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研究

作 者: 李益顺
导 师: 郑大华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期刊 科学 科学话语体系 传播 建构
分类号: G239.2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传播是在西学东渐、西力东侵的历史格局中进行,与科学话语传播结伴而行的是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而晚晴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经历了酝酿期、萌芽期与初步形成期三个不同的阶段。其中酝酿期以传教士的格致话语传播为主,萌芽期以维新报人的格致话语传播为主,初步形成期则以辛亥报人的科学话语传播为主。从格致话语传播到科学话语传播的嬗变,就是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内在理路与外在表征。格致话语与科学话语代表着两条不‘同的传播路径。一条是传教士格致话语传播路径,基本上沿袭明末清初传教士的“以学辅教”的宗旨,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格致”来指称Science,“科学”一词直到1905年间,《万国公报》上才开始使用“科学”词汇。传教士格致话语中的“格致”更多的是指称狭义上的科学,即自然科学,尚属“小科学”的范畴。并概述格致的本义、方法、分类、功能与精神等方面。鉴于晚清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实指中国人的自主构建,传教士只是起着一个中介与播种的作用。传教士中文报刊在格致话语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传统。一个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代表的的“《察世俗》传统”,“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科学内容很少,属于宗教期刊。另一个是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为代表的“《东西洋考》传统”,以科学为主,宗教次之,类似世俗期刊。首先是“《察世俗》传统”主导,然后“《东西洋考》传统”取而代之。19世纪60年代以前,“《东西洋考》传统”一直被《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中西闻见录》与《格致汇编》等传承。《中国教会新报》创刊后,两种传统共存。《万国公报》介绍了西方一些格致新闻、格致成果与格致理论,并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1907年终刊后,传教士格致话语传播式微,“《察世俗》传统”回归主导。但“《东西洋考》传统”并未消亡,仍然被维新报人与辛亥报人所传承。另一条路径是中经日本的科学传播路径。维新报人与辛亥报人掀起了科学话语传播的两次高潮,具有“以学辅教”之表征。内容有区别,前者重视科学知识与科学新闻的介绍,是第一阶梯传播。后者更侧重于形而上的科学话语传播,是第二阶梯传播。并使用日文中的“科学”来指称Science。国内最早使用“科学”既非康有为,也非严复,而是《实学报》(1897年11月15日),但因未署名而难以确定身份。20世纪初“格致”与“科学”共存与混用,1905年以后,“科学”词汇才逐渐淘汰“格致”。日本成为了戊戌维新时期与辛亥革命时期科学话语传播的主要中介与信息来源。而日本国内的“科学”原本就有“大科学”与“小科学”两种发展趋势,但输入中国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系统之学”的“大科学”。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主要具有信息传递、科学启蒙两项功能,与当时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形成互动。一方面,科学话语传播是观念革命的助产士,也是认知图式变革的加速器,对人们的认知方式、认知的地理空间与知识结构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宏观的宇宙天体、中观的人事社会与微观的物质世界都逐渐纳入人们的认知范围,科学的理性精神、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逐渐被人们所内化,科学传播所催产的这种深层变革,使得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科学不再是奇技淫巧与旁门左道,而被正名,这是科学发展的外在要求。科学话语传播过程是近代科学的中国化过程,也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与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之间碰撞与融合,并促成了中国古代科学的近代转型。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有五项特征,即信息源上的外源性、传播途径上的单向度线性传播、传播绩效上的局限性、生长周期上的短暂性、话语体系构建上的渐进性等。科学传播层面上,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与理论基础,是新文化运动的先声,而新文化运动是对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的传承与发展,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二者一脉相承。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3
引论  13-42
  一、缘起  13-18
  二、概念与说明  18-23
  三、学术史回顾  23-35
  四、框架与方法  35-37
  五、重点与创新  37-42
第一章 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体系酝酿期期刊中的格致话语分析  42-112
  第一节 晚清传教士中文期刊中的格致话语分析  42-81
