能否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森林度假旅游产品的基础,对旅游企业的经营决策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目前的旅游理论研究中,关于森林度假旅游偏好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鉴于森林度假旅游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以及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的研究不足这两方面的原因,产生了本文的写作动机。本研究在旅游偏好理论、态度理论和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森林度假旅游偏好形成机制模型,并在福建省九鹏溪景区进行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状况实际调查,利用数量统计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获得相关结论,进而检验森林度假旅游偏好模型的合理性。在研究内容上,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引言,提出论文的研究问题,说明研究背景、意义,明确了全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从森林度假旅游与旅游偏好两方面进行文献综述研究,从而为选题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旅游偏好理论、态度理论和动机理论的相关内容作了阐述。第四章将相关的理论应用到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的研究中来,演绎分析出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的特点、对象、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第五章是本研究的实证研究部分,以福建省九鹏溪度假旅游者为重点研究个案,调查了旅游基本情况、森林度假旅游偏好概况并分析了旅游者个人因素和心理因素对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的影响,从而验证森林度假旅游偏好形成机制的合理性。第六章是结束语部分,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说明了本研究的缺憾之处、创新之处,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在研究方法上,全文总体上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来说,在获取游客数据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验证个人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否对森林度假旅游偏好造成影响时运用了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在研究成果上,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对森林度假旅游偏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初步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森林度假旅游偏好是旅游者对森林度假旅游产品的认知—评价结果;(2)游客对单一森林度假旅游产品的偏好有较为一致的侧重点;(3)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心理因素是森林度假旅游偏好形成的影响因素。

全文目录


摘要  12-13
ABSTRACT  13-15
1 引言  15-21
  1.1 研究背景  15-17
    1.1.1 度假旅游发展的背景  15-16
    1.1.2 森林度假旅游日益兴起的原因  16-17
  1.2 研究意义  17-18
    1.2.1 理论意义  17-18
    1.2.2 现实意义  18
  1.3 研究思路  18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8-19
    1.4.1 研究方法  18-19
    1.4.2 技术路线  19
  1.5 概念界定  19-21
2 相关研究综述  21-25
  2.1 森林度假旅游研究综述  21-23
    2.1.1 关于度假旅游与观光旅游的辨析  21
    2.1.2 森林度假旅游市场研究  21-22
    2.1.3 森林度假旅游产品研究  22
    2.1.4 简要述评  22-23
  2.2 旅游偏好研究综述  23-25
    2.2.1 旅游偏好与旅游决策  23
    2.2.2 旅游偏好的实证研究  23
    2.2.3 旅游偏好的研究方法  23-24
    2.2.4 简要述评  24-25
3 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的理论基础  25-29
  3.1 旅游偏好理论  25-26
    3.1.1 旅游偏好的概念  25
    3.1.2 旅游偏好的影响因素  25-26
  3.2 态度理论  26-27
    3.2.1 态度的概念  26
    3.2.2 态度的构成  26-27
  3.3 旅游动机理论  27-29
    3.3.1 旅游动机的概念  27
    3.3.2 旅游动机的类型  27-29
4 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理论研究  29-38
  4.1 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的构成  29-30
    4.1.1 认知因素  29
    4.1.2 情感因素  29
    4.1.3 意向因素  29-30
  4.2 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的特点  30-32
    4.2.1 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的一般特点  30-31
    4.2.2 森林度假旅游偏好与海滨度假旅游偏好的异同点  31-32
  4.3 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的对象  32-34
    4.3.1 核心利益层次  32-33
    4.3.2 基础产品层次  33
    4.3.3 期望产品层次  33-34
    4.3.4 附加产品与潜在产品层次  34
  4.4 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的影响因素  34-36
    4.4.1 文化因素  34-35
    4.4.2 社会因素  35
    4.4.3 个人因素  35-36
    4.4.4 心理因素  36
  4.5 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的形成机制  36-38
    4.5.1 认知—评价的心理过程  36
    4.5.2 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的反馈作用  36
    4.5.3 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的形成机制模型构建  36-38
5 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的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九鹏溪为例  38-68
  5.1 研究方法  38-43
    5.1.1 研究范围简介  38-39
    5.1.2 研究假设  39
    5.1.3 问卷设计  39-43
    5.1.4 抽样方法  43
  5.2 数据分析与处理  43-67
    5.2.1 调查对象的旅游基本情况  43-46
    5.2.2 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特质分析  46-48
    5.2.3 个人因素对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的影响分析  48-65
    5.2.4 心理因素对森林度假旅游偏好的影响分析  65-67
  5.3 本章小结  67-68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8-71
  6.1 研究结论  68
  6.2 研究创新之处  68-69
  6.3 研究不足之处  69
  6.4 研究展望  69-71
参考文献  71-74
附录  74-75

相似论文

  1. 农村地区高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调查研究,G633.41
  2.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虚拟社区使用偏好的调节作用,B841
  3. 旅游度假地度假氛围研究,F592.7
  4. 基于空间竞争的温泉度假村旅游营销策略研究,F592.7
  5. 商品化权法律保护模式研究,D923
  6. 从化养生谷度假区度假酒店景观设计研究,TU986
  7. 基于WIFI定位技术的动线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TP311.52
  8. 城市消费者家用轿车品牌偏好的研究,F426.471;F224
  9.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对性别偏好的影响研究,C924.21
  10. 公平偏好与有限理性下柔性合同的设计及优化,F224
  11. 基于Wi-Fi无线定位的消费者行为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12. 基于DEA的项目风险评估的模型及方法研究,F272
  13. CAVG模型在汇率风险度量中的应用,F224
  14. 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592
  15. 菌群优化算法的研究及应用,TP301.6
  16. 基于多层QoS本体模型的个性化服务选择机制研究,TP391.1
  17. 温泉度假区景观设计研究,F592.7
  18. 汤岗子温泉度假区旅游产品组合策略研究,F592.7
  19. 新疆补钙食品市场研究及TF公司市场开发策略,F426.82
  20. U公司洗发护发类产品品牌定位研究分析,F426.72
  21. 多元评价态度与自选评价偏好,J60-4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