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生物材料中脯氨酸的作用及其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作 者: 张素娜
导 师: 申世刚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物理化学
关键词: 吸水倍率 渗透调节 Au(Ⅲ) L-脯氨酸 动力学及机理
分类号: O62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渗透压和动力学两个角度对生物材料中脯氨酸的性质、作用及其反应动力学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天然生物材料的吸水机理及其自身在外界环境影响下进行水分传输过程中作出的响应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生物材料中脯氨酸的作用和脯氨酸同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反应动力学的方法与存在的问题。最终选定的天然生物材料是葫芦科一年生攀援植物丝瓜幼苗,研究了它在低浓度不同种类盐溶液中的吸水规律,在不同浓度的KCl盐溶液中以总吸水倍率和叶子中脯氨酸质量分数以及培养外液渗透压变化作为测定指标,从渗透压作为丝瓜幼苗时期吸水动力的角度,探讨其吸水动力学及生长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0.0010 mol/L)各种盐对丝瓜幼苗的总吸水倍率的影响LiCl>KCl>二次蒸馏水>NaCl;不同浓度(0.0010-0.0140mol/L) KCl影响下丝瓜幼苗总吸水倍率、脯氨酸质量分数、培养液进入植物体内的粒子个数随KCl浓度成峰形变化,并且三者的变化基本吻合。KCl盐溶液浓度为0.0010mol/L时脯氨酸质量分数达最低值,0.0040 mol/L时达最高值,在无盐和高盐环境下脯氨酸的大量积累是植物细胞的适应性反应。脯氨酸质量分数与进入植物体内粒子个数变化正相关,并拟合出关系式WPro为脯氨酸质量分数,n为进入植物体内粒子个数,k0,α,R0均为常数。冬瓜与丝瓜同属葫芦科一年生攀援植物,对冬瓜进行同样的实验能否得出一样的规律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以冬瓜幼苗为材料,作了和丝瓜同样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0.0010-0.0100 mol/L) KCl盐溶液影响下冬瓜幼苗总吸水倍率、脯氨酸质量分数、培养液进入植物体内的粒子个数随KCl浓度成波浪形变化,并且后两者的变化基本吻合与总吸水倍率的变化负相关。KCl盐溶液浓度为0.0010 mol/L时脯氨酸质量分数达最低值,0.0080 mol/L时达较高值,在无盐和高盐环境下脯氨酸的积累是植物细胞的适应性反应。脯氨酸质量分数与进入植物体内粒子个数变化正相关,并拟合出关系式WPro为脯氨酸质量分数,n为进入植物体内粒子个数,k0,α,R0均为常数。与丝瓜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为探讨植物体中脯氨酸积累的生理作用及意义提供参考。植物体内脯氨酸质量分数和进入植物体内K+个数之间关系的建立,引起了我们对脯氨酸自身所具有的性质的关注,抛开植物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脯氨酸的影响,我们对脯氨酸和Au(Ⅲ)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机理进行了探讨。在酸性介质中,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Au(Ⅲ)氧化L-脯氨酸(L-Proline)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Au(Ⅲ)是一级,对L-脯氨酸(L-Proline)也是一级;在保持准一级条件([L-Proline]0>>[Au(Ⅲ)]0)下,表观速率常数kobsd随着[H+]和[Cl-]的增加而减小,并且有弱的负盐效应。据此假设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由此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很好地解释全部实验现象。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0
第1章 综述  10-14
  摘要  10
  1.1 脯氨酸的基本性质及用途  10-11
  1.2 生物材料中脯氨酸的作用及吸水机理的研究现状  11
  1.3 脯氨酸与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11-12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12-14
第2章 丝瓜幼苗吸水规律的研究  14-26
  摘要  14
  2.1 前言  14-15
  2.2 材料与方法  15-17
  2.3 结果与分析  17-24
  2.4 结论  24-26
第3章 冬瓜幼苗吸水规律的研究  26-35
  摘要  26
  3.1 前言  26-27
  3.2 材料与方法  27-28
  3.3 结果与分析  28-34
  3.4 结论  34-35
第4章 酸性介质中四氯合金(Ⅲ)氧化L-脯氨酸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35-46
  摘要  35
  4.1 前言  35-36
  4.2 实验部分  36-37
  4.3 结果与讨论  37-46
结论  46-47
参考文献  47-53
附录  53-54
致谢  54

相似论文

  1. 添加钾离子对低盐度水体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S963
  2. 马铃薯甲虫脯氨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其dsRNA的发酵生产,S435.32
  3. 枯草芽孢杆菌对基质栽培黄瓜盐胁迫伤害的缓解效应,S642.2
  4. 普通小麦中一类富含脯氨酸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S512.1
  5. 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对Cd耐受和富集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初探,X173
  6. 水杨酸与烯效唑对盐胁迫下黑果枸杞愈伤组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S567.19
  7. 氮杂环类化合物在电喷雾质谱中的裂解机理研究,O657.63
  8. 电化学法处理农药中间体(间苯二甲腈)废水的研究,X786
  9. 羟基化合物还原Cr(Ⅵ)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X13
  10. 改性粉煤灰及对偶氮染料废水的脱色性能研究,X703
  11. L-脯氨酸衍生物催化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TQ203.2
  12. SAR/NBR共混型吸水膨胀橡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Q330.6
  13. Ag(Ⅲ)配离子氧化氨基化合物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研究,O643.12
  14. Ag(Ⅲ)配合物氧化特种氨基酸和α-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研究,O643.12
  15. 环境因子变化对凡纳滨对虾蜕皮同步性和生理特征影响的实验研究,S917.4
  16. 脯氨酸和甜菜碱对盐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研究,S641.2
  17. 斑茅脯氨酸代谢关键基因Ea-δ-OAT和Ea-P5CS克隆及功能分析,S566.1
  18.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保护性耕作下春小麦应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S512.12
  19. 抗癌药物Pt(Ⅳ)、Au(Ⅲ)配合物与特种氨基酸、水杨酸类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R96
  20. AcSDKP对TGF-β1/JNK通路的调节在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中的作用,R563
  21. 抗纤维化短肽对大鼠矽肺纤维化TGF-β1和SMAD7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R135.2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有机化学 > 有机化学一般性问题 > 有机化合物性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