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孽海花》价值新论

作 者: 刘宇
导 师: 刘勇刚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孽海花》 历史价值 社会文化价值 娱乐商业价值 艺术价值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曾朴的《孽海花》是晚清的著名小说,1905年初版后,在读者中引起巨大的反响,获得人们好评,学者们纷纷进行考证与索引,它在当时被誉为“巨擘”、“翘楚”。但是关于小说性质的界定,学术界却是众说纷纭。从金松岑笔下狂飙突进的政治小说到曾朴笔下探索历史发展规律、批判与反思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小说,再到鲁迅先生把其划分到意于匡世的谴责小说,人们对于《孽海花》的价值有着不同的认识。本文试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系统地阐述《孽海花》的价值,以便后来的研究者能够对其价值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本文主体分为四部分,内容大致如下:第一部分:从历史小说的角度阐述《孽海花》的历史价值。首先,从小说的立意作为切入点,从反映政治外交的政治小说,到以主人公为线索反映中日甲午战争前三十年晚清社会政治社会演变的历史过程的历史小说,小说创作的着眼点发生了变化。其次,从题材的选择、人物塑造与故事描写和作品的主导倾向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历史小说的特点。再次,从反传统的切入角度、非英雄主人公的选择以及纪实与虚构相结合三个方面来讨论小说与传统历史演义小说的不同。第二部分:着重探讨《孽海花》的社会文化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对封建腐朽统治的批评与谴责、对帝国主义侵略野心的揭露、对热衷科名矫情作态的士大夫的讽刺与对民主革命思想的宣扬和对民智的启迪。第三部分:从世情小说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孽海花》世情小说的特点,从近代小说商品化的影响来分析小说的娱乐价值,以及作为商品其具有的商业价值。第四部分:从小说本体来探讨《孽海花》的艺术价值。首先,从传统文化、西方文学、近代传媒媒介的发展三方面的影响来分析小说独特的艺术结构。其次,是小说人物塑造的方法,最突出的特色是白描和心理描写。再次,就是其鲜明的语言特色,主要从文白相间的语言形式、个性形象的人物语言、夸张讽刺的叙述语言以及《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对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综合来看,《孽海花》的价值是多元的,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综合探讨。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引言  10-16
  一、选题的缘起  10
  二、研究情况概述与趋势  10-14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6
第1章 《孽海花》历史价值  16-23
  1.1 从“政治小说”到“历史小说”  16-18
  1.2 《孽海花》作为历史小说的特点  18-20
    1.2.1 题材的选择  18
    1.2.2 人物塑造与故事描写  18-19
    1.2.3 作品的主导倾向  19-20
  1.3 与传统历史演义小说的不同  20-23
    1.3.1 反传统的切入角度  20-21
    1.3.2 非英雄的主人公选择  21
    1.3.3 摆脱传统正史观念,纪实与虚构相结合  21-23
第2章 《孽海花》的社会文化价值  23-31
  2.1 对封建腐朽统治的批评与谴责  23-25
  2.2 对帝国主义侵略野心的揭露  25-27
  2.3 对热衷科名、矫情作态的士大夫的讽刺  27-29
  2.4 对民主革命思想的宣扬和对民智的启迪  29-31
第3章 《孽海花》的娱乐商业价值  31-38
  3.1 《孽海花》世情小说的性质  31-34
    3.1.1 世情小说的特征  31-32
    3.1.2 对世态人情的描写  32-33
    3.1.3 与其他妓女题材小说的比较  33-34
  3.2 从近代小说商品化的影响看《孽海花》的娱乐性  34-38
    3.2.1 近代小说商品化  34-35
    3.2.2 迎合大众品味,满足受众期待  35-38
第4章 《孽海花》的艺术价值  38-50
  4.1 独特的艺术结构  38-42
    4.1.1 传统文学对其结构的影响  38-40
    4.1.2 西方文学对其结构的影响  40-41
    4.1.3 近代传媒媒介对其结构的影响  41-42
  4.2 形象的人物塑造  42-46
    4.2.1 手法娴熟的白描  42-44
    4.2.2 生动的心理刻画  44-45
    4.2.3 白描与心理描写相结合  45-46
  4.3 鲜明的语言特色  46-50
    4.3.1 文白相间、雅俗共赏的语言形式  46-47
    4.3.2 个性形象的人物语言  47-48
    4.3.3 夸张讽刺的叙述语言  48-49
    4.3.4 《红楼梦》对其语言艺术的影响  49-50
注释  50-53
结语  53-54
参考文献  54-55
致谢  55

相似论文

  1. 山西大学校报史研究,G219.29
  2.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套曲《罗密欧与朱丽叶》(OP.75)创作风格与演奏分析,J624.1
  3. 钢琴伴唱《红灯记》中三首唱段的和声研究,J624.1
  4. 山东汉画像石装饰艺术研究,K879.4
  5. 试论色彩学在影视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J905
  6. 论云冈石窟艺术价值的形成和发展,K879.22
  7. 从捷克的淳朴到斯拉夫的深挚,J605
  8. 村上春树与余华、王小波作品反暴力意识比较研究,I106
  9. 论生态农业景观的审美特性及其生态艺术价值,S181
  10. 历史价值视域下的长沙工业遗产研究,K878
  11. 保定老调的发展脉络探究,J825
  12. “谴责小说”视野中的《孽海花》研究,I207.42
  13. 《醒世姻缘传》中的礼俗研究,I207.41
  14. 论艺术价值观的合理性,J01
  15. 论中国传统乡规民约,D929
  16. 中国传统绘画的弊端批评,J205
  17. 论法国印象派兴起的历史必然性及历史价值,J209.565
  18. 当代西北山水画艺术风格研究,J212
  19. 宋代风俗画艺术特色初探,J209.2
  20. 民国工厂检查法制研究,D922.5
  21. 灰娃诗歌创作简论,I207.25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