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动态监测凝血功能的意义

作 者: 郭志刚
导 师: 朱涛
学 校: 天津医科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 牛津残障评分 D-二聚体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分类号: R651.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单纯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早期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与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实验设计的纳入标准选取48例单纯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18~62岁,平均34.2±12.1岁。对照组为20例18~59岁健康成人,男12例,女8例,平均32.3±10.1岁。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A组),依据患者入院时Glasgow昏迷评分(GCS)将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其中B组:GCS 9~12分9例;C组:GCS 6~8分28例;D组:GCS 3~5分11例。各组患者在颅脑创伤后4h、12h、24h、48h、72h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的水平,伤后1个月后依据牛津残障评分(OHS)对所有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并将其分为死亡组、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并且比较三组患者PT、APTT、PTT、FDP和DD水平,分析各指标与预后生存状态的关系。【结果】1.颅脑损伤后4h~48h出现PT延长,各不同颅脑损伤组PT值均在第12h达到高峰,72h后降至正常范围,C、D两组与A组点差异均在4h、12h、24h、48h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除第72h时间点外B、C、D三组间不同时间点PT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与B、C组相比较PT时间延长更明显,其中12h、24h、4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颅脑损伤后APTT明显延长,各颅脑损伤组APTT数值在颅脑损伤后12h达到高峰,然后下降,C、D两组与A组在4h、12h、24h、48h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B、C和D三组间不同时间点APTT值相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各不同颅脑损伤组患者伤后早期表现为PTT延长,数值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各组PTT值在损伤后12h达到高峰, B、C、D三组与A组相比较PTT时间延长明显,其中12h、24h、48h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D两组与B组在4h、12h、24h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PTT数值在各时间点检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FDP值在伤后4h到12h快速上升,24h到达高峰。B、C、D各组内不同时间点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损伤后各时间点B、C、D三组与A组相比较FDP值升高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C、D三组间各时间点FDP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5.颅脑损伤患者伤后D-dimer水平明显增高,伤后4h即达到峰值,然后呈下降趋势,但各损伤组D-dimer数值继续保持高于正常人水平;B、C、D各组内不同时间点D-dime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B、C、D三组与A组相比较D-dimer数值升高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6.患者伤后1个月OHS评价结果显示GSC 3~5分(n=11)组死亡8人,预后不良2人,预后良好1人;GSC 6~8分(n=28)组死亡4人,预后不良16人,预后良好8人,;GSC 9~12分(n=9)组死亡1人,预后不良2人,预后良好6人。OHS评估显示死亡及预后不良患者颅脑损伤4h的PT、APT、PTT、FDP和DD均明显升高,与预后良好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预后不良组与死亡组比较,APTT和PTT数值在损伤后4h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颅脑创伤患者在伤后立即就可以产生凝血功能障碍。各种类型的颅脑创伤都可以导致患者发生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其中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率更高。2.颅脑损伤患者血浆PT、APTT、PTT、FDP、DD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后PT、APTT、PTT水平逐渐下降,至伤后72h水平基本正常,而FDP、DD水平于伤后72h仍维持高水平。说明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改变较明显,表现为凝血和纤溶均被激活,随后以继发性纤溶亢进为主,表明PT、APTT、PTT、FDP、DD的变化与伤后时限及伤情的演变过程有关。3.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PT、FDP、DD水平较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增高更明显。说明PT、FDP、DD水平变化与损伤严重程度有关,与临床颅脑创伤的评估结果相一致。4.预后不良组和死亡组入院时血浆PT、APTT、PTT、FDP、DD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说明早期检测凝血纤溶指标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PT、FDP、DD对于判断死亡与预后不良更加准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0
缩略语/符号说明  10-12
前言  12-17
  研究现状、成果  12-16
  研究目的、方法  16-17
材料和方法  17-20
结果  20-27
讨论  27-33
结论  33-34
参考文献  34-39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39-40
综述 颅脑损伤后凝血、纤溶变化研究进展  40-49
  综述参考文献  45-49
致谢  49

相似论文

  1. 羊水成分对孕鼠凝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919.1
  2. 大鼠静脉血栓栓塞症中D-二聚体动态变化的研究,R543.6
  3. 亚低温联合胸腺五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R651.15
  4. 脑外伤病人外周血CD34~+细胞及白细胞含量的动态变化,R651.1
  5. 可溶性H-2D~b/IgG2b二聚体的构建与表达,R744.51
  6. 异丙酚对急性颅脑外伤患者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R969
  7. 急性颅脑损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实验分析,R651.1
  8. 凝血功能障碍与脓毒症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R459.7
  9. 急性左心衰伴心房颤动患者D-二聚体水平和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研究,R541.6
  10. 血必净与低分子肝素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R459.7
  11. 恶性实体瘤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R730.4
  12. 乌司他丁持续输注对骨科大手术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R614
  13. 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患者围术期皮质醇和D-二聚体的影响,R614
  14. 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颅脑外伤后急性期危重病相关皮质类固醇不足的影响及意义,R651.15
  15. D-二聚体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变化的研究,R651.1
  16. 炎性与凝血因子及CRP1059G/C基因多态性和肺血栓栓塞的相关性,R563.5
  17. 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及CRP在AECOPD的关系及临床意义,R563.9
  18.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价值,R563.1
  19. 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R541.4
  20. 不同疾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探讨,R446.1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外科学各论 > 头部及神经外科学 > 颅脑 > 颅脑损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