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红楼梦》的“情”“色”世界与“乱伦禁忌”

作 者: 李娟
导 师: 孟广明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红楼梦》 “情”的世界 “色”的世界 乱伦禁忌 拉康
分类号: I207.4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8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红楼梦》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现实主义巨著、“人情小说”,其中不乏对“情”、“性”或“情”、“欲”或“情”、“色”深入、系统的艺术描写和表现。《红楼梦曲词》中“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所追究的正是人类的起源与生命的原始。人类起源于动物式的自然原欲,但又从动物中抽离出来,压抑自己身上的“兽性原欲”的冲动,建立起蓄积和拦截性欲的各种禁忌——“文明的”或“文化的”巨大“堤坝”,从而实现了“自然”与“文化”的分野。然而,性困惑、性焦虑也随之而来。性恰恰因为禁锢而充满了神秘的魅力,僭越禁律所带来的强烈的在阉割恐惧中颤栗的“剩余快感”,又进一步强化了人类疯狂毁灭式的“禁律之欲”。欲望的维度总是与‘无’密切相关。所以拉康认为不存在性关系,而只存在性关系的“幻象性质”、“象征性质”和“症候性质”。《红楼梦》中“情”“色”二分世界的分辨与难辩正是来源于乱伦禁忌,同时乱伦禁忌又导致了人类永恒的性焦虑与性困扰。因此笔者不揣浅陋,冒昧尝试在西方现代乱伦禁忌理论的支撑下,考察分析《红楼梦》中的“情”“色”二分世界及其深层意义和系统结构内涵,以期能为我们传统的《红楼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维度和开辟新的阐释空间。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9
第1章 《红楼梦》的"情""色"世界  9-25
  1.1 《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石(灵)""情""梦(幻)"  9-12
    1.1.1 "女娲补天""开辟鸿蒙":人类起源和天地之初  10-11
    1.1.2 "木石前盟""金玉良缘":"仙界"与"尘世"  11-12
  1.2 "情""色"分离的焦虑与困扰:"自然"与"禁忌"  12-19
    1.2.1 意淫:《红楼梦》中的"性理想"  13-15
    1.2.2 "父亲之名"与"道德禁律":《红楼梦》中的性焦虑  15-18
    1.2.3 "情""色"之间:"意淫""肉欲"的"分辨"与"难辨"  18-19
  1.3 "阉割"恐惧中的"欲望":"颤栗"中的"快感"  19-22
    1.3.1 生命"恶之花"的开放  19-21
    1.3.2 超越"现实原则"  21-22
  1.4 "情""色"纷扰关系是人类永恒的焦虑与困惑  22-25
第2章 乱伦禁忌:"自然"与"文化"的分野  25-32
  2.1 "乱伦禁忌":概念和理论的初创  25-28
    2.1.1 个体发展中的乱伦情结与禁忌  25-26
    2.1.2 群体文化上的图腾与禁忌  26-28
  2.2 "乱伦禁忌":结构化的社会规则  28-32
    2.2.1 交换结构与亲属关系  28-30
    2.2.2 结构化的"乱伦禁忌"  30-32
第3章 "乱伦禁忌":"禁律之欲"与"死本能"  32-39
  3.1 "阉割恐惧"与"理想自我"  32-34
  3.2 "父亲之名"与"乱伦禁忌"  34-36
  3.3 "禁律之欲"与"死本能"  36-39
第4章 "乱伦禁忌""剩余快感":情色纷扰关系的"难解"之源  39-46
  4.1 "没有性关系":人的"性关系"的"幻象"性质  39-41
  4.2 "没有性关系":人的"性关系"的"象征"性质  41-43
  4.3 "没有性关系":人的"性关系"的"症候"性质  43-46
第5章 《红楼梦》的"色""空"意象:"终结"还是"开端"?"欲望"还是"绝望"?  46-51
  5.1 《红楼梦》的"色空"观:"欲望意象"和"虚无意象"的张力  46-49
  5.2 "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终结"抑或"开端"  49-51
结语  51-52
参考文献  52-56
致谢  56-57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7

相似论文

  1. 概念隐喻理论视域中《红楼梦》诗词的英译研究,I046
  2. 《红楼梦》和《玉楼梦》人物形象对比分析,I106.4
  3. 汉语重叠式副词研究,H146
  4. 《红楼梦》两译本中模糊语翻译对比研究,I046
  5. 杨宪益的译者主体性研究,H315.9
  6.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的戏曲舞台艺术形象之比较研究,J805
  7. 异化翻译与文化传播,H315.9
  8. 接受美学视阈下模糊语言在《红楼梦》翻译中的审美再现,I046
  9. 对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野人”约翰的拉康式解读,I561.074
  10. 拉康欲望理论视域中的《情人》解读,I565.074
  11. 关于隐喻表现中译日的考察,H36
  12. 电影中“镜子”意象研究,J905
  13. 从拉康的主体间性谈伯格曼电影中的人物关系,J905
  14. 自我与他者,I712.074
  15. 《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芭斯西芭内心探索—拉康的他者欲望模式解读,I561
  16. 乱伦禁忌—简单社会的法律,D913
  17. 《红楼梦》女性读者的审美心理探微,I207.411
  18. 《红楼梦》中比喻的翻译,H315.9
  19. 《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悲剧之演成,I207.411
  20. 拉康式的主体之死与生,I71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古代小说 > 《红楼梦》研究与评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