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铜阳极泥提取硒、碲的实验研究
作 者: 章尚发
导 师: 王冲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有色金属冶金
关键词: 铜阳极泥 硒碲 氯化浸出 预处理 还原
分类号: TN30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铜阳极泥是铜电解精炼过程中产生的冶炼副产物,同时是铜冶炼企业综合回收的重要原料,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影响。铜阳极泥富含金、银、铂、钯等贵金属和硒、碲等稀有金属,以及铜、铅等贱金属。硒、碲的提取回收是铜阳极泥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综述了硒、碲等金属的理化性质以及目前铜阳极泥的处理工艺,详尽介绍了不同处理工艺的特点以及硒、碲提取的流程。鉴于目前铜阳极泥中硒、碲回收率较低的现状,以云南某铜冶炼厂所产的铜阳极泥为实验研究原料,在不影响金、银回收率的前提下,采取预处理酸浸——氯化浸出硒、碲——氯化液还原除金——二氧化硫还原硒、碲的工艺提取铜阳极泥中的硒、碲,重点研究了氯化过程中硒、碲的走向和分布,取得了较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热力学分析了铜阳极泥分铜渣中硒、碲的氯化浸出,认为氯化浸出是铜阳极泥提取硒、碲的较好工艺,同时实验确定了氯化浸出的优化工艺条件:时间150min、温度60℃、氯酸钠质量浓度65g/L、液固比4:1、氯化钠质量浓度50g/L、硫酸酸度300g/L,在此条件下硒的浸出率为96.5%,碲的浸出率为76.4%,同时金的浸出率达到93.7%。浸出液中银的含量为3.5mg/L,银微量浸出,说明氯化浸出硒、碲对银的回收率影响极小。研究了铜阳极泥中铜的物相和含量,高含量的铜会导致铜阳极泥直接氯化浸出过程中氯化剂的消耗增加,从而使浸出液中氯离子浓度升高,对后续废水处理不利,需要对铜阳极泥预处理脱除铜。提出了在稀硫酸溶液中加入硫酸铁作为助浸剂,利用Fe3+离子的催化氧化性质浸出脱除铜阳极泥中的铜,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实验条件,确定了铜阳极泥预处理酸浸脱除铜的优化工艺条件:浸出时间为2.4h、酸度为110g/L、液固比为10:1,优化条件下实际测得铜的浸出率为96.52%。通过对比预处理前后铜阳极泥的XRD结果显示出预处理酸浸前后硒的物相不发生改变。同时检测浸出液中不含有硒、碲、金、银,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酸浸对碲的提取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在氯化提取硒、碲之前可增设预处理酸浸的工序,使硒、碲等稀贵金属达到富集。为了在硒、碲回收的过程中不影响金的回收率,需要对氯化液中进行除金,采用FeSO4还原沉淀氯金酸,在温度80℃、时间90min、硫酸亚铁加入量为理论量10倍的条件下还原率达到99.7%,还原后液中金的含量低于1mg/L,同时硒、碲的还原率仅为3.8%和3.7%,达到较好的硒、碲氯化液中除金的效果,从沉淀渣的XRD结果可知沉淀渣为高品位金,其中无单质硒和单质碲的特征峰,杂质较少。计算和分析了铜阳极泥氯化过程中硒、碲等元素的流向分布,其中硒、碲主要分布在还原后液中,分别为总量的92.8%和73.6%,另外硒在氯化渣和沉淀渣中分别占总量的3.5%和3.7%,碲在氯化渣和沉淀渣中分别占总量的23.6%和2.8%。同时论述了综合回收硒、碲等元素的工艺,与传统的选冶联合流程工艺相比,直收率指标有了较大提升。
|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一章 绪论 12-35 1.1 金属的理化性质与用途 12-15 1.1.1 硒、碲的理化性质与用途 12-14 1.1.2 铜的理化性质与用途 14-15 1.1.3 金的理化性质与用途 15 1.2 铜阳极泥概述 15-18 1.2.1 铜阳极泥的形成 15-16 1.2.2 铜阳极泥的化学组成 16-17 1.2.3 铜阳极泥的物相组成 17-18 1.3 铜阳极泥的处理工艺概述 18-29 1.3.1 铜阳极泥处理的传统火法流程 19-22 1.3.2 铜阳极泥处理的湿法流程 22-26 1.3.3 选冶联合流程工艺 26-28 1.3.4 加压浸出-卡尔多炉工艺 28-29 1.4 铜阳极泥中硒、碲回收方法概述 29-33 1.4.1 湿法处理回收铜阳极泥中硒、碲 29-32 1.4.2 火法处理回收铜阳极泥中硒、碲 32-33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 33-35 第二章 氯化浸出硒、碲的基础理论 35-44 2.1 热力学分析 35-40 2.1.1 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公式 35 2.1.2 相关φ-pH图分析 35-40 2.2 浸出反应动力学 40-43 2.3 本章小结 43-44 第三章 铜阳极泥分铜渣氯化浸出硒、碲的实验研究 44-54 3.1 实验原料的成分与物相分析 44-45 3.1.1 实验原料的成分分析 44-45 3.1.2 实验原料的物相分析 45 3.2 氯化浸出实验研究 45-46 3.