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麦种质资源及品种对小麦黄矮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作 者: 任向辉
导 师: 安德荣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植物病理学
关键词: 小麦黄矮病 抗性鉴定 品种 种质资源 堆测法
分类号: S5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小麦黄矮病是我国甚至全世界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由蚜虫传递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简称BYDV)引起。病毒通过筛管入侵,染病小麦会出现叶片黄化,甚至植株矮化、最终枯死等症状,造成产量损失严重。在我国,小麦黄矮病曾先后于1966、1970、1978、1983、1988和1999年大面积流行,平均造成损失10~30%,并严重影响小麦品质,甚至绝收,世界上许多小麦主产国也常因该病而招致巨大损失。因此,防治小麦黄矮病已成为世界粮食生产的重要问题。目前,对于小麦黄矮病的防治除了传统的农业防治以外,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及培育种植抗病品种,但化学防治成本高且易污染环境,而蚜虫的远距离迁飞也给此病带来了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筛选抗耐BYDV的种质资源、种植抗性品种成为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我国学者现已培育出较多的诸如中4、中5等抗性较好的小麦品种。由于小麦对BYDV的抗性在不同地区、不同生育期和不同遗传下有较大差异,并且现有的抗源遗传特性不稳定,难以表达或缺失,须对品种及种质资源抗病性做进一步的筛选。本试验使用早播诱发的方法对383份种质资源进行初步鉴定,对初次得到的抗病材料使用堆测法进行重复鉴定。在鉴定种质资源的同时,使用堆测法鉴定252份小麦品种,并使用病情指数确定品种及种质资源黄矮病抗性,得到了以下结果:1、种质资源初次鉴定使用条播诱发的方法,在使用诱发鉴定时使用感病品种进行环绕种植,增大了田间毒源数量,感病品种发病情况良好。试验从383份种质资源中初次筛选出了182份抗病材料,此方法适用于大量种质资源的初次筛选。2、田间调查发现使用早播诱发鉴定小麦种质资源各材料病情指数差异明显,田间存在明显的发病中心,使用诱发鉴定的方法鉴定种质资源对黄矮病的抗性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存在接种不完全或不同生育期侵染的情况。堆测法鉴定小麦各品种间病情指数差异较小,鉴定结果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很小,能准确的反映小麦品种抗性。3、在使用堆测法鉴定时,使用每株3头蚜虫进行接种,小麦种质资源和小麦品种发病率100%,试验接种完全。4、对小麦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后,从182份种质资源中得到抗性良好的23份,其中耐病材料8份。抗性材料中,偃麦草、冰草等抗性较强,小黑麦具有良好的耐病性。另外,大麦近缘种中也存在抗性较强材料,普通小麦中未发现抗性较好材料。5、两年中对小麦品种进行接种鉴定,从252中小麦品种中筛选出15份抗性较好品种,其中2份品种耐性较强。在15个抗病品种中,晋2148、晋麦47对黄矮病抗性表现较好,病情指数在20以下。硬粒小麦抗黄矮病性差,田间病情指数高。品种中兰考906、白玉149、陕垦81等小麦品种抗性较差,病情指数在75以上。6、分别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对小麦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少数小麦品种及种质资源中在灌浆期病情指数有明显的降低。其中03株175、08Y06对黄矮病耐性较强,病情指数在灌浆期的降低率接近50%。品种中临203、晋麦47也有一定的恢复,通过对两种品种进行测产分析,得到其产量损失分别为19.4%、14.2%,对黄矮病耐性较好。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25
  1.1 小麦黄矮病概述  11-19
    1.1.1 大麦黄矮病毒(BYDV)  11-12
    1.1.2 寄主植物  12-14
      1.1.2.1 寄主范围  12-13
      1.1.2.2 寄主病症  13
      1.1.2.3 小麦黄矮病抗源及抗性品种  13-14
    1.1.3 小麦黄矮病传毒介体——蚜虫  14-16
      1.1.3.1 蚜虫生活史  14-15
      1.1.3.2 麦蚜生活习性  15
      1.1.3.3 蚜虫传毒效率  15-16
      1.1.3.4 麦蚜发生规律  16
    1.1.4 小麦黄矮病的流行规律  16-18
    1.1.5 小麦黄矮病的防治  18-19
      1.1.5.1 控制感病品种种植面积  18
      1.1.5.2 控制蚜虫  18-19
      1.1.5.3 发病小麦控制措施  19
  1.2 小麦抗黄矮病性鉴定研究进展  19-23
    1.2.1 小麦抗黄矮病性鉴定方法  19-21
      1.2.1.1 抗性基因鉴定  19-20
