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雷公藤角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 者: 谢婉凤
导 师: 郭文硕;冯丽贞
学 校: 福建农林大学
专 业: 森林保护学
关键词: 雷公藤 角斑病 福木假尾孢 生物学特性 化学防治
分类号: S435.6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角斑病是严重影响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生产的一种主要病害,尤其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发病更重。病菌侵染后雷公藤植株大量叶片提前脱落,出现弱株或死株,使得根、叶产量下降。本研究通过分离雷公藤角斑病菌,根据病菌形态特征及致病性试验,参照刘锡琎和郭英兰分类方法,鉴定所分离菌为福木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elaeodendri)。进一步扩增此病菌的基因间隔序列(internal transcribed sequence, ITS),测序后于基因数据库(NCBI)中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未发现数据库中有福木假尾孢菌ITS序列的报道,但试验菌株与紫丁香中分离的未定种名的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sp.)序列相似性为100%,可初步认为二者是同一种菌;在此基础上,从基因数据库中选取19个相似性高的菌株的ITS序列与试验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试验菌株仅与紫丁香中分离的假尾孢菌聚为一类,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结果佐证了形态分类学的结论。对福木假尾孢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菌丝日生长速率几乎相同,培养20 d后菌落开始老化。菌丝生长适温为27℃~29℃,最适培养基为胡萝卜,pH值为4.5~9均适合,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没影响;供试培养基中燕麦培养基产孢最多,31℃利于产孢,最适产孢pH值为6,暗条件适合产孢;分生孢子在3h开始萌发,芽管平均长度为6.6μm,7 h萌发率在90%以上,芽管平均长度为32.5μm。孢子可在其任意位置最先萌发,两端细胞最先萌发的概率为82%左右。孢子萌发可产生1~7个芽管,且萌发时隔膜处会向内缢缩。最适萌发温度为29℃~31℃。最适pH值为3,雷公藤汁液及暗培养条件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同时萌发需要一定的湿度。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雷公藤叶上表皮无气孔,下表皮气孔密度为214.55个·mm-2 ,人工培养菌落在2 d后可产孢,孢子接种雷公藤叶片24 h时萌发的芽管通过气孔直接侵入。用8种真菌杀菌剂防治雷公藤角斑病,室内孢子毒力试验表明:浓度70 mg·L-1嘧霉胺及100 mg·L-1的异菌脲、甲基硫菌灵、三唑酮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小于10%。孢子萌发抑制效果以75%百菌清WP最好,EC50=0.49 mg·L-1,EC= 0.78 mg·L-1,其次是25%腐霉利WP,80%代森锰锌WP。以75%百菌清WP及25%腐霉利WP作野外病苗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腐霉利WP500倍的防治效果较好。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1 前言  9-14
  1.1 雷公藤  9
  1.2 雷公藤病害  9-10
  1.3 假尾孢菌分类的研究历史  10
  1.4 假尾孢菌的研究现状  10-12
  1.5 福木假尾孢  12
  1.6 分子鉴定在真菌分类中的应用  12-13
  1.7 雷公藤角斑病的防治  13-14
  1.8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  14
2 材料与方法  14-24
  2.1 材料  14-16
  2.2 方法  16-24
    2.2.1 病原菌分离  16
    2.2.2 病原菌形态鉴定与培养特征  16-17
    2.2.3 病原菌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学研究  17-21
    2.2.4 分离菌致病性测定  21
    2.2.5 菌丝生长速率及影响因素  21
    2.2.6 产孢条件研究及影响因素  21-22
    2.2.7 分生孢子萌发规律及特点  22-23
    2.2.8 雷公藤角斑病显微研究  23
    2.2.9 雷公藤角斑病防治剂筛选  23-24
3 结果与分析  24-47
  3.1 病原菌分离  24-25
  3.2 病原菌显微观察与培养特征  25-26
  3.3 病原菌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学研究  26-36
  3.4 致病性测定结果  36
  3.5 菌丝生长速率及影响因素  36-39
  3.6 产孢条件研究及影响因素  39-41
  3.7 分生孢子萌发规律及特点  41-43
  3.8 雷公藤角斑病菌显微研究  43-46
  3.9 雷公藤角斑病防治剂筛选  46-47
4 讨论  47-49
5 结论  49-50
6 不足之处  50-52
参考文献  52-57
附图  57-60
致谢  60

相似论文

  1.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痹玉康Ⅰ号”方治疗中晚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2. 基于质谱的雷公藤甲素肝脏毒性代谢组学研究,R285
  3. 河南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4. 苏丹草叶斑病原平脐蠕孢菌的研究,S435.4
  5. 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冷冻保存及基因转染研究,S827
  6. 豆柄瘤蚜茧蜂田间动态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S476.3
  7.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分布、鉴定及其化学防治研究,S435.121
  8. 白蜡吉丁啮小蜂生物学及耐寒性研究,S476.3
  9. 动情周期不同阶段序贯穴位埋线对肾虚型卵巢早衰小鼠E2和P的影响,R245
  10. 碳化二亚胺交联的脱细胞版纳近交系微型猪肌腱生物学特性研究,R687.2
  11. 昆明山海棠有效成分提取方法优化和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R284.1
  12. 西宁地区硅酸盐细菌生物学特性及促生效应的研究,S144
  13. 高山被孢霉产生花生四烯酸的研究,TQ921
  14. 菊花花色嵌合体生物学特性及形成机理的研究,S682.11
  15. 江浙地区八角科植物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685.99
  16. 雷公藤甲素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Thl7/Treg的调节作用,R285.5
  17. 人黑色素瘤中TrkB的表达以及雷公藤内酯醇对其表达的影响,R739.5
  18. 哈尔滨市光肩星天牛发生危害调查研究,S763.3
  19. 山核桃合子胚发育、体胚再生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S664.1
  20. 植病生防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的研究,S476
  21. 侵染烟草的链格孢、葡萄孢及齐整小核菌的病原学,S435.7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经济作物病虫害 > 药用作物病虫害 > 木本作物病虫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