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公益诉讼的立法研究

作 者: 张肃娴
导 师: 赵朴英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诉讼法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公益诉讼 直接利害关系 制度设想
分类号: D9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凸现的公益维权案件将公益诉讼的话题引入了人们的视野,公益诉讼是一种纠正公共性违法行为、保护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而由特定机关、公益组织和个人采取的一项司法救济措施。它在国外立法上已有规定,一些国家甚至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大部分仅限于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起诉主体也只有检察院,民间尽管也不断涌现出博得媒体和公众喝彩的个人维权案件,但多以败诉告终,或者被法官以不具有原告资格而不予受理,有的即使费尽周折取得胜诉,也难以达到保护公共利益的初衷。而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我国现行诉讼法对原告资格采用的“适格说”,使之成为了横在“维权勇士”面前的一道过不去的坎。可见,造成法律对此“鞭长莫及”的原因已不再是司法适用的问题,而是立法上存在了盲区,为了避免法律再向此类诉讼频频亮起红灯,将公益诉讼立法提上日程已势在必行。所以,笔者选择此题目进行研究,以使保护公益的案件能获得畅通的诉讼渠道,并真正发挥保护公共利益的作用,论文共有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公益诉讼的概念予以阐述,使人们对何为公益诉讼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第二部分介绍国外相关公益诉讼的立法概况与特点,研究借鉴其中的有益成份,为我国公益诉讼立法提供参考。第三部分通过列举我国近年来的一些有关公益诉讼的典型案例,找到问题的症结并剖析其原因。最后一部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公益诉讼的设计方案,使社会中出现的任何纠纷都能最终由司法程序予以化解。本文在呼吁我国应加快公益诉讼立法进程的同时,对我国未来的公益诉讼采取何种模式立法献上自己的一管之见,是文中的创新之处,希望能对我国公益诉讼的立法研究有所裨益。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1章 公益诉讼概述  10-19
  1.1 公益诉讼的涵义  10-14
    1.1.1公益的概念  10-11
    1.1.2 公益诉讼的概念及特点  11-14
  1.2 公益诉讼与相关概念的异同  14-16
    1.2.1 公益诉讼与代表人诉讼  14-15
    1.2.2 公益诉讼与集团诉讼  15-16
  1.3 公益诉讼的价值分析  16-19
    1.3.1 公益诉讼的法律价值  16-17
    1.3.2 公益诉讼的社会价值  17-19
第2章 国外公益诉讼的立法比较  19-28
  2.1 英美法系公益诉讼立法概况  19-21
    2.1.1 美国的公益诉讼  19-20
    2.1.2 英国的公益诉讼  20-21
  2.2 大陆法系公益诉讼立法概况  21-23
    2.2.1 德国的公益诉讼  21-22
    2.2.2 法国的公益诉讼  22-23
  2.3 两大法系公益诉讼的比较  23-28
    2.3.1 两大法系公益诉讼的共同点  23-25
    2.3.2 两大法系公益诉讼的不同点  25-28
第3章 我国公益诉讼的发展与理论分歧  28-37
  3.1 我国公益诉讼的现状  28-30
    3.1.1 我国公益诉讼的困境  28-29
    3.1.2 我国公益诉讼面临困境的原因  29-30
  3.2 建立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分歧  30-37
    3.2.1 建立经济公益诉讼的学说  30-32
    3.2.2 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学说  32-34
    3.2.3 建立一元民事公益诉讼的学说  34-37
第4章 我国公益诉讼的立法构想  37-46
  4.1 设立公益诉讼模式  37-38
    4.1.1 分散式立法模式的确立  37
    4.1.2 直接与行政程序先置模式的并用  37-38
  4.2 明确公益诉讼的可诉范围  38-41
    4.2.1 侵犯国有资产的案件  38-39
    4.2.2 坏境污染等公害案件  39-40
    4.2.3 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垄断案件  40
    4.2.4 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具有社会危害性案件  40-41
  4.3 创设多元化的公益诉讼起诉主体  41-44
    4.3.1 检察机关  41-42
    4.3.2 公益组织  42-43
    4.3.3 公民  43-44
  4.4 建立公益诉讼特别程序  44-46
    4.4.1 举证责任的分配  44
    4.4.2 诉讼费用的承担  44
    4.4.3 对胜诉原告的奖励  44
    4.4.4 实行合议制审理  44-45
    4.4.5 采取特殊诉讼处分原则  45
    4.4.6 直接移交执行制度  45-46
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49
致谢  49

相似论文

  1. 论环境权的可诉性,D922.68
  2.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925.1
  3. NGO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问题研究,D922.68
  4. 论我国石油行业垄断的法律规制研究,F426.22
  5. 国有资产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922.291
  6.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925.3
  7.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926.3
  8. 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的问题和对策,D925
  9.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政府利益分析,D630
  10.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中的补偿机制研究,D922.3
  11. 行政公益诉讼原告问题初探,D925.3
  12. 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法律制度,D922.181
  13. 土地征收程序法律问题研究,F301
  14. 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浅析,D922.3
  15. 纳税人公益诉讼制度探讨,F812.42
  16. 国际投资仲裁中的“第三方参与”法律问题研究,D997.4
  17. 我国环境保护法庭建设之研究,D926.2
  18. 论不动产征收制度的完善,D922.181
  19. 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923.8
  20. 就业歧视的司法对策,D925
  21. 我国律师参与公益诉讼的问题研究,D926.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