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45-46 3.2.2 实验方法 46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6-51 3.3.1 时间对硒、碲、金浸出率的影响 47 3.3.2 温度对硒、碲、金浸出率的影响 47-48 3.3.3 氯酸钠质量浓度对硒、碲、金浸出率的影响 48-49 3.3.4 液固比对硒、碲、金浸出率的影响 49-50 3.3.5 氯化钠质量浓度对硒、碲、金浸出率的影响 50 3.3.6 硫酸酸度对硒、碲、金浸出率的影响 50-51 3.4 优化条件实验的结果分析 51-52 3.5 本章小结 52-54 第四章 铜阳极泥预处理酸浸对硒、碲提取的影响 54-68 4.1 实验原料的成分与物相分析 54-56 4.2 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概述 56-57 4.3 预处理酸浸脱除铜的理论分析 57-60 4.4 铜阳极泥预处理酸浸脱除铜的实验研究 60-66 4.4.1 实验过程与设计 60-61 4.4.2 响应曲面实验结果与讨论 61-66 4.5 预处理酸浸前后铜阳极泥的X射线衍射分析对比 66 4.6 本章结论 66-68 第五章 氯化液中还原沉淀除金对硒、碲回收的影响 68-73 5.1 氯化浸出液中金的还原沉淀的理论分析 68-69 5.2 实验方法与设备 69-70 5.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69-70 5.2.2 实验方法 70 5.3 实验结果分析 70-71 5.4 本章结论 71-73 第六章 铜阳极泥氯化过程中硒、碲等元素的流向与回收 73-81 6.1 铜阳极泥氯化工艺提取硒、碲的流程 73-74 6.2 铜阳极泥氯化过程中硒、碲等元素的流向 74-75 6.2.1 预处理酸浸工序中硒、碲等元素的流向 74 6.2.2 氯化浸出硒、碲工序中硒、碲等元素的流向 74 6.2.3 还原工序中硒、碲等元素的流向 74-75 6.2.4 提取硒、碲工艺总流程中硒、碲等元素的流向 75 6.3 提取硒、碲过程中硒、碲等元素的回收分析 75-79 6.3.1 硒的回收分析 75-76 6.3.2 碲的回收分析 76-77 6.3.3 铜的回收分析 77 6.3.4 金的回收分析 77-78 6.3.5 银的回收分析 78-79 6.4 优化后的氯化工艺与传统选冶联合流程硒、碲指标的分析 79 6.5 本章小结 79-81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81-83 参考文献 83-89 致谢 89-90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 90
|
相似论文
- 煤粉再燃反应条件对NH3非催化还原NOx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X701
- 锂离子电池用多元Sn合金基碳复合材料的研究,TM912.9
- 舌图像中瘀斑瘀点检测技术研究,TP391.41
- 磷石膏还原制硫化钙工艺的优化及研究,X786
- 基于气体还原法的钢丝镀锌自动化生产线关键技术的研究,TQ153.15
- 褐煤制备冶金还原气的研究,TD849.2
- Cu2+/Co2+催化漂白桉木浆工艺与机理研究,TS745
- 还原桃红R的合成工艺研究,TQ616.2
- SCR脱硝反应器物理场特性研究与结构优化设计,X773
- 棉铃虫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的克隆、时空表达及RNA干扰,S435.622.3
- 聚吡咯—钴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H2O2电还原性能研究,O643.32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d基阴极催化剂的研究,O643.36
- 复合溶胶改性Ce、Co、Ni/V-W/TiO2选择催化还原NOx的性能研究,X701
- 离子液体预处理纤维素及再生纤维素水解研究,TQ352.1
- 稀土改性环氧片锌涂料耐硫酸盐还原菌性能研究,TQ630.1
- 玉米秸秆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工艺优化研究,S216.4
- 红外图像目标识别及跟踪技术研究,TP391.41
- 基于粗糙集的城市区域交通绿时控制系统研究,TP18
- 化学与生物成因施氏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对水中As(Ⅲ)吸附去除效果的研究,X703
- O3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研究,X787
- 内质网应激预处理提高肾组织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耐受性的作用及机制,R692.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半导体技术 > 一般性问题 > 材料 > 元素半导体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