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119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其外周血中髓系衍生抑制细胞(MDSC)的检测

作 者: 戴艳
导 师: 刘冬先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皮肤病与性病学
关键词: 梅毒 血清固定 细胞免疫 髓系衍生抑制细胞(MDSC)
分类号: R75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梅毒血清固定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其可能相关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中MDSC的检测,试图探讨MDSC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细胞免疫中的作用,为制定梅毒血清固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对我院皮肤性病科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19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2.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中CD11b+CD33+ HLA-DR- MDSC的比例,同时分析MDSC比例与患者血清固定病程长短及血清固定RPR滴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发病特征:梅毒血清固定主要发生在性行为活跃的青壮年,男女比例约为1:2.5,自由职业者、工人、个体户占68.07%,高中及初中的文化水平者占64.7%,49.58%的患者合并感染其他性病。2.梅毒类型及RPR初始滴度:显性梅毒25例(21.01%),潜伏梅毒94例(78.99%)。RPR初始滴度:19例(15.97%)1:64;41例(34.45%)1:32;28例(23.53%)1:16;18例(15.13%)1:8;8例(6.72%)1:4;5例(4.20%)1:2。3.梅毒血清固定形成时间:显性梅毒血清固定形成时间:17例(68.00%)在半年以内;4例(16.00%)在半年至一年内;4例(16.00%)在一年以上。潜伏梅毒血清固定形成时间:46例(48.94%)在半年以内;26例(约27.66%)在半年至一年内;22例(约23.40%)在一年以上。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脑脊液检测:24例患者进行了脑脊液检测,14例TPPA(-)RPR(-);10例TPPA(+)RPR(-)。1例白蛋白量升高,2例乳酸脱氢酶升高,脑脊液颜色、压力、白细胞数均正常。24例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5.血清固定合并妊娠: 23例梅毒血清固定妊娠妇女经大剂量水剂青霉素规则抗梅治疗后,RPR滴度无增高,未发生梅毒疹,且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妊娠结局:足月分娩率为95.65%,早产儿发生率仅为4.35%;胎儿出生时体重均在正常范围,发育均未见异常; TPPA(+)RPR(+)者3例(13.04%),TPPA(+)RPR(-)19例(82.61%),TPPA(-)RPR(-)1例(4.35%);无早期先天显性梅毒儿。随访:RPR均于出生后6个月转为阴性,TPPA均于出生后9个月转为阴性;随访2~3年,体格发育与智力发育无异常。6.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60例非妊娠及哺乳期患者检测了T淋巴细胞亚群,32例(53.33%)正常, 28例(46.67%)异常,其中26例(43.33%)CD4+ T细胞降低,21例(35.00%)CD8+ T细胞升高,23例(38.33%)CD4+/CD8+比值降低。7.MDSC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MDSC比例分别是13.00%±9.22%、6.20%±3.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潜伏梅毒患者较显性梅毒患者可能更易发生血清固定。2.梅毒血清固定可能与无症状神经梅毒有关。3.梅毒血清固定合并妊娠妇女使用大剂量水剂青霉素治疗安全、有效,且能控制先天梅毒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4.CD4+/CD8+比值降低可能与梅毒血清固定的形成有关。5.外周血中的MDSC明显升高,可能是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的原因之一。

全文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5-7
中文摘要  7-9
英文摘要  9-12
前言  12-15
第一部分 119 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临床分析  15-24
  1.临床资料  15
  2.研究方法  15-16
  3.结果与分析  16-24
第二部分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中MDSC 的检测  24-28
  1 实验材料  24-25
  2 实验方法  25-26
  3 结果  26-28
讨论  28-32
结论  32-33
参考文献  33-36
综述  36-50
  参考文献  45-50
致谢  50-51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51

相似论文

  1. 数字电路内建自测试方法的研究,TN79
  2. 年轻男男性行为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R512.91
  3. 人参皂苷Rg1对优化培养的人脐血MSCs增殖、分泌功能与ERK、p38信号分子的影响,R285.5
  4. T细胞免疫及相关心理社会因素与儿童抽动障碍关系的研究,R749.94
  5. EpCAMhigh/CD44+标记的大肠癌干细胞与β-caten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5.34
  6. cathepsinB在剥脱综合征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与相关性研究,R776.1
  7. 自体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恶性实体瘤的临床研究,R730.5
  8. 楚雄市CSW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193
  9. CD8~+T细胞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735.2
  10. 印楝素对黄粉虫生长发育与免疫功能的影响,S482.3
  11. IKK2dn转染受者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产生的CD4~+CD25~-T细胞致耐受作用的实验研究,R392
  12. 以痴呆为突出表现的神经梅毒:系统分析,R759.1
  13. NSCLC患者外周血Tc17细胞的检测与临床意义,R734.2
  14. KIR基因分型在同胞HLA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意义,R457.7
  15. IKK2dn转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产生的CD4~+CD25~-T细胞的筛选及功能鉴定,R392
  1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及细胞免疫在儿童喘息性疾病的表达,R725.6
  17. 再生家蚕丝素蛋白激发的T细胞应答,R392.1
  18.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在骨髓衰竭性疾病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实验研究,R551.3
  19. NF-κB、TNF-α、IL-8及细胞免疫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表达,R725.6
  20. 上海市临床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测质量的评估,R759.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性病学 > 梅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