      1.2.1.2 病株病毒含量鉴定  20
      1.2.1.3 田间抗病鉴定  20-21
    1.2.2 小麦黄矮病分级标准  21
    1.2.3 单株蚜虫接种量  21-22
    1.2.4 接种及调查适期  22
    1.2.5 确定品种对黄矮病抗性的标准  22
    1.2.6 病情指数同产量损失关系  22-23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设计  23-25
    1.3.1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23
    1.3.2 论文设计  23-25
      1.3.2.1 室内试验材料的繁殖  23-24
      1.3.2.2 小麦种质资源抗黄矮病性鉴定  24
      1.3.2.3 小麦品种抗黄矮病性鉴定  24-25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5-28
  2.1 试验材料  25
    2.1.1 小麦种质资源  25
    2.1.2 小麦品种  25
    2.1.3 毒源GPV  25
    2.1.4 传毒蚜虫  25
  2.2 方法  25-28
    2.2.1 无毒蚜的繁殖  25
    2.2.2 毒源材料的繁殖  25-26
    2.2.3 饲毒与接种  26
    2.2.4 条播法  26
    2.2.5 堆测法  26
    2.2.6 发病情况调查  26
    2.2.7 1999 年小麦黄矮病大发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26-28
第三章 结果  28-37
  3.1 毒蚜的繁殖  28
  3.2 发病程度  28
  3.3 抗病性初次鉴定  28-33
  3.4 抗病性重复鉴定  33-35
  3.5 恢复现象  35-36
  3.6 高感品种  36-37
第四章 讨论  37-39
  4.1 小麦黄矮病抗性鉴定方法  37
  4.2 种质资源抗黄矮病性鉴定  37-38
  4.3 品种抗黄矮病性鉴定  38
  4.4 恢复现象  38-39
第五章 结论  39-40
参考文献  40-45
附录  45-52
致谢  52-53
作者简介  53

相似论文

  1.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2.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3. 雪茄外包皮烟关键栽培技术研究,S572
  4. 大豆品种对北豆腐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TS214.2
  5. 作物品种群体抗性性状基因座定位的新方法研究,S336
  6. 鲁豫皖交界地区四个CCN群体种类和致病型鉴定及品种对淮阳群体的抗性评价,S435.121
  7. 水稻对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方法的建立及感病生育期的研究,S435.111.4
  8. 菊花近缘种属植物苗期抗蚜虫性鉴定与抗蚜机理研究,S436.8
  9. 棉铃虫和烟夜蛾在4个辣椒品种上的寄主适合度差异研究,S436.418
  10. 小麦近缘材料及CIMMYT种质资源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鉴定,S512.1
  11.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小红皮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S512.1
  12. 小麦茎腐病抗性鉴定及QTL初步定位,S512.1
  13. 大豆孢囊线虫扩展蛋白基因expansin的克隆和分析及大豆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S565.1
  14. 江苏地区几个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鉴定及基因型分析,S511
  15. 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特征及主要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S565.1
  16. 不同品种鸡蛋胆固醇沉积规律和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S831
  17. 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经济价值研究,S326
  18.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源筛选及抗性遗传分析,S565.1
  19. 鸡FTO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中枢核团定位、品种差异以及禁食的影响,S831
  20. 美诗兰(天津)公司化妆笔生产流程改善研究,F273
  21. 梨品种黑星病抗性鉴定及其发生规律探讨,S436.61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小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