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氯代苯和烷基酚类化合物斑马鱼毒性及其QSAR初步研究

作 者: 白芳铭
导 师: 张松林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氯代苯 烷基酚 斑马鱼 QSAR 致毒机理
分类号: X1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成年斑马鱼为实验材料,选取氯代苯烷基酚类十种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单一及联合毒性实验,对其毒性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之后探讨了毒性和分子参数的相关性,得到了其毒性方程(QSAR分析),进而分析了其不同的致毒机理。最后,介绍了其对斑马鱼胚胎的相关研究。急性毒性实验研究了十种化合物的毒性效应,分类比较了两类化合物的毒性大小;在联合毒性效应评价中,按毒性变化趋势对不同组合的毒性效应进行分类并给出分析;最后,评价了十种化合物的蓄积毒性,并分类比较了其大小。毒性和分子参数相关性分析发现,辛醇/水分配系数、一阶、二阶价键连接指数、生物富集因子和氯代苯毒性相关性较好,三、四阶价键连接指数、最高空轨道能和毒性相关性次之。辛醇/水分配系数、二阶和四阶价键连接指数、生物富集因子和烷基酚毒性相关性较好,一阶价键连接指数和毒性相关性次之,三阶价键连接指数、最低空轨道能和毒性相关性最差。将毒性与化合物各参数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得到其毒性方程:(1)氯代苯毒性方程: -lgLC50 = 0.811 2XV-3.225(2)烷基酚毒性方程: -lgLC50 = 0.353 LogP-2.161经检验,毒性与参数之间都存在高度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由两个方程得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的都很好。极性化合物烷基酚对鱼的致毒过程,先要经历化合物在两相(水相和生物相)间的分配过程,进入生物相的化合物数量多,与生物大分子键合的机会就多,极性麻醉毒性就大。非极性化合物氯代苯对鱼的毒性,除了与化合物在两相间的分配有关外,更受化合物在有机体内的富集程度制约,进而与二阶价键连接指数密切相关。氯代苯和对-壬基酚、对-辛基酚对斑马鱼胚胎发育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造成发育畸形甚至死亡,都具有特定的最敏感毒理学终点。氯代苯类毒性随苯环上取代氯数目的增加而增强,其联合毒性在不同的毒理学终点大多呈拮抗作用,其对胚胎抗氧化酶体系的影响不显著。对烷基酚类而言,染毒时刻不同其对胚胎的毒性效应也不同;对发育24h的胚胎染毒发现,对-辛基酚的毒性大于对-壬基酚。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8
第1章 引言  8-21
  1.1 环境优先污染物  8-9
  1.2 氯代苯烷基酚类化合物的危害  9-10
  1.3 分子毒性机理  10
  1.4 分子定量结构与活性相关研究(QSAR)  10-13
  1.5 国内外应用QSAR 研究氯代苯和烷基酚类化合物水生生物毒性的进展  13-16
  1.6 研究内容  16-17
  1.7 研究的目的与现实意义  17-18
  1.8 参考文献  18-21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27
  2.1 实验材料  21-22
    2.1.1 受试化合物的选取和溶液的配制  21
    2.1.2 实验仪器及器皿  21-22
  2.2 受试水生生物的选取、驯养和实验用水  22
  2.3 实验方法  22-23
    2.3.1 单一急性毒性实验  22-23
    2.3.2 单一毒性蓄积实验  23
    2.3.3 联合毒性实验  23
  2.4 数据处理方法  23-26
    2.4.1 单一毒性实验  23-24
    2.4.2 联合毒性实验  24-25
    2.4.3 受试物分子结构和特性参数的选取  25-26
  2.5 参考文献  26-27
第3章 实验结果及毒性初步分析  27-41
  3.1 单一毒性效应  27-31
    3.1.1 实验结果  27-28
    3.1.2 中毒症状  28-29
    3.1.3 两类化合物毒性的初步分析与讨论  29-31
  3.2 联合毒性效应  31-36
    3.2.1 实验结果和评价方法  31-33
    3.2.2 联合毒性评价  33-36
  3.3 蓄积毒性效应  36-40
    3.3.1 实验结果  36
    3.3.2 分析与讨论  36-40
  3.4 参考文献  40-41
第4章 氯代苯和烷基酚类化合物斑马鱼毒性的QSAR分析  41-55
  4.1 受试化合物斑马鱼毒性与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41-47
    4.1.1 急性毒性实验数据  41-42
    4.1.2 剂量-反应回归分析  42-43
    4.1.3 半数致死浓度  43-44
    4.1.4 两类化合物斑马鱼毒性与分子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44-47
  4.2 氯代苯和烷基酚类化合物斑马鱼毒性与其参数的回归分析  47-54
    4.2.1 辛醇/水分配系数法分析  48-49
    4.2.2 氯代苯、烷基酚的毒性和参数回归方程  49-52
    4.2.3 氯代苯和烷基酚类化合物的致毒机理  52-54
  4.3 参考文献  54-55
第5章 氯代苯和烷基酚化合物斑马鱼胚胎毒性相关研究  55-59
  5.1 氯代苯类化合物斑马鱼胚胎毒性的相关研究  55-56
  5.2 烷基酚类化合物斑马鱼胚胎毒性的相关研究  56-58
  5.3 参考文献  58-59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59-61
  6.1 结论  59-60
    6.1.1 初步毒性效应分析  59
    6.1.2 毒性和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59-60
    6.1.3 氯代苯和烷基酚化合物致毒机理分析  60
    6.1.4 氯代苯和烷基酚化合物斑马鱼胚胎毒性相关研究  60
  6.2 建议  60-61
附录  61-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斑马鱼肠道微细结构及肠粘膜屏障的研究,Q95-33
  2. 喹啉环取代喜树碱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R914
  3. IGFBP-6对缺氧诱导性血管生成的作用研究,Q46
  4. 克罗米芬柠檬酸钠导致斑马鱼颅面部发育异常的研究,R114
  5. 酶法合成西汀类手性中间体及其最佳反应参数的研究,R914
  6. 斑马鱼血管中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质的浓度极化现象,R543.5
  7. 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鱼藤素对COX/PGE_2信号通路的作用,R285.5
  8. PKB/Akt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功能研究与分析,Q55
  9. 面向丝绸产品及其染整助剂中AP与APEO的检测技术研究,TS190.2
  10. 河口近海环境中烷基酚的分布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估,X826
  11. 有机物定量结构-性质/活性关系(QSAR)结合T.E.S.T软件评估氯代苯类化合物毒性初步研究,X171.5
  12. 氯化汞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X503.2
  13. 含氧类和含硫类有机物的性质测定及QSAR/QSPR研究,O621.2
  14. 银杏叶中烷基酚的甲基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研究,TQ460.72
  15. 以哌嗪为连接基团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低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TQ423
  16. 鱼类脂味觉的行为学检测及候选脂味受体CD36的克隆与表达,Q78
  17. 典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蛋白核小球藻和四尾栅藻的毒性效应及机制,X171.5
  18. 基于间十五烷基酚的一种新型季铵盐研究,TQ243.1
  19. 溴化阻燃剂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TBC)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研究,X174
  20. 计算机辅助设计极光激酶抑制剂的研究,R914.2
  21. 溴化阻燃剂三-(2,3-二溴丙基)异氰脲酸酯(TBC)对斑马鱼胚胎、小鼠及大鼠的毒性效应研究,R114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生物学 > 环境动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