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白粉菌诱导的华东葡萄消减文库构建及其EST序列分析

作 者: 史江莉
导 师: 王跃进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果树学
关键词: 消减文库 表达序列标签 华东葡萄 白粉病 抗病基因
分类号: S66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葡萄白粉病Uncinula necator起源于北美洲,是严重影响全世界葡萄生产的一种葡萄白粉病。育种实践证明,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葡萄白粉病经济有效的途径。为了更好地了解葡萄抗白粉病的抗病机制并确认抗病基因,我们用高抗白粉病的华东葡萄株系“白河-35-1”,经病叶压片法人工接种白粉病菌,接种当天采集未感染病菌的叶片为Driver,接种后1-7天采集的叶片为Tester,构建了抗白粉病的消减文库。本实验以构建的消减cDNA文库为基础,以测序为主线,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序列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抗病相关基因。主要取得的结果如下:通过测序从文库中获得质量好的EST序列58个,大约130-800bp,在GenBank经BlastN和BlantX比对,有60%的EST与已知序列表现高度同源性,分别参与胁迫反应、细胞解毒、信号转导、防卫反应等。14条序列与功能未知基因同源性很高,可能是新的抗病序列。在已知功能的基因中,包括1)已确定的防卫基因:β-1,3-葡萄糖苷酶、查尔酮合酶、SAGs、富含脯氨酸蛋白;2)具有清除活性氧和解毒功能:谷胱氨肽-S-转移酶、异柠檬酸脱氢酶(NADP+)、金属硫蛋白;3)植物体受不良环境影响,具有保护细胞功能:细胞壁松弛蛋白、XTHs、Dnaj-like蛋白、泛素、BADH;4)各种胁迫条件下,维持细胞内正常代谢: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TP合酶、乙酰辅酶A脱氢酶、脂酰辅酶A脱氢酶;5)参与信号转导:组蛋白去乙酰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CHD3、CDC-like激酶3。它们可能在不同的生理反应中直接或间接参与白粉病的抗性表现,但这需要进一步实验研究证实。43条高质量的EST序列,已登录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FE968989,FE968990,FE968991,FE968992,FE968993,FE968994,FE968995,FE968996,FE968997,FE968998,FE968999,FE969000,FE969001,FE969002,FE969003,FE969004,FE969005,FE969006,FE969007,FE969008,FE969009,FE969010,FE969011,FE969012,FE969013,FE969014,FE969015,FE969016,FE969017,FE969018,FE969019,FE969020,FE969021,FE969022,FE969023,FE969024,FE969025,FE969026,FE969027,FE969028,FE969029,FE969030,FE969031。本研究获得的EST序列丰富了与抗白粉病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并进一步证实了白粉菌侵染植物体后,β-1,3-葡萄糖苷酶、查尔酮合酶、SAGs、富含脯氨酸蛋白等防卫基因被诱导表达,为研究葡萄抗白粉病的抗病机制、发现抗病基因和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依据。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18
  1.1 植物抗病性  10-13
    1.1.1 植物抗病性机制  10
    1.1.2 防卫反应类型  10-11
    1.1.3 植物的防卫基因  11-12
    1.1.4 植物的抗病基因  12-13
  1.2 葡萄白粉病  13-15
    1.2.1 葡萄白粉病的起源和分布  13
    1.2.2 葡萄属植物对白粉病的抗性  13-14
    1.2.3 葡萄白粉病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4-15
  1.3 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SSH)  15-18
    1.3.1 抑制性消减杂交的原理  15-16
    1.3.2 抑制性消减杂交研究进展  16-18
第二章 材料与试验方法  18-27
  2.1 试验材料  18
    2.1.1 植物材料  18
    2.1.2 主要试剂  18
    2.1.3 主要仪器  18
  2.2 实验方法  18-27
    2.2.1 田间人工接种葡萄白粉病菌诱导发病  18
    2.2.2 叶片采集  18
    2.2.3 葡萄材料总 RNA 提取  18-19
    2.2.4 mRNA 的分离  19
    2.2.5 抑制消减杂交  19-24
    2.2.6 二次PCR 产物纯化回收  24
    2.2.7 PCR 产物的连接  24
    2.2.8 连接产物的转化  24-25
    2.2.9 蓝白斑筛选与鉴定  25
    2.2.10 cDNA 片段测序及序列分析  25-27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27-32
  3.1 消减文库构建样品总RNA 及MRNA 质量检测结果  27-28
  3.2 RSA I 酶切与分析  28
  3.3 巢式PCR  28-29
  3.4 消减效率检测结果  29
  3.5 PCR 产物的连接  29-30
  3.6 消减文库转化后的菌液PCR 电泳结果  30
  3.7 测序结果  30-32
第四章 讨论  32-39
  4.1 清除活性氧和解毒功能  32-33
    4.1.1 谷胱氨肽-S-转移酶(GSTs)  32-33
    4.1.2 异柠檬酸脱氢酶(IDH)  33
    4.1.3 金属硫蛋白(MT)  33
  4.2 防卫反应  33-34
    4.2.1 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 CHS)  33
    4.2.2 β-1,3 葡聚糖酶  33-34
    4.2.3 ATP 合酶(ATP synthases)  34
    4.2.4 衰老相关基因(senescence-associated genes, SAGs)  34
    4.2.5 富含脯氨酸蛋白(proline-rich proteins, PRPs)  34
  4.3 胁迫反应  34-36
    4.3.1 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  34
    4.3.2 细胞壁松弛蛋白(expansin)  34-35
    4.3.3 DnaJ-like 蛋白  35
    4.3.4 XTHs ( xyloglucan endotransglucosylase/hydrolase)  35
    4.3.5 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1 , 6-bisphosphate aldolase,DsALDP)和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Rubisco )  35-36
    4.3.6 泛素连接酶2  36
  4.4 信号转导  36-37
    4.4.1 丝氨酸/苏氨酸(Ser/Thr)蛋白激酶  36
    4.4.2 CHD3 和组蛋白去乙酰酶  36-37
  4.5 其它  37-39
第五章 结论  39-40
参考文献  40-46
致谢  46-47
作者简介  47

