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乙醇汽油耐水性能的改进及桉叶油汽油的初步研究

作 者: 孙传庆
导 师: 李士雨;周军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化学工程
关键词: 车用乙醇汽油 相分离温度 耐水性 添加剂 桉叶油 物性测定方法
分类号: TE626.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车用乙醇汽油易吸水形成含水相,在低温下导致油水分层(相分离),对燃料的整体使用性能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使发动机熄火。本文以乙醇汽油为基料,考察了在不同含水量下,多种添加剂对其相分离温度的影响,并测定了相应的理化性能,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部分理化性能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一的C3~C8醇对含水量0.5%(体积百分比,以下同)的E10的相分离温度的降低程度不能达到使用要求(车用汽油一股要求≤-42℃),但组合配伍多数具有明显降低相分离温度的作用,其中,当配方中的正己醇/环己醇/正辛醇/异辛醇=0.3%:0.3%:0.5%:0.1%时,混合燃料的相分离温度低达71.6℃;当桉叶油/叔丁醇/异丁醇/乙酸乙酯=1.0%:0.5%:0.3%:0.1%时,混合燃料的相分离温度达到13.05℃,显示桉叶油的使用有一定限制;当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醇、醚配伍,正丙醇/乙醚/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0.8%:0.1%:0.003(g·ml-1):0.005(g·ml-1)时,混合燃料的相分离温度可达15.4℃,显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一定效果。含水0.5%的E10用优选组合配方改性后,对掺入的桉叶油显示出较好的相容性,桉叶油含量1.0%时,所有相分点都处于最高点,温度范围是-12.15~-7.6℃;桉叶油含量达5.0%时,相分点范围是42.8~40.75℃。实验结果还表明,对于乙醇汽油这一混合物系,采用饱和蒸汽压法并利用克劳修斯克拉帕龙方程计算获得汽化热值时,升温法比降温法的稳定性好、精密度高;采用氧弹法测定其燃烧热时,使样品完全燃烧并防止样品挥发是实验的关键,常用的胶囊法难以成功,可以采用样品滴加到棉线上并迅速密封称重再燃烧的方法。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章 引言  7-10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0-23
  2.1 能源紧缺与替代能源  10-11
  2.2 车用乙醇汽油燃料的发展现状  11-17
    2.2.1 车用乙醇汽油燃料简介  11-12
    2.2.2 车用乙醇汽油燃料的应用  12-15
    2.2.3 存在的问题  15-17
  2.3 桉叶油与生物质能源  17-20
    2.3.1 桉叶油简介  17-18
    2.3.2 桉叶油在生物燃料中的应用  18-19
    2.3.3 存在的问题  19-20
  2.4 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油水相分离特性及改善  20-22
    2.4.1 乙醇汽油的性质  20-21
    2.4.2 改善混合燃料相分离特性的原理  21
    2.4.3 降低混合燃料相分离温度的措施  21-22
  2.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2-23
第三章 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改性  23-40
  3.1 单因素实验  23-27
    3.1.1 因素的确定  23-24
    3.1.2 材料与方法  24
    3.1.3 结果与分析  24-27
  3.2 多因素正交实验  27-39
    3.2.1 因素的选择  27
    3.2.2 实验方案  27-28
    3.2.3 结果与分析  28-39
  3.3 小结  39-40
第四章 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理化特性及部分测定方法的改进  40-50
  4.1 混合燃料的密度、酸度、馏程、残炭、运动粘度  40-42
    4.1.1 密度  40
    4.1.2 酸度  40-41
    4.1.3 馏程  41
    4.1.4 残炭  41
    4.1.5 运动粘度  41-42
  4.2 混合燃料的汽化热及其测定方法的改进  42-43
    4.2.1 实验原理  42
    4.2.2 实验仪器  42-43
    4.2.3 实验方法  43
  4.3 混合燃料的燃烧热及其测定方法的改进  43-45
    4.3.1 实验原理  43-44
    4.3.2 实验仪器  44
    4.3.3 实验方法  44-45
  4.4 改性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理化性能及对比分析  45-49
  4.5 小结  49-50
第五章 改性乙醇汽油和桉叶油的相溶性  50-55
  5.1 桉叶油汽油的应用特点  50
  5.2 桉叶油汽油相分离温度的影响因素  50-54
    5.2.1 空白实验  50-51
    5.2.2 对照实验  51-52
    5.2.3 改性实验  52-54
  5.3 小结  54-55
第六章 结论  55-56
参考文献  56-59
致谢  59-60
作者简介  60

相似论文

  1. 复合添加剂对SNCR脱硝过程的影响,X701
  2. NSSC黑液在流化床中燃烧试验研究,TK16
  3. 通孔电镀铜添加剂的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的探讨,TQ153.14
  4. 甲基磺酸盐体系电镀锡添加剂及工艺研究,TQ153.13
  5. Mg-Li和Mg-Li-Ce合金电化学性能研究,TG146.22
  6. 添加酒糟和糖蜜对箭筈豌豆与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S816.53
  7. 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制剂对全株玉米和箭筈豌豆混贮发酵品质的影响,S816.53
  8. 中国功能性食品配料产业发展研究,F426.82
  9. 反应烧结多孔钛酸铝材料的研究,TQ133.1
  10. 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酯类添加剂迁移行为的研究,TS206.4
  11. 锂电池负极材料烧成用氧化铝坩埚的开发研究,TQ174.6
  12. 氟代碳酸乙烯酯对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TM912
  13. 食品中风味物质、糖和添加剂的色谱分析方法研究,O657.7
  14. 丙酮回收过程水吸收及精馏工艺优化,TQ224.223
  15. 全钒液流电池阳极电解液稳定性及电池性能研究,TM912
  16. LTCC玻璃添加剂和流延工艺的研究,TN405
  17.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的研究,TM912
  18. 重组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酶制剂稳定性的研究,Q814
  19. 机械力化学改性粉状建筑废弃物的研究,X799.1
  20. 硫铁矿烧渣脱硫脱砷的研究,X705
  21. 提高酱油大曲酶活和改善酱油发酵效果的研究,TS264.2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 > 石油炼制 > 石油产品 > 燃料油 > 汽油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