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葛洪儒道兼综思想研究

作 者: 刘翼民
导 师: 刘立夫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葛洪 儒道兼综 尊道贵儒 道本儒末
分类号: B2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葛洪是东晋著名学者,外丹学派与神仙道教的奠基人,思想博大精深。外部条件与内在动力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葛洪矛盾又统一的儒道兼综思想。葛洪尊道,他的“道"既是道家之道,也是道教之道。在《抱朴子内篇》中,葛洪将道家思想与道教的方术、仙学、丹鼎及符篆糅合为一体,为道教确立了较为完整的以“玄道”为本体、金丹道为核心的神学体系,从宇宙观、本体论的高度来论证神仙长生的思想。葛洪尊道也贵儒,在《抱朴子外篇》中论述了儒家经世之业,体现了他尊崇儒学、兴复儒教、竞尚儒术、弘扬儒道的思想。葛洪从维护儒家的纲常名教出发,强调“君道”和“臣节”;把“仁”与“刑”看做治国的两种工具;崇尚儒家之“礼”,但又提倡“礼法省烦”葛洪在构建道教体系时,将道教神仙方术与儒家纲常名教相融合,为神仙道教构建了一套合乎儒家伦理纲常的修炼学说和行为规范。就儒道的关系而言,葛洪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道本儒末”、“道源儒流”。葛洪儒道兼综思想,顺应了当时社会的需求,将道教从民间提升到官方正统地位,并对后世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对葛洪的思想成因进行分析,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第二章是以《抱朴子内篇》作为对象论述葛洪道家道教思想,从本体论、神仙实有、神仙可学三个方面一一进行论述。第三章是以《抱朴子外篇》为研究对象论述葛洪儒家思想,分为三节。分别从君臣关系、仁刑关系、崇礼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述。第四章是从三个方面论述葛洪援儒入道,将儒家的伦理纲常与道教神仙方术相融合。第五章是论证了葛洪儒道思想的关系。第六章是葛洪对儒道两家的兼容与超越,以及对葛洪儒道兼综思想的评价。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导论  7-10
第一章 葛洪儒道兼综思想的成因  10-21
  1.1 早期道教对葛洪的影响  10-13
  1.2 两晋时期的社会背景与学术思潮  13-14
  1.3 葛洪学术渊源与人生际遇  14-18
    1.3.1 葛洪的家学背景  14-16
    1.3.2 葛洪的师承与交友  16-18
  1.4 葛洪儒道双修的人生抉择  18-21
第二章 葛洪尊道思想  21-31
  2.1 以"玄"为本  21-25
  2.2 神仙实有  25-27
  2.3 神仙可学  27-31
第三章 葛洪贵儒思想  31-42
  3.1 忠君思想  31-37
    3.1.1 君臣关系的合理性  31-33
    3.1.2 君臣关系的必要性  33-35
    3.1.3 理想的君臣关系  35-37
  3.2 刑以辅仁  37-40
    3.2.1 刑、仁之辩  37-38
    3.2.2 用刑的根据及其作用  38-40
  3.3 崇礼思想  40-42
第四章 葛洪援儒入道思想  42-50
  4.1 儒家伦理思想与道教戒律  42-46
    4.1.1 忠孝为本  43-44
    4.1.2 积善去恶  44-46
  4.2 儒家宗法观念与道教神仙体系  46-48
  4.3 儒家思想与道教世俗化  48-50
第五章 葛洪儒道关系论  50-55
  5.1 道本儒末  50-51
  5.2 尊道贵儒  51-52
  5.3 孔老皆圣  52-55
第六章 葛洪对儒道思想的兼容与超越  55-63
  6.1 对儒家思想的超越  55-58
  6.2 对道家思想的超越  58-60
  6.3 葛洪儒道兼综思想的评价  60-63
参考文献  63-66
致谢  66-67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67

相似论文

  1. 葛洪的美学思想研究,R249
  2. 论《抱朴子内篇》与嵇康之关系,K236
  3. 基于《抱朴子》的葛洪养生思想与实践的研究,R212
  4. 《神仙传》研究,I207.41
  5. 葛洪养生思想研究及其养生方法探讨,R212
  6. 葛洪政治思想研究,K237
  7. 东汉社会与三贤思想,K234
  8. 《抱朴子》儒道兼修的养生思想研究,R212
  9. 葛洪美学思想研究,B83
  10. 葛洪《抱朴子》美学思想解读,B83-09
  11. 《抱朴子·外篇》社会政治思想研究,B235
  12. 玄之所在,其乐不穷,B959
  13. 论葛洪的养生思想,B959.2
  14. 《抱朴子内篇》美学思想初探,B959
  15. 《抱朴子外篇》与葛洪思想研究,B235.7
  16. 葛洪《抱朴子外篇》政治和文学思想研究,B235.7
  17. 儒家思想对葛洪的影响,B235.7
  18. 葛洪及其《抱朴子外篇》简论,B235.7
  19. 《抱朴子外篇》与葛洪的文学观念及其文学成就,B235.7
  20. 《抱朴子》养生思想综论,B235.7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三国、晋、南北朝哲学(220~58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