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阿魏酸、当归多糖对神经干细胞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 者: 李燕
导 师: 郭勇
学 校: 泸州医学院
专 业: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细胞培养 缺氧 阿魏酸 当归多糖
分类号: R28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讨阿魏酸(ferulic acid,FA)、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ASP)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NSCs培养、鉴定及分化。①NSCs培养及鉴定:取生后24h内SD大鼠,75%酒精消毒,无菌条件下取出脑组织,眼科剪充分剪碎,反复吹打,200目不锈钢滤网过滤后离心两次,无血清培养基重悬接种,每隔2-3d半量换液,6d左右分离传代一次。倒置显微镜下观察NSCs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免疫细胞化学方法(SABC法)检测巢蛋白(Nestin)。②体外NSCs的分化:血清培养基诱导分化6天后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SABC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ous acidic protein, GFAP)。(2)缺氧损伤模型的建立:将培养第3代的NSCs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氧4、8、12、16和20h组。缺氧组放入三气培养箱中,对照组则置于常氧培养箱中培养。CCK-8比色法检测缺氧后各组NSCs的活性变化,以确定缺氧时间。(3)实验分组:将培养第3代的NSCs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加药组(FA组和ASP组),加药组分为高浓度(500mg/L)、中浓度(50mg/L)和低浓度(5mg/L)组。缺氧组和加药组缺氧处理8h,对照组则在常氧培养箱中培养。收集各组细胞检测下列指标:①NSCs形态学的变化;②CCK-8检测NSCs活性变化:③血清培养基诱导各组NSCs分化,SABC法检测神经元标志物NSE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4)图像分析:对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爬片采用Ax07TRF-A显微成像系统在200倍下观察,每张爬片随机取5个视野照相并计数阳性细胞数。(5)数据统计分析: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包处理数据。所有参数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经单因素方差分析(ANO-WAY),行配对t检验。结果:(1)NSCs的体外增殖。原代培养第1天可见分离的细胞呈圆形,折光性强。原代培养3d,可见近球形的细胞团,结构松散,大小不均,周围有细胞呈碎渣样死亡,5-6d可见细胞连接紧密,呈球形增大,折光性好,细胞周围碎片随换液逐渐减少。传代后神经球增殖速度较原代加快,球体较均匀,背景干净,NSCs特异性标志物Nestin染色呈阳性。将细胞传代培养至第3代,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和细胞增殖活性均较佳。(2)体外NSCs的分化:血清培养基诱导分化6天后,可见NSE染色阳性的神经元,胞体呈钝型或多角形改变,有一个或两个突起。GFAP染色阳性的星型胶质细胞,胞体呈星型,胞体较大,突起粗短、较多分支。(3)缺氧损伤时间的确定:NSCs在95%N2、5%C02的培养箱中缺氧不同时间后,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显示缺氧8h或更长时间,光密度值(optical density,O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程度与缺氧的时间呈正相关。(4)FA和ASP对NSCs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①细胞形态学观察:对照组NSCs形态正常,生长良好。缺氧组神经球数量减少,球体松散,折光性减弱,形状不规则,严重时呈絮状改变。加药组与缺氧组比较,除ASP低浓度组外,细胞损伤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且与加药浓度成反比;其次,FA较同等浓度ASP对NSCs保护作用更强。②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缺氧组较对照组NSCs活力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除ASP低浓度组外,其它FA组和ASP组均能明显提高细胞的活力,且与药物浓度呈正比量效关系。③FA、ASP对NSCs分化的影响:三种不同剂量的FA、ASP干预后,细胞表达NSE、GFAP的阳性细胞数量,除ASP低浓度组与缺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它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并且FA、ASP浓度越大,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数越多。结论:(1)在95%N2、5%CO2条件下缺氧8h可以建立NSCs缺氧模型,为深入研究缺氧对NSCs损伤提供实验支持;(2)FA和ASP作为当归有效成分,能对缺氧损伤的NSCs发挥保护作用,在一定浓度内呈正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内源性NSCs增殖发挥其损伤保护作用,这为临床应用当归预防和治疗缺氧损伤性疾病提供重要实验依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英文摘要  6-10
前言  10-13
材料和方法  13-20
实验结果  20-28
讨论  28-35
结论  35-36
参考文献  36-39
英文缩写单词  39-40
致谢  40-41
神经干细胞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综述  41-51

相似论文

  1. 八珍汤中主要化学成分在体肠吸收机制研究,R285
  2. 异丙威影响神经发育主要细胞的迁移分化及突起生长的体外研究,R329
  3. HIF-1α在犬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心肌胰岛素抵抗中的表达及意义,R654.1
  4.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样(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鉴定,R622
  5. 大鼠颅内外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R743.3
  6. SHH-N信号通路及其靶基因N-myc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R329
  7.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搅拌培养和保存的初步研究,R329
  8. 大鼠脑积水侧脑室周围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R742.7
  9. 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区SDF-1/CXCR4轴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R542.22
  10. 缺氧后处理影响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机制的研究,R563.8
  11. 普萘洛尔对体外培养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VEGF、MMP-2的影响及意义,R739.5
  12. HIF-1α、HIF-3α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7.11
  13. 胰岛素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α信号途径增强胰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R735.9
  14. 当归多糖抑制IDA大鼠hepcidin表达的研究及当归多糖铁口服液的研制,R285.5
  15. APIC在大鼠体内两种不同吸收途径及其肠溶固体分散体的研究,R965
  16. 二氧化钛中空球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TB43
  17. 慢性间歇性缺氧对人肝癌细胞HIF-1α、TNF-α、IL-6表达的影响,R735.7
  18. VEGF转染NSCs治疗新生脑瘫大鼠的实验研究,R742.3
  19. DES及INSL3对体外培养小鼠睾丸引带细胞中LGR8转录和表达的影响,R726.9
  20. 胰岛素样因子3对培养小鼠睾丸引带细胞的影响,R726.9
  21. 慢性间歇性缺氧对海马区相关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R5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中药实验药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