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抱朴子外篇》与葛洪思想研究

作 者: 刘玲娣
导 师: 熊铁基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葛洪 《抱朴子外篇》 思想  
分类号: B235.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296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两晋之际的学者葛洪,在壮年时期写下了两部重要著作——《抱朴子外篇》和《抱朴子内篇》。其自序云:“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攘邪却祸之事,属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家。” 这两种著作自问世以来,因内容和风格的巨大差异而遭遇不同的命运。《内篇》很快成为道教经典之一,其中对神仙可学的神学论证为东晋以后道教理论的系统化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学界对《内篇》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但对《外篇》的研究尚欠深入。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思想史的角度入手,以《外篇》作为专门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学和思想史研究的方法,着重对其中体现出来的儒道兼容思想、政治、伦理思想、隐逸思想等进行若干剖析。 第一章“从抱朴子内外篇之分看葛洪的思想倾向”,通过对《抱朴子》内外篇成书时间的考证和作者在《自序》等文字中透露出来的信息,结合既有研究成果,认为二书写作于葛洪35岁之前,定稿于葛洪50岁左右,《外篇》和《内篇》一样,体现了作者较为成熟的思想。葛洪的真正理想是成为被儒家认可的“文儒”,浓厚的儒家情怀始终贯穿在其思想中。 第二章“葛洪思想体系中的道儒关系”结合内外篇内容,从道本儒末、尊道贵儒、孔老皆圣、论道扬儒、成仙之途五个方面论述了葛洪思想中的道儒关系。葛洪对道儒关系的反复论述,体现了他融儒入道、儒道兼修的思想和人格。在道教史上,葛洪首次将儒家思想大规模融进道教的伦理思想中,从理论上为道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葛洪对儒家思想的尊崇也为魏晋以后儒学的复兴开了先声。 第三章“《抱朴子外篇》的伦理、政治思想”主要分析了葛洪的身国同治思想,刑德并用思想、反无君论思想以及人才思想。葛洪继承了道教的“身国 /艺呸八硕士学住论文 一 AIASTER’S ThESIS 同治”思想,以身拟国,从理论上将修身与治国有效结合起来,并根据时代发 展的需要,进一步强化了懦学的重要性。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出发,葛洪还主 张刑德并用、刑为仁佐,刑之至用,要在“诛贵”,刑德须臾不可分离。针对 魏晋时期泛起、以鲍敬言的《无君论》为代表的否认君主制的潮流,葛洪作《洁 鲍》篇,对其进行了系统批判,反映了葛洪思想中强烈的关注社会现实的倾向。 而其贵贤任能的人才思想,从人才的重要性、人才的识别、选拔和利用等方面 全面论述了人才问题,于今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第四章“《抱朴子外篇》的隐逸思想”围绕《外篇》中表现出来的隐逸思 想,认为趋利避害、保身全志、重生爱生是葛洪隐逸思想的基础,显隐任时、 出处同归、尊隐重隐、融儒入道是其隐逸理论的基本特点,其隐逸思想贯穿着 出处两难的紧张和矛盾,体现了儒道之间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 总之,《抱朴子外篇》多发前人所未发,无论在道教史上还是在儒学史上, 它都是一部有着重要学术价值的历史典籍。尽管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抱朴 子外篇》己非原貌,但其中蕴涵的思想丰富而生动,值得后人深思和继续发掘。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3-5
英文摘要  5-8
前言  8-13
第一章 《抱朴子》内外篇之分与葛洪思想倾向  13-18
第二章 葛洪思想体系中的关系  18-29
  一、 “道本儒末”  18-21
  二、 “尊道贵儒”  21-22
  三、 “孔老皆圣”  22-24
  四、 论道扬儒  24-27
  五、 成仙之途  27-29
第三章 《抱朴子外篇》的伦理、政治思想  29-47
  一、 《抱朴子》融儒入道的道教伦理思想  29-33
  二、 身国同治思想  33-37
    (一) “内以治身、外以为国”  33-35
    (二) “兴儒教以救微言之绝”  35-37
  三、 刑德并用、兼采众长的政治思想  37-41
    (一) 刑德并用、刑为仁佐  37-39
    (二) “兼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39-41
  四、 《诘鲍》篇的反无君论思想  41-43
  五、 贵贤任能的人才思想  43-47
第四章 《抱朴子外篇》的隐逸思想  47-58
  一、 趋利避害、保身全志  47-50
  二、 显隐任时、出处同归  50-53
  三、 出处两难、舍道从儒  53-55
  四、 尊隐重隐  55-58
余论  58-61
参考文献举要  61-64
后记  64

相似论文

  1. 钢丝滚道球轴承的预紧与支承刚度理论及实验研究,TH133.331
  2. 基于流形学习的高维流场数据分类研究,V231.3
  3. 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开放空间设计研究,TU984.113
  4. 铁电薄膜与组分梯度铁电薄膜的性能研究,TM221
  5.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综合实验系统的研究与应用,TM73
  6.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7. 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G633.2
  8.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9. 高中函数教学研究与实践,G633.6
  10. Ad-Hoc网络多信道MAC层协议的信道分配问题的研究,TN929.5
  11. 突发OFDM系统同步与信道估计算法及FPGA实现,TN919.3
  12. 阈下信道技术在多重签名中的应用,TN918.1
  13. 基于均值匹配的Turbo码联合译码的Matlab实现,TN911.22
  14. 基于DSP的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实现研究,TN919.3
  15. 低轨卫星移动信道特性模拟硬件实现,TN927.23
  16. 多载波CDMA的信道编码与信道估计技术的研究,TN929.533
  17. DMR集群系统高层协议的设计和研究,TN929.52
  18. 呼吸道合胞病毒重组融合蛋白TB10.4-F1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研究,R725.6
  19.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20. 许心如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益气活血、泻肺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R259
  21.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痹玉康Ⅰ号”方治疗中晚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三国、晋、南北朝哲学(220~589年) > 抱朴子(葛洪,约284~364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