相似论文

  1. 溶藻弧菌诱导红笛鲷仔鱼差减文库的构建及其表达序列标签分析,S943
  2. 大白菜霜霉菌诱导抑制性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及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S436.341
  3. 普通小麦—加州野大麦双二倍体辐射回交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S512.1
  4. 一个新的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的发现与分子标记定位,S512.1
  5.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小红皮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S512.1
  6. 荆州黑麦6R染色体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及分子标记,S512.1
  7. 小麦miRNA及花器官特异表达基因的鉴定与分析,S512.1
  8. 小麦基因电子表达分析平台的构建及相对于水稻的小麦特异基因的鉴定,S512.1
  9. 普通小麦抗白粉病新基因的发掘和分子标记定位,S512.1
  10. 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Hv-S/TPK的抗病机理分析及其旁侧抗病基因类似物的克隆,S512.1
  11. 香雪兰查尔酮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Q943.2
  12. 1BL.1RS易位及条锈病抗性品种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和生理参数变化研究,S512.1
  13. 萝卜霜霉病抗性鉴定与相关基因克隆,S631.1
  14. 基于桑树cDNA文库的3个功能基因的诱导表达研究,S888.2
  15. 通过可诱导的信号途径提高植物的持续抗病性研究,Q945
  16. 石河子地区葡萄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S436.631.1
  17. 菰抗病候选基因筛选及其转基因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分析,S435.111
  18. 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cDNA文库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分析,Q943.2
  19. 杜氏盐藻(Dunaliellasalina)cDNA文库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分析,Q943.2
  20. 甜瓜白粉病病原生理小种鉴定及抗白粉病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S436.5
  21. 抗白粉病红三叶无性系筛选及其抗性生理研究,S541.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果树园艺 > 浆果类 > 葡萄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