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代转型期社会阶层结构的定型化与媒介生态的演变研究

作 者: 熊艳红
导 师: 李惠民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新闻学
关键词: 当代转型期 社会阶层结构 社会阶层结构定型化 媒介生态 媒介生存环境生态 媒介意义环境生态 媒介内环境生态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3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对生活的全面深入与渗透,大众媒介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不可分,而媒介与社会的互动研究也日益提上日程。这种互动研究就是生态的视角。就处于当代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社会阶层结构的初步定型成为一大划时代性的变化。媒介与社会互动的集中表现就是社会阶层结构的初步定型过程中媒介生态的演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结合社会学现有的权威实证研究,阐述了当代转型期社会阶层结构定型化的三个阶段——“二个阶级一个阶层”传统结构及延续阶段、社会阶层分化形成阶段、社会阶层初步定型阶段,媒介生存环境生态—媒介内环境生态—媒介意义环境生态三者的互动演变。从政治年代的党报一体化到改革初期的大众化再到当今初露端倪的精英化,大众媒介已经从凌驾于生活的政治宣传者逐步演变为介入生活的社会守望者乃至今天按其所需塑造生活的利益追逐者。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变迁使得媒介生存环境生态、内环境生态和意义环境生态都发生了极大的变迁,而这种变迁又同时促进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初步定型化。

全文目录


绪章  9-26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研究意义  9-13
    一、理论铺垫:社会与媒介的互动研究亟需重视  9-10
    二、现实动因:媒介生态的演变成为转型期媒介与社会互动的集中表现  10
    三、研究空间: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偏差  10-11
    四、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11-13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回顾  13-24
    一、关于媒介生态研究的文献综述  13-22
      (一) 媒介生态理论的传播理论渊源——传播模式论中的媒介生态观  13-17
      (二) 国外媒介生态学的研究起源与进展  17-19
      (三) 国内大陆及台湾地区关于媒介生态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19-22
    二、关于社会阶层结构研究应用于媒介生态研究的文献综述  22-24
      (一) 国内关于转型期社会阶层结构的研究现状  22
      (二) 国内关于社会阶层结构研究应用于媒介生态研究的现状  22-23
      (三) 国外关于该主题的研究状况  23-24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24-26
第一章 核心概念的厘清与界定——理论建构的逻辑始点  26-45
  第一节 媒介生态与媒介生态演变  26-33
    一、“生态”的意义  26-27
    二、“媒介生态”的厘清与界定  27-33
      (一) 国外学者对“媒介生态”的界定  27-29
      (二) 台湾学者对“媒介生态”的界定  29-30
      (三) 大陆学者对“媒介生态”的界定  30-31
      (四) 本研究对“媒介生态”的界定  31-33
  第二节 社会转型、阶级、阶层与社会阶层结构  33-39
    一、关于“社会转型”的多种界定与“当代转型期”的界定  33-34
    二、阶级、阶层与社会阶层结构  34-39
      (一) 阶级  34-35
      (二) 阶层  35-36
      (三) 阶级与阶层的关系  36-37
      (四) 社会阶层结构  37-39
  第三节 社会阶层结构的定型及定型化  39-45
    一、社会阶层结构定型的内涵  39
    二、社会阶层结构的定型化  39-40
    三、社会阶层结构定型化的动力与机制——工业化与城市化  40-41
    四、社会阶层结构定型化的根本动力:社会流动  41-42
    五、社会阶层结构定型化的影响——社会不平等开始凸显  42-45
第二章 “二个阶级一个阶层”传统结构及其延续阶段:党报一体化—政治宣传者  45-57
  第一节 政治分层与党报一体化  46-50
    一、再分配体制与党报一体化的单一结构  46-47
    二、官本位制与受众分布的阶层单一格局  47-50
  第二节 单位制与内部报纸的兴起  50-53
    一、单位制:单位身份依附  50
    二、内部报纸的兴起与调整  50-53
  第三节 媒介意义环境生态:教化与宣传——凌驾于生活  53-57
    一、单一功能与文件传达式的传播语言  53
    二、典型报道  53-55
    三、政治代言人:凌驾于生活  55-57
第三章 社会阶层分化形成阶段:媒介大众化—社会守望者  57-69
  第一节 信息需求的多样化与媒介信息传播功能的回归  57-62
    一、决策多元与信息需求多样  57-59
    二、媒介信息化浪潮  59-60
    三、媒介报道方式变迁  60-62
  第二节 利益结构调整与媒介社会守望者功能的确立  62-65
    一、权力缺失有效监督与利益结构畸形化  62
    二、信息传播模式的变迁  62-63
    三、媒介舆论监督的应运而生  63-65
  第三节 媒介意义环境生态:服务与监测——介入生活  65-69
    一、媒介大众化:服务生活  65-67
    二、舆论监督:监测社会  67-69
第四章 社会阶层结构的初步定型阶段:媒介精英化——利益追逐者  69-87
  第一节 社会分层与媒介的阶层代言  69-72
    一、信息需求多样化-市场细分  69-70
    二、利益需求多元化-阶层代言  70-72
  第二节 中间阶层的初长成与中间阶层媒介的繁华之旅  72-79
    一、中间阶层的初长成  72-74
    二、中间阶层媒介诞生的主客观需要  74-79
  第三节 媒介意义环境生态:代言——塑造生活  79-87
    一、“阶层代言”与“社会公器”的搏弈  79-80
    二、媒介的阶层依附与话语失衡  80-83
    三、中间阶层媒介的“消费代言”偏向与话语失衡  83-87
结语  87-88
参考文献  88-92

相似论文

  1. 媒介在乡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D422.7
  2. “人肉搜索”研究,G206
  3. 再现一种社会流动,D663
  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媒介生态系统研究,G219.29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及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研究,D663
  6.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公民政治参与,D663
  7.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中国共产党利益表达,D25
  8.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社会稳定问题研究,D663
  9.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嬗变与政治稳定,D663
  10. 区域传媒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研究,G206-F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D663.2
  12. 生态学视野下的新闻舆论监督研究,G219.2
  13. 社会阶层分化与执政党社会整合,D663
  14. 如何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D25
  15. 媒介生态学视野下的国内农民报研究,G216.3
  16. 中国中产阶层研究,D663
  17. 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变迁,F842.6
  18. 中小企业发展及其对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影响的分析,F276.3
  19. 新生国家政权建设与城市社会层级结构变动,D622
  20. 转型期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剖析,G229.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