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呼吸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 者: 魏玮
导 师: 薛玉良
学 校: 天津医科大学
专 业: 麻醉学
关键词: 乌司他丁 体外循环 呼吸功能 凝血功能 氧合指数 呼吸指数
分类号: R6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1)观察分析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患者呼吸功能受损情况,研究在体外循环(CPB)过程中应用乌司他丁后呼吸功能受损程度的变化,评估其在CABG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2)观察CPB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评价在CPB中预充乌司他丁对患者凝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择期进行CABG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CPB中预充乌司他丁1.5万IU/kg,B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不同时点:桡动脉穿刺后(T1)、关胸即刻(T2)、术后6h(T3)、术后12h(T4)和术后24h(T5)取动脉血2ml测定PaO2、PaCO2和Lac值,并利用公式计算氧合指数(OI)和呼吸指数(RI),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观察各指标的变化趋势。记录围手术期一般血流动力学指标、液体出入量、术后带管时间等其他相关临床指标,对比乌司他丁预充对相应指标的影响。所有患者分别于桡动脉穿刺后(T1)和关胸即刻(T2)取血检测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以及血小板(PLT)计数。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其中T2时点取血要求为ACT值在150以下。并于两时点分别采血0.4ml进行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检测,测定血样开始检测到初始血凝块所需的时间(gbACT)、凝血速率(CR)、血小板功能(PF)、曲线到达高峰时间(TP)、最大凝血标记值(MCS)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基础情况、围术期一般血流动力学和液体出入量等数据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24h内不同时点的OI值、RI值和Lac值均与基础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在T2、T3、T4和T5时点的OI值明显高于B组、RI值则显著低于B组(P<0.05), Lac值A组在T2、T3时点明显低于B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T2时点的普通凝血功能PT、INR、APTT、TT和Sonoclot指标gbACT、TP均明显高于T1时点基础值(P<0.05),普通凝血指标Fbg、血小板计数和Sonoclot指标CR、PF、MCS的检测值均显著低于T1时点基础值(P<0.05)。在T2时点,A组Fbg、CR、PF、和MCS的检测值均明显高于B组,A组gbACT、TP与B组相比,其检测值显著低于B组相应指标,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2时点普通凝血功能的其他指标A组与B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CPB中预充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氧合功能与呼吸功能,减轻CPB造成的肺损伤,促进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对肺保护具有肯定的作用。且对平衡术后乳酸代谢有一定作用。CPB对CABG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影响显著,主要表现为Fbg降低、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下降。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检查与常规凝血指标相比,其敏感性高、准确性强、结果回报及时。本观察结果表明,在CPB中加入乌司他丁可以减轻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影响程度,对凝血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0
缩略语/符号说明  10-11
前言  11-13
  研究现状、成果  11-12
  研究目的、方法  12-13
一、乌司他丁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呼吸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13-26
  1.1 对象和方法  13-15
    1.1.1 研究对象  13
    1.1.2 试剂和仪器  13-14
    1.1.3 试验方法  14
    1.1.4 监测指标  14-15
    1.1.5 统计分析  15
  1.2 结果  15-21
    1.2.1 围术期基本情况  15-17
    1.2.2 围术期监测指标情况  17-21
  1.3 讨论  21-25
    1.3.1 体外循环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22-23
    1.3.2 乌司他丁用于体外循环手术中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23-25
  1.4 小结  25-26
二、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凝血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26-39
  2.1 对象和方法  26-29
    2.1.1 研究对象  26
    2.1.2 试剂和仪器  26-27
    2.1.3 试验方法  27
    2.1.4 标本采取及指标测定  27-29
    2.1.5 统计学方法  29
  2.2 结果  29-33
    2.2.1 一般情况  29-31
    2.2.2 凝血功能变化情况  31-33
  2.3 讨论  33-37
    2.3.1 Sonoclot分析仪的原理和在CPB中的应用  33-35
    2.3.2 体外循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35-36
    2.3.3 乌司他丁用于体外循环手术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36-37
  2.4 小结  37-39
结论  39-40
参考文献  40-43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43-44
综述  44-58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44-54
  综述参考文献  54-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浆S-100β蛋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R614
  2. 改良超滤对体外循环犬肺水通道蛋白1表达的影响,R654.2
  3. HIF-1α在犬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心肌胰岛素抵抗中的表达及意义,R654.1
  4. 麻醉深度对体外循环脑损伤的影响,R614
  5. 超滤对婴幼儿体外循环血液流变学的影响,R726.1
  6. 羊水成分对孕鼠凝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919.1
  7.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R563.8
  8. 盐酸氨溴索对小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肺损伤作用的临床观察,R726.1
  9. 丙酮酸钠对体外循环犬红细胞能量代谢和血浆内NO浓度的影响,R654.1
  10. 凝血功能障碍与脓毒症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R459.7
  11.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观察,R459.7
  12. 血必净与低分子肝素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R459.7
  13. 恶性实体瘤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R730.4
  14. 乌司他丁持续输注对骨科大手术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R614
  15. 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动态监测凝血功能的意义,R651.15
  16. 体外循环及人工心肺支持系统管路肝素涂层制备方法及最佳条件的筛选,R654.1
  17. 急性颅脑外伤后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变化的研究,R651.15
  18. 乌司他丁对胃肠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的调节作用,R735.3
  19. 不同人工胶体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R735.2
  20.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R654.2
  21. 牛磺酸联合硫酸镁对急性重型颅脑创伤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R651.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外科手术学 > 麻醉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