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家庭教养方式、性别角色意识与高中生异性交往行为的关系研究

作 者: 王芳
导 师: 张晓明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高中生 异性交往 性别角色 家庭教养方式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学会与异性交往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化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它是青少年时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家庭教养方式性别角色意识对高中生异性交往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在湖北省武汉市、宜昌市和恩施市三个地区各一所高中随机抽取600名高中生以问卷形式进行施测,并对其中515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高中生异性交往态度和行为总体来讲是单纯、积极的。性别、生源地等人口学变量在异性交往态度、行为的某些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比女生在异性交往方面更主动,困扰性也比女生高;城市学生的异性交往水平高于农村学生。(2)高中生性别角色类型主要以双性化和未分化为主,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双性化、未分化、女性化和男性化。不同的性别角色类型在高中生异性交往态度和行为的某些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双性化和男性化角色类型是比较理想的性别角色类型。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有利于个体形成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3)高中生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等人口学变量对家庭教养方式的某些维度产生一定影响。(4)高中生性别特质、家庭教养方式、高中生异性交往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弱相关,并且男性特质、母亲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异性交往态度和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预测量分别为10.3%和8.9%。家庭教养方式以性别角色意识为中介影响高中生异性交往态度和行为的假设不成立。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绪论  9-24
  1.1 问题提出  9-11
  1.2 研究意义  11
  1.3 文献综述  11-22
  1.4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2-24
2 研究设计  24-28
  2.1 研究问题  24
  2.2 研究假设  24
  2.3 研究方法  24-28
3 研究结果分析  28-55
  3.1 高中生异性交往态度的特点研究  28-30
  3.2 高中生异性交往行为的特点研究  30-33
  3.3 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研究  33-40
  3.4 高中生性别角色类型的特点研究  40-41
  3.5 高中生异性交往、家庭教养方式及性别角色的关系研究  41-55
4 综合讨论  55-64
  4.1 高中生异性交往的特点  55-58
  4.2 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  58-59
  4.3 高中生性别角色类型的特点  59-60
  4.4 家庭教养方式、性别角色意识与高中生异性交往的关系  60-64
5 结论与建议  64-67
  5.1 基本结论  64
  5.2 对策建议  64-66
  5.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66-67
致谢  67-68
参考文献  68-74
附录 正式调查问卷  74-79

相似论文

  1. 民族旅游地少数民族妇女性别角色变迁研究,F592.7
  2. 广州市高中生生物实验学习兴趣现状及对策研究,G633.91
  3. 农村地区高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调查研究,G633.41
  4. 农村高中生学习动机与阅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G633.41
  5. 英语教与学的环境下高中生多元智能发展的个案研究,G633.41
  6. 不同性别角色中学生的自我构念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7. 高中生身体意象的认知干预研究,B842.1
  8. 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的研究,G633.8
  9. 高中生的教师期望知觉、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B842
  10. 高中古典文学教学与当代高中生人格培养,G633.3
  11. 高中生对反函数的理解水平及其发展规律研究,G633.6
  12. 高中生语文自主性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G633.3
  13. 家庭教养方式与医学生网络成瘾相关研究,G78
  14. 自尊、攻击、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关系的实验研究,G78
  15. 高中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分析,G633.51
  16. 当代青少年学生性别角色期望的研究,G455
  17. 高中生空间想象能力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G633.6
  18. 性别角色认同视角下的女着男装现象,K242
  19. 文化背景知识对高中生英语阅读的影响调查,G633.41
  20. 教育经济视角下农村高中生厌学问题研究,G635.5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