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女娲城祭祀歌舞研究

作 者: 张翠玲
导 师: 张冠华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歌舞 女娲 文化语言学 生殖崇拜 地方戏曲 民间文化艺术 原始文化内涵 神话与传说 社会文化价值 民俗学研究
分类号: K892.2;J60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177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分共四章,从文化语言学、民俗学、文艺美学、戏曲志四方面,探讨了女娲城祭祀歌舞的文化内涵。 一、首先对今日祭祀歌舞——“对花功”进行田野采风与文化分析。指出:(一)“对花功”是汉民族黄河流域发祥创业的史诗;(二)是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荟萃;(三)对其“神灵附体”问题进行唯物主义分析;(四)分析了“对花功”中女性才情恣肆的历史与社会原因。 其次,对“风”进行文化语言学释义,分析女娲城祭祀歌舞的渊源及流变。(一)指出女娲“风姓”及“人首蛇身”与“风”的意旁为蛇,分析了龙图腾信仰的社会基础及本质:即始母崇拜与生殖崇拜,在祭祀歌舞中表现着“风”的“性与性爱”之本质;(二)“风”的引申意为“性爱歌舞”进而发展为“一切歌舞”。(三)现代汉语中广泛应用的是“风”的假借意。但引申意与假借意在民俗语言中,仍与本意关联。 二、对女娲城祭祀歌舞——“担花篮”进行田野采风,又从三方面进行分析(一)以《诗经 陈风》与今日歌舞对“巫”与“舞”进行民俗学研究,指出“担花篮”起源于女娲独立女神女巫至尊的母系文明时代,并向女巫地位失落女娲为伏曦配偶神的父系文明时代演变;(二)对 “‘女蜗”与“泥泥狗”进行故事学研究,探析。担花篮”把娱 的主神是女蜗,同时向伏阉女蜗二位演变。(三)从人 类文化学角度分析了“担花篮”的原始文化内涵,指出其 与女蜗信仰的同一性:即“女巫与性爱”所表现的始母崇 拜与生殖崇拜 三、对女蜗城祭祖歌舞的歌辞进行悲剧美学分析。 (一)指出“悲歌”一 女娟城祭把歌舞的主要特征, 分析了原始宗教与悲剧的起源;(二)从歌辞表现的生 存苦难,分析其悲剧性的历史基础;(三)从歌辞表现 的女蜗部族对自然力的抗争,分析其悲剧美的实质及人 类与自然冲突中因抗争而崇高;(四)从歌辞表现的人 对自然的胜利指出女蜗城祭歌悲剧结局合于中国的民族 文化形式。 四、从戏曲志角度,论述女蜗城祭把歌舞与地方戏 曲的同生共长。(一)从《羽人舞)} 与《麦秀歌》,分 析此地祭把歌舞与戏曲源于史前神话与传说 至殷商时 代。(二)概览女蜗城祭祖歌舞与地方戏曲的历史沿 革:(三)从民众口碑论述本地社戏名角深入人心; (四)从行话戏联,分析女蜗城祭把歌舞与地方戏曲的 美学、艺术及社会文化价值。 本文引言部分,简介女蜗城及祭祖歌舞;介绍本文 结构框架、内容构思、理论与方法、写作原则与选题意 义。 结语部分,陈述本文主要结论。

全文目录


引言  12-13
一、 女娲城祭歌与“风”之语义考释  13-35
  (一) “对花功”——“风”的地域信仰与艺术形式  13-20
    1、 “对花功”的形式  14-17
    2、 “功”之内涵的民俗阐释  17-18
    3、 “功”的类别  18-20
  (二) “对花功”的文化学探析  20-25
    1、 “功花功”——汉民族黄河文明的史诗  20-21
    2、 “对花功”——民间艺术的历时态传承  21-22
    3、 “对花功”——神灵附体的破译  22-23
    4、 “对花功”——女性才情的恣肆  23-25
  (三) “对花功”——“风”的语义学考释  25-35
    1、 “风”之本意:蛇与女娲——性与性爱  25-30
    2、 “风”之引申义:性爱歌舞——所有歌舞  30-33
    3、 “风”之假借义:自然八风  33-35
二、 女娲城祭舞与“巫”之民俗流变  35-49
  (一)、 原始巫舞“担花篮”采风  35-36
  (二)、 “担花篮”歌舞的起源时代  36-40
  (三)、 “担花篮”祀娱的主神  40-44
  (四)、 “担花篮”歌舞的原始文化内涵  44-49
三、 女娲城祭祀歌舞的悲剧美  49-56
  (一)、 悲歌:原始宗教与悲剧的起源  49-51
  (二)、 苦难:女娲城祭歌悲剧性的历史基础  51-52
  (三)、 抗争:女娲城祭歌悲剧美的实质  52-54
  (四)、 胜利:女娲城祭歌悲剧美的民族形式  54-56
四、 女娲城祭祀歌舞与地方戏曲  56-72
  (一)、 《羽人舞》与《麦秀歌》  56-58
  (二)、 戏史概览  58-60
  (三)、 口碑煌煌  60-65
  (四)、 行话戏联  65-72

相似论文

  1. 地方民间文化艺术推广海报中的视觉语言探析,J524
  2.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诗歌意象翻译研究,H315.9
  3. 蚌埠市区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D632.9
  4. 武安平调落子研究,J825
  5. 六安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H0-05
  6. 地方文化风情歌舞热探析,J705
  7. 透过哈哈腔等地方戏曲的衰落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G122
  8. 内蒙古二人台的调查与研究,J825
  9. 从汉日对比的角度看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H36
  10.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花卉意象再现研究,H315.9
  11. 中国上古民族复生神话中龟、蛇意象探究,K892.2
  12. 论当代电影中的歌舞元素,J905
  13. “80后”大学生常用新词新语分析,H136
  14. 《左传》成语研究,H131
  15. 宋时期河北音乐历史研究,J609.2
  16. 洪适词研究,I207.23
  17. 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探析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英译的意象再造,H315.9
  18.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文学教学,G633.41
  19. 黎锦晖儿童歌舞作品的舞蹈学研究,J609.2
  20. 穆索尔斯基艺术歌曲套曲《死之歌舞》研究,J605
  21. 从文化语言学角度研究日语数词,H36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理论 > 音乐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