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日“鬼”文化之比较

作 者: 李双
导 师: 易国定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暨世界文学
关键词: 中日 鬼文化 比较
分类号: G0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9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文化,是一个很大也很复杂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千百年来,它一直都是诸多学者广泛研究的话题之一,其中有很多学者努力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种公认的定义。一般情况下,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在不同的国家、民族、种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鬼”文化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当今时代的精神信仰,“鬼”文化都起到了主宰的作用,可以说,从远古至今,我们都没有脱离“鬼”文化。同时,这一小小的文化因子,在日本,也是有着独立的发展脉络和节奏,但它们同属于东方文化的一部分,即便是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在各自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同一性。本文以中日两国的“鬼”形象为例,分析比较中日两国“鬼”文化的异同。第一章介绍中日传统文化中“鬼”的起源与“鬼”形象的变迁。主要从中日两国“鬼”的起源、中日两国“鬼”形象的变迁两个发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从源头上进行了比较;第二章介绍中日两国“鬼”形象的基本特性。主要从中日两国“鬼”形象的比较、中日两国鬼形象所具有的技能的比较、中日两国鬼形象所存在的世界的比较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进一步归纳、分析出中日“鬼”文化的异同;第三章分析中日两国“鬼”的类型及文化意蕴。在本章首先阐述了中国的鬼的类型、然后是日本的鬼的类型、最后重点对中日两国复仇女鬼形象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更加形象、逼真地把中日“鬼”文化中的相同与差异探究出来。在文章结尾,通过结语,总结归纳出中日“鬼”文化研究的比较结论,从而完成了本篇论文。总之,中日文化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本文界定于“鬼”文化研究这个点上,从一个层面上研究了两国文化的异同,希望能够为后人研究中日文化的异同提供理论参考。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目录  7-9
引言  9-11
一、 中日两国“鬼”的起源与变迁  11-17
  (一) 中日两国“鬼”的起源  11-15
    1. 中国的“鬼”  11-13
    2. 日本的“鬼”  13
    3. 中日两国鬼的内涵的比较  13-15
  (二) 中日两国“鬼”形象的变迁  15-17
    1. 中国古代“鬼”的形象的演变  15-16
    2. 日本古代“鬼”的形象的演变  16-17
二、 中日两国“鬼”形象的基本特性  17-28
  (一) 中日两国“鬼”形象的比较  17-19
    1. 鬼的形貌不同  17-18
    2. 鬼出现的时间不同  18
    3. 鬼的性格不同  18-19
  (二) 中日两国鬼形象所具有的技能比较  19-24
    1. 相同的技能  19-24
    2. 不同的技能  24
  (三) 中日两国鬼形象所存在的世界的比较  24-28
    1. 鬼形象存在的世界:异界和他界  24-25
    2. 中日两国的鬼的存在世界的比较  25-28
三、 中日两国“鬼”的类型及文化意蕴  28-45
  (一) 中国的鬼的类型  28-35
    1. 报恩类  28
    2. 捉弄人类  28-29
    3. 害人类  29-30
    4. 吃人类  30
    5. 复仇类  30-32
    6. 向人求助类  32
    7. 人鬼恋类  32-35
  (二) 日本的鬼的类型  35-38
    1. 报恩类  35
    2. 鬼助人类  35-36
    3. 害人类  36
    4. 吃人类  36
    5. 复仇类  36-37
    6. 人鬼恋类  37-38
  (三) 中日两国复仇女鬼形象的比较及其文化意蕴  38-45
    1. 相同之处  38-41
    2. 不同之处  41-45
结语  45-46
参考文献  46-49
致谢  49-5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0

相似论文

  1.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2.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3.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4.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5. 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6
  6. 晋江社会体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G812.7
  7. 穗港中文报纸新闻标题语言比较研究,G213
  8.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研究,G270
  9. 水田秸秆还田机埋草起浆装置的试验研究,S224.29
  10. 寄主种类和人工饲养对斑痣悬茧蜂的寄生选择和子代发育的影响,S476.3
  11. 基于连锁图的QTL综合分析方法研究,S562
  12. 武汉市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研究,F249.27
  13. 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及比较,G40-09
  14. 中英“统计与概率”领域初中课程内容标准比较与思考,G633.6
  15.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中“不等式”的对比研究,G633.6
  16. 移动计算环境下故障结点检测方法研究,TP338.8
  17. CISS分型与TOAST分型在缺血性卒中的应用及意义(附210例病例分析),R743.3
  18. 古希腊与先秦美学思想比较,B83-09
  19. 中美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D771.2
  20. 日本对华环境外交研究,X321
  21. 我国政府与企业关系研究,F279.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文化理论 > 比较文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