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过锂三元复合材料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作 者: 赖德聪
导 师: 朱伟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化学工程与技术
关键词: 正极材料 共沉淀 溶胶凝胶
分类号: TM9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关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多,并且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制备什么样的正极材料和用什么样的方法制备正极材料两个方面。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每年呈显著递增趋势,在理论上加深了人们对正极材料的了解,在工业上也为实际工作者提供了增大电池容量、改善电池性能、优化工艺等方面的指导和新思路。在以往的研究中,指出有多种材料可以作为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本文针对于三元复合正极材料进行初步的探讨。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在对相关文献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构思本研究的初步框架,提出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的实验方案;根据实验方案制备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组装成电池,用电池的容量对材料进行初步的表征;针对于共沉淀法制备正极材料,本文设计了正交实验,试图寻求共沉淀法的最优条件;根据实验分析结果,对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初步展望。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本实验成功地制备了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组装成电池的容量约为240-260mAh/g;材料的充放电效率较高,稳定性较好。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复合材料中的各个因素分析比较,得出的最佳条件选择为:体系pH=8.0,反应时间3h,陈化时间18h,煅烧时间7h ,煅烧温度为950℃。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7
1 绪论  7-20
  1.1 引言  7-8
  1.2 锂电池的诞生与发展  8-9
  1.3 锂离子的基本原理  9-10
  1.4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10
  1.5 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  10-17
    1.5.1 正极材料  10-16
    1.5.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16
    1.5.3 电解液  16-17
    1.5.4 隔膜  17
    1.5.5 锂离子电池用其他材料  17
  1.6 镍钴锰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  17-19
    1.6.1 固相法  17-18
    1.6.2 络合物法  18
    1.6.3 溶胶凝胶法  18
    1.6.4 离子交换法  18
    1.6.5 共沉淀法  18
    1.6.6 其他方法  18-19
  1.7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9-20
2 实验  20-24
  2.1 主要的化学试剂  20
    2.1.1 溶胶凝胶法  20
    2.1.2 共沉淀法  20
  2.2 主要的实验设备  20-21
  2.3 实验的工艺流程图  21
  2.4 材料制备  21-22
    2.4.1 溶胶凝胶法  22
    2.4.2 共沉淀法  22
  2.5 实验电池的制备  22-23
  2.6 电化学测试  23-24
    2.6.1 循环伏安测试  23
    2.6.2 恒流充放电  23-24
3 共沉淀法制备目标材料  24-36
  3.1 沉淀剂的选择  24
  3.2 搅拌速度的选择  24-25
  3.3 体系 pH 对材料容量的影响  25-28
  3.4 反应温度对材料的影响  28-29
  3.5 其他因素的影响  29-34
    3.5.1 设计正交表  29-30
    3.5.2 结果及处理  30-33
    3.5.3 正交实验验证  33-34
  3.6 本章小结  34-36
4 三元复合材料的表征与讨论  36-46
  4.1 X 射线衍射分析  36-37
  4.2 不同充放电条件下材料性能的比较  37-40
    4.2.1 不同电压窗口下容量测试  37-38
    4.2.2 C 负极对材料充放电性能  38-39
    4.2.3 不同方法制备材料的充放电性能比较  39-40
  4.3 循环伏安测试  40-41
  4.4 循环性能及倍率对容量的影响  41-43
  4.5 材料形貌及粒径分析  43-44
  4.6 振实密度  44-45
  4.7 本章小结  45-46
5 结论与展望  46-48
  5.1 结论  46
  5.2 展望  46-48
致谢  48-49
参考文献  49-54
附录  54

相似论文

  1. 钛酸盐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分解水性能,O643.36
  2. 溶胶—凝胶AAO模板法制备ITO准一维纳米结构,TB383.1
  3. Bi3.25La0.75Ti3O12(BLT)纳米管/线的合成工艺研究,TB383.1
  4. 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电热效应,TB383.2
  5. Fe,V共掺杂TiO2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O614.411
  6. Cu、Mn、Ce改性V2O5-WO3/MOx/C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脱硝性能,X701
  7. 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筛选肝核因子HNF3β相互作用蛋白质及初步功能研究,R341
  8. 锂离子层状正极材料LiMO2(M=Co,Ni,Mn)的第一性原理的研究,TM912
  9. 铁、镧掺杂纳米TiO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O614.411
  10. 钴铁氧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O611.4
  11. 壁上有孔的二氧化硅空心球的制备,TB383.1
  12. 高容量富锂层状固溶体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TM912
  13. 镨掺杂硅酸锆黄色颜料以及陶瓷墨水的制备和研究,TQ622.1
  14. BiFeO3/Bi3.25La0.75Ti3O12双层多铁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O484.4
  15. BiFeO3纳米晶的制备及其掺杂改性研究,TB383.1
  16. 棉袜的溶胶凝胶防臭整理及防臭效果表征方法确立,TS195.583
  17.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及Li2FeSiO4的合成及改性研究,TM912
  18. 纳米磷酸铁锂的制备与改性,TM912
  19. 雌激素介导ERα调控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和发展中的意义,R711.71
  20. 热致变色杂化硅溶胶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TQ436.4
  2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TM91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 > 蓄电池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