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劳动的政治学意义-论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观的解读

作 者: 李冬
导 师: 秦菊波
学 校: 南昌航空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马克思 阿伦特 劳动 政治
分类号: A8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劳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一书中对马克思劳动思想进行了独特的解读,她认为人的积极活动有三种基本形态:劳动、工作和行动,这三种活动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具有不同的等级序列。劳动在古代希腊城邦被看作是最低等的人类活动,工作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一个稳固的世界,行动处于最高和最优先的地位,是最自由和最人性的方式。阿伦特对劳动所持的基本观点主要来自于古代希腊对劳动的理解,同时又吸纳了马克思对劳动的分析。阿伦特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这一背景下来考察马克思的思想,她一方面承认马克思对劳动的基本观点,即劳动本身确实拥有一种它自己的“生产力”,但另一方面阿伦特对马克思的劳动观仍持批评的态度。当然,她对马克思劳动观的批评是站在她的立场和视角上来进行,这与她对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的观点相联系在一起。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观的批评,说明她的批评既抓住了政治现代性问题的核心,又在很大程度上是跟马克思进行的一场歪曲对话,而其最终的理论目的在于揭示其自身理论的意义。然而,马克思与阿伦特在区分工作和劳动、劳动的地位、劳动与人的本质关系、哲学出发点上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同时,他们之间又存在着某种共容性,即他们对劳动所造成的现代世界的异化都持批判的态度,积极倡导政治自由,实现了由反思到实践的哲学转向。本文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法、归纳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对劳动的政治学意义进行相关探讨。通过分析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观的解读,以及阿伦特解读的理论框架与误读,比较二者理论的异同,我们发现马克思的劳动观与阿伦特的劳动观确实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同时,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误读是相当大的。当然,阿伦特的劳动观也具有一定的当代价值。最后,在批判和借鉴阿伦特劳动观的基础上,为我们正确看待马克思与阿伦特的劳动观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价值层面的意义提供些许参考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6
  1.1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9-11
    1.1.1 选题依据  9-10
    1.1.2 选题目的  10
    1.1.3 选题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5
    1.2.1 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劳动观的研究  11-13
    1.2.2 国内外学者对阿伦特劳动观的研究  13-14
    1.2.3 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与阿伦特劳动思想的比较研究  14-15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6
    1.3.1 总体思路  15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5
    1.3.3 研究方法  15-16
第2章 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观的解读  16-30
  2.1 阿伦特的劳动概念及其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基本观点  16-19
    2.1.1 阿伦特的劳动概念  16-17
    2.1.2 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阐析  17-18
    2.1.3 阿伦特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的解析  18-19
  2.2 政治哲学传统下的马克思劳动观  19-24
    2.2.1 马克思劳动观的产生  19-20
    2.2.2 阿伦特论马克思劳动观对政治哲学传统的挑战  20-21
    2.2.3 马克思劳动观实现了政治哲学传统的转向  21-24
  2.3 阿伦特对马克思的劳动观的批评  24-30
    2.3.1 夸大劳动的作用  24-26
    2.3.2 分析劳动的必须性与人的本质的“悖论”  26-30
第3章 阿伦特解读的理论框架与误读  30-36
  3.1 阿伦特解读的理论框架  30-34
    3.1.1 劳动观的理论来源  30-31
    3.1.2 工作的内涵  31-32
    3.1.3 行动的内涵  32
    3.1.4 行动的特征  32-34
  3.2 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观的误读  34-36
    3.2.1 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误读  34-35
    3.2.2 对马克思劳动观政治意义的误读  35-36
第4章 阿伦特的解读与马克思劳动观的异同  36-43
  4.1 阿伦特的解读与马克思劳动观的差异  36-39
    4.1.1 工作和劳动的区分上的不同  36
    4.1.2 劳动地位上的不同  36-37
    4.1.3 劳动与人的本质关系的不同  37-38
    4.1.4 哲学出发点的不同  38-39
  4.2 阿伦特的解读与马克思劳动观的政治旨趣  39-43
    4.2.1 由反思到实践的哲学转向  39-40
    4.2.2 对异化的反思与批判  40-41
    4.2.3 对政治自由的倡导  41-43
第5章 马克思与阿伦特劳动观的当代价值评析  43-47
  5.1 阿伦特劳动观的当代价值评析  43-44
  5.2 马克思劳动观的当代价值评析  44-45
  5.3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理论  45-47
结论  47-48
参考文献  48-50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50-51
致谢  51-52

相似论文

  1.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3.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4.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5. 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D09
  6.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7.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问卷的编制与初步应用,B841
  8.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9. 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比较研究,A841
  10.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432.62
  11.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13. 查尔斯·泰勒的政治认同观研究,D09
  14. 民进党民粹式政治动员研究,D675.8
  15.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16. 民主化视阈下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研究,D422.6
  17. 村民自治背景下妇女政治参与研究,D442.6
  18. 劳动争议受案范围探析,D922.5
  19.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20. 一元主导下的多维和谐,D61
  21. 网络问政视野下我国政府治理优化研究,D630

中图分类: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