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研究与探析

作 者: 高芳
导 师: 姚建华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法制教育 实效性 途径与方式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99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备高素质、高品质的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重任。因此,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便着手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经历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整个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难以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社会条件的急剧变更,大学生主体意识的逐渐增强,给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详细阐述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具体内涵,对大学生法制教育形成一定的认识。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得出目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不足之处,并着重探析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难以取得显著成效的主要原因,即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的消极影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实际观察等方法,总结出增加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诸多途径与方法。主要以准确定位法制教育、法制课程内容、师资队伍、结合道德教育、教育模式、高校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为切入点,以期找到突破口,提高法制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优化大学生学法用法氛围,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竞争力,加强社会适应能力,为走向国际提供了良好的法律基础,早日实现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1章 引言  9-14
  1.1 选题依据  9-10
  1.2 选题意义  10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0-12
  1.4 论文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12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4
第2章 大学生法制教育概述  14-22
  2.1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涵  14-17
    2.1.1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概念  14-15
    2.1.2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目标  15-17
  2.2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发展历程  17-20
    2.2.1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萌芽阶段  17
    2.2.2 大学生法制教育正式启动阶段  17-18
    2.2.3 大学生法制教育发展阶段  18-19
    2.2.4 大学生法制教育逐步成熟阶段  19-20
  2.3 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意义  20-22
第3章 目前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2-29
  3.1 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分析  22-25
    3.1.1 对法律的关注度不高,学习法律的积极性较差  22-23
    3.1.2 对法律的信任不足,法律意识淡薄  23-24
    3.1.3 法律知识掌握程度有待提高  24
    3.1.4 大学生法制观念的知行不统一  24-25
  3.2 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5-29
    3.2.1 师资队伍整体法律素质不高  25
    3.2.2 大学生对法制教育的热情与兴趣不高  25-26
    3.2.3 课程内容广但深度有限,与大学生的实际关联性不强  26-27
    3.2.4 教学方式只注重灌输课本知识  27
    3.2.5 高校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27-29
第4章 目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29-39
  4.1 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  29-34
    4.1.1 传统"无讼"观念影响树立法律信仰  29-32
    4.1.2 重德轻法的传统影响确立法律权威地位  32-34
  4.2 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  34-37
  4.3 家庭法制教育滞后  37-39
第5章 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主要途径与方式  39-56
  5.1 提高认识,赋予法制教育应有的独立地位  39-40
  5.2 端正教学态度,优化师资队伍  40-42
    5.2.1 端正法制教师教学态度  40-41
    5.2.2 优化法制师资队伍  41-42
  5.3 完善高校管理机制,实现校园法制化管理  42-45
    5.3.1 以人为本,树立依法治校观念  42-43
    5.3.2 修改与完善规章制度,实行校园法制化管理  43-44
    5.3.3 高校应当建立正当合理的管理程序,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44-45
  5.4 结合道德教育,提高法制教育实效性  45-46
  5.5 完善课程体系内容,提高针对性与实践性  46-50
    5.5.1 适当精简课程内容,提高针对性  46-47
    5.5.2 提高课程内容的关联性,加强实践性  47-50
  5.6 创新教育模式,增强法制教育实效性  50-51
    5.6.1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50-51
    5.6.2 制定新型法制教育评估标准  51
  5.7 举办丰富的法制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51-52
  5.8 重视家庭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法制教育家庭环境  52-54
    5.8.1 充分认识大学生的"独"特性  52-53
    5.8.2 重视家庭教育,营造法制家庭环境  53-54
  5.9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创建良好的大学生法制教育社会环境  54-56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56-57
  6.1 结论  56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56-57
致谢  57-58
参考文献  58-61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1

相似论文

  1.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3. 普通中等师范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G651
  4.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5.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6.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7.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8. 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德育课程实效性研究,G641
  9.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11.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12.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13.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14.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5.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6.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17.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18. 大学生成人依恋、完美主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19. 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G641
  20.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21. 英国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研究,G649.56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