    一、传教士报人的创刊活动概述  42-48
    二、格致话语传播的宗旨  48-54
    三、格致话语的传播者  54-64
    四、格致话语传播的体例与内容  64-81
  第二节 晚清传教士中文期刊中的格致观念  81-112
    一、格致概念的阐述  82-86
    二、格致分类的认知  86-90
    三、格致功能的体认  90-96
    四、格致方法与格致教育的阐述  96-103
    五、格致文化观的探讨  103-107
    六、格致与迷信及其他  107-112
第二章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萌芽期期刊中的格致话语分析  112-183
  第一节 戊戌维新时期创刊及其宗旨  112-126
    一、维新报人自主创刊活动  112-119
    二、格致话语传播的宗旨  119-126
  第二节 萌芽期期刊格致话语传播的栏目与内容  126-162
    一、《时务报》与《知新报》的栏目与内容  127-137
    二、《湘学新报》与《实学报》中的栏目与内容  137-143
    三、“另类期刊”中的栏目与内容  143-151
    四、其他地方期刊的栏目与内容  151-162
  第三节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萌芽期期刊中的格致思辩  162-183
    一、维新报人格致思辩的思想资源  162-167
    二、“科学”出现与格致概念及分类  167-175
    三、“富强之基,本诸格致”  175-179
    四、“黜伪崇真”与格致文化观  179-183
第三章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初步形成期期刊中的科学话语分析  183-250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的背景与创办  183-193
    一、辛亥报人传播科学话语的背景  183-185
    二、辛亥报人的创刊活动  185-193
  第二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科学话语传播的宗旨、体例与内容  193-239
    一、科技期刊的宗旨、体例与内容  193-205
    二、以“科学”栏目为中心  205-224
    三、以“格致”栏目为中心  224-235
    四、《新民丛报》的科学栏目及其内容  235-239
  第三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科学话语传播与社会转型的互动  239-250
    一、科学话语传播催生观念革命  240-245
    二、科学话语传播推进认知图式变革  245-250
第四章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初步形成期期刊中的科学认知  250-323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中的科学观念  250-290
    一、从“格致”到“科学”  250-258
    二、辛亥报人的科学分类说  258-267
    三、辛亥报人的科学功能认知  267-275
    四、辛亥报人的科学方法论  275-283
    五、辛亥报人的科学精神说  283-290
  第二节 《新民丛报》中的科学诉求  290-308
    一、《新民丛报》对科学本质及分类的认知  291-295
    二、《新民丛报》对科学功能与科学方法的阐述  295-301
    三、《新民丛报》对科学文化与科学伦理的探讨  301-306
    四、《新民丛报》科学话语传播的特征  306-308
  第三节 早期《东方杂志》的科学观念刍议  308-323
    一、早期《东方杂志》的科学文化观  309-311
    二、早期《东方杂志》的科学教育观  311-313
    三、“科学为工艺所从出”  313-316
    四、科学是改良社会的利器  316-323
结语  323-355
参考文献  355-366
致谢  366-367

相似论文

  1. LDPC码译码算法的研究,TN911.22
  2. 海量数据压缩、操作和处理方法的研究,TP311.13
  3. 融入科学阅读和科学写作的科学教学,G633.3
  4.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6.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7. 地理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G633.55
  8.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9. 思维导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G633.98
  10. 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的分析及策略研究,G633.8
  11. 我国社会保障预算模式的选择与建构研究,D632.1
  12.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13.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14.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15. 《瞭望》与《南风窗》群体性事件报道策略比较研究,G212.2
  16.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17. 深部大陆钻探用钻机顶驱液压系统设计与研究,TE922
  18. 有限的环境抗争,X321
  19.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研究,D61
  20. 病毒营销传播研究,G206
  21. 基于感知质量的高校科技期刊质量评价研究,G237.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出版事业 > 世界各国出版事业 > 中国 > 出版事业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