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与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研究

作 者: 谢冬玲
导 师: 黄理稳
学 校: 华南理工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 阶层结构 变化 执政能力 提升
分类号: D6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迁,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科技革命的推动,催化了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我国由“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阶层结构逐渐变化形成了一个多元的社会阶层结构。对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研究,分析阶层结构变化的原因、特点及发展趋势,是当今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把阶层结构的变化与党的执政能力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研究的论文却不多见。本文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与党的执政能力提升”为题目,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为切入点,通过比较中西方社会分层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阶层结构与党的执政能力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分析,站在阶层结构变化的角度来重点研究党执政能力提升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并结合当今阶层收入差距扩大、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等热点问题,深入分析了各阶层利益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及阶层之间出现的矛盾和冲突,提出提升党执政能力的针对性对策将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创新之处。通过对本论文的研究撰写,有利于正确判断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科学判断我国国情,并可以清楚地了解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还处在一个雏形阶段,与现代化的阶层结构的理想形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些不公正、不合理的旧有规制仍在阻碍着社会流通渠道的畅通。这有利于执政党制定恰如其分的、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调动社会各阶层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绪论  11-20
  1.1 研究背景  11
  1.2 研究意义  11-12
    1.2.1 理论意义  11-12
    1.2.2 实践意义  1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8
    1.3.1 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研究  12-16
    1.3.2 关于社会阶层分化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研究  16-17
    1.3.3 关于社会阶层分化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  17-18
  1.4 研究内容  18-19
  1.5 研究方法  19
  1.6 本章小结  19-20
第二章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分析  20-27
  2.1 阶层结构的相关概念  20-22
    2.1.1 阶级  20-21
    2.1.2 阶层  21-22
    2.1.3 阶层结构  22
  2.2 由阶级分析转入阶层分析的原因探讨  22-23
    2.2.1 中国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变  22-23
    2.2.2 维护社会和谐的需要  23
  2.3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  23-26
    2.3.1 党的执政能力对社会阶层结构的影响  23-25
    2.3.2 社会阶层结构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影响  25-26
  2.4 本章小结  26-27
第三章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27-37
  3.1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历史过程  27-30
    3.1.1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  27
    3.1.2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27-30
  3.2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原因  30-33
    3.2.1 经济体制的改革  30-32
    3.2.2 政治体制的变革  32-33
  3.3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  33-36
    3.3.1 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加快  33-34
    3.3.2 阶层分化具有不平衡性  34
    3.3.3 阶层矛盾增加  34-36
  3.4 本章小结  36-37
第四章 阶层结构变化下党的执政能力面临的挑战  37-42
  4.1 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受到挑战  37-38
  4.2 执政党的社会利益整合功能受到挑战  38-39
    4.2.1 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相背离  38
    4.2.2 利益需求多样化  38-39
  4.3 执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受到挑战  39
  4.4 执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受到挑战  39-41
    4.4.1 基层组织建设“盲点”多  39-40
    4.4.2 对基层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缺乏经验  40-41
  4.5 本章小结  41-42
第五章 新的阶层结构条件下提升党执政能力的对策  42-52
  5.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42-43
  5.2 妥善处理各阶层的利益矛盾  43-46
    5.2.1 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3
    5.2.2 坚决扭转各阶层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43-44
    5.2.3 重点关注弱势群体  44-46
  5.3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46-48
    5.3.1 始终保持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  46-47
    5.3.2 吸收各阶层的优秀分子入党  47-48
  5.4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48-51
    5.4.1 坚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48-49
    5.4.2 进一步推进党的组织建设  49-50
    5.4.3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50-51
    5.4.4 扎实推进党的制度建设  51
  5.5 本章小结  51-52
结论  52-53
参考文献  53-5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6-57
致谢  57

相似论文

  1. 城市湖泊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及其与水文水质关系,X524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R542.22
  3.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4. 烤烟成熟和调制期间颜色参数变化及烤前晾制对其质量的影响,S572
  5.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6. 近五年世界优秀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打法的动态研究,G842
  7. 添加乳酸菌和米糠对水稻秸青贮品质动态变化的影响,S816.53
  8. 江淮地区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与稻麦生产潜力的演变特征,S162
  9. 英语语音意识,句法意识与工作记忆对英语阅读理解之预测力的动态变化,G633.41
  10. 基于同化能力杂种优势早期评价的桃光合特性研究,S662.1
  1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培养路径,B844.2
  12. 论环境艺术系统中的城市家具设计,TS664.01
  13. 儿童癫痫症状与MRI变化的相关分析,R742.1
  14. 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实施2010版GMP的策略研究,F203
  15.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氮素矿化与微生物作用机理研究,S812
  16. 基于TM/ETM+数据的水体有机污染空间格局变化分析,X52
  17. 低碳经济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F205
  18. 矿山竖井提升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TD53
  19. 女装设计中棉布肌理变化的运用研究,TS941.2
  20. 基于3S技术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X826
  21. 国际碳排放贸易兴起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X19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 > 阶级